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学术经典,美学大师朱光潜代表作。受胡适、陈通伯、叶圣陶等文学家赏鉴推崇,以儒家思想解《诗》,解诗结构严密,为《诗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契机。对中国诗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学贯中西成一家之言,诗学奠基为后学垂范。
《诗论》是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代表作,为先生在北大中文系的授课讲义。在本书中,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诗歌的起源,诗歌在情趣、意象上的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诗与散文、音乐和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走上了“律”的道路及现代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向作了深入的探索,将理论以一种诗意的、浅显的方式生动表述出来。先生自1931年留学欧洲时便开始写作本书,1943年始正式出版,历时十余年,完成了这部中国现代诗学的奠基之作,影响至今。
中国古诗大半是情趣富于意象。诗艺的演进可以从多方面看,如果从情趣与意象的配合看,中国古诗的演进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情趣逐渐征服意象,中间是征服的完成,后来意象蔚起,几成一种独立自足的境界,自引起一种情趣。第一步是因情生景或因情生文;第二步是情景吻合,情文并茂;第三步是即景生情或因文生情。这种演进阶段自然也不可概以时代分,就大略说,汉魏以前是第一步,在自然界所取之意象仅如人物故事画以山水为背景,只是一种陪衬;汉魏时代是第二步,《古诗十九首》、苏李赠答及曹氏父子兄弟的作品中意象与情趣常达到混化无迹之妙,到陶渊明手里,情景的吻合可算登峰造极;六朝是第三步,从大小谢恣情山水起,自然景物的描绘从陪衬地位抬到主要地位,如山水画在图画中自成一大宗派一样,后来便渐趋于艳丽一途了。如论情趣,中国诗最艳丽的似无过于《国风》,乃"艳丽"二字不加诸《国风》而加诸齐梁人作品者,正以其特好雕词饰藻,为意象而意象。
抗战版序……1
增订版序……5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7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11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14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17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19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28
二 诗与隐……36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47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53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55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59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65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69
附 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78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93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95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100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103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106
六 古文与白话……108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112
二 实质上的差异……116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118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119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126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127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132
二 节奏的谐与拗……134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137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140
五 诗的歌诵问题……142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146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48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152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156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163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165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169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174
五 四声与调质……176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 顿的区分……183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187
三 顿与句法……189
四 白话诗的顿……192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194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196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198
四 韵与诗句构造……200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202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205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209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217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222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225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辞本身见出音乐……229
附 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236
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一 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266
二 他的情感生活……272
三 他的人格与风格……278
附录一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285
附录二 诗的实质与形式(对话)……294
附录三 诗与散文(对话)……324
后记……355
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著作等身,译文浩繁,西方文艺批评史上、美学哲理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所有名家经典,他无不涉及。只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每一个地区,都能看到这个思想者——一个小老头的身影坐在那里,握着拳,支着下颌在进行思考。
——柳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