《孔子:儒家圣人的10堂修身课》:
1.仁爱者必然会得到别人的爱戴
【原文】
子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大意】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对仁爱的重视不无道理:仁爱带给他人温馨的感觉、强大的力量。能给别人带来仁爱的人,必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重,能同心中有爱的人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并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因为这是一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怀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的话,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此时,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79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青年人就这样出人意料地赢得了胜利。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仁慈的爱心。故事中的小伙子正是以此赢得了老人的青睐,成为住宅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地位、财富固然重要,而真正使人获得永久尊重和帮助的还是那颗善心。把你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人——父母、同学、朋友以及那些陌生人,既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也为自己积攒了良好的IZl碑。当你陷人困难,需要别人的援助时,你会发现,二话不说就向你伸出援手的是那些你曾经帮过的人,不管你有多大的问题,他们都会给你力所能及的支持。
爱心源自无私的付出,爱心是人际间的催化剂,它加快了彼此间的情感反应。给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一个超越纯粹利益关系的微笑、一个关键时刻的扶持,即使微不足道,却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最真实的温暖。当他们回以惬意的眼神、深深的感谢时,你就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2.行善无迹,润人无形
【原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日:“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大意】
一般而言就有这两种解释:
(1)子张问孔子做善人的门道。孔子说:“做事不留痕迹,不要为了向人显示而刻意行善。”
(2)子张问孔子做善人的门道。孔子说:“若不依循前人的办法.就不能得到做善事的要领和精神。”
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南怀瑾先生指出:“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让人看出来是善行。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有问题了。“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做好人、做好事,而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束缚起来。真正的善是无声的,默默不让人知,善意埋藏于心底,行善不着痕迹,润人于无形当中。
有一座在半山腰上的寺庙,香客很多,来来往往很热闹。香客来寺庙拜佛许愿的同时,都会留下一些钱财作为“香油钱”供奉佛祖。
这天.来了一个叫花子,他参拜完佛祖之后,向着盛放“香油钱”的匣子走过去,他没有放钱,只是往里面放了一束野花。旁边的小和尚看见了刚要阻止,身旁的另一个和尚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对他说:“这鲜花,也是香油钱。”
小和尚对这话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到了晚上快要睡觉的时候,他又想起了白天的事,于是就拿着那束野花来到师父的房间.师父看着野花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没有问小和尚任何话,只是看着野花面露欣赏的微笑。
小和尚刚想要开口问师父,但是看着师父的笑容,他突然了悟了:供佛不一定非要用金钱,一束野花能让人心生愉快,不也是一份虔诚的佛心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