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生活在别处”系列第一辑
每个人都受这个城市的山水滋养,又以自己的方式回应这份滋养。
亘古存在的土地上,我们借地而居
每一个不同的故事,才组成城市
在这里,多重的生活方式此消彼长
这里的生活参差多元——
念哲学的会做餐饮,也会建书院;
一个建筑师常在山里修行,而出家人正在都市里建大课堂;
茶人谙熟古玩,画家研究植物,互联网创业者爱旅行和跑步……
这里的生活充满创意——
艺术家从废品里设计出自然美学,
一个工科男正在像艺术家一样设计如何游玩杭州……
如果你崇尚自然、享受生活,杭州就是你的天堂葛剑雄
20多年来,我虽未在梅家坞品新茶,在虎跑汲泉水,但每年都少不了友人馈赠的上品龙井,连在东航航班的万米高空也能享受我预订的龙井茶水。我也曾在西湖畔小住,孤山间探梅,阮公墩夜游,河坊街观光,文澜阁访书,西泠社读碑。近年有机会泛舟西溪,更觉别有一番滋味。
我1945年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的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祖籍是绍兴。1950年年初,父亲带着不满5岁的我回绍兴,往返都途经杭州,并住过两三天。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城市,至今印象中还有当年的拱宸桥、城站(火车站)、钱塘江大桥、六和塔、西湖、灵隐寺、岳坟等。上学后有了些地理知识,知道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省长周建人是鲁迅的弟弟,他们又都是我们绍兴人。还有浙江大学,听说中学老师中有读过浙大的,小学生自然没有机会认识他们。大人们提得最多的还是上海,去得最多的也是上海,连我的父母也先后去上海谋生,在稍能安居后就将我迁至上海上学。不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却是镇上人普遍认同并不时提及的,这也是我自幼形成的观念。
重访杭州已是20世纪80年代,我成了大学教师,当了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的助手。先师祖籍嘉兴,但谭氏的祖坟在杭州灵隐寺后的山上,先师年少时每年都会随族人去杭州扫墓兼游玩。1940年3月他应聘到播迁贵州的浙江大学,与浙大的不少教授做了10年同事,患难与共,感情深厚。1946年他随浙江大学复员杭州,家住长寿路1号,到1951年秋转复旦大学任教。几次陪他去杭州开会、做报告或主持答辩,只要稍有余暇,他都会访友怀旧。谈及往事,不胜今昔之感。20多年来,我虽未在梅家坞品新茶,在虎跑汲泉水,但每年都少不了友人馈赠的上品龙井,连在东航航班的万米高空也能享受我预订的龙井茶水。我也曾在西湖畔小住,孤山间探梅,阮公墩夜游,河坊街观光,文澜阁访书,西泠社读碑。近年有机会泛舟西溪,更觉别有一番滋味。
尽管我一直在体验“天堂”的生活,但明白“天堂”的来历,还是在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特别是读了先师的相关论著之后。
……
序一 天堂,是因为有足够的地方闲浪
序二 如果你崇尚自然、享受生活,杭州就是你的天堂
柳本 由布子 没有比这里更安静的城市,也没有比这里更温暖的山林 050
吴 强 山水是我所有的笔墨 066
念 顺 法师 大自然是最好的庙宇 082
肖 勇强 / 朱 宝华 人生不过三件事——喝酒、饮茶、抚琴 098
吴 建伟 以艺术家的方式幽赏杭州 118
丁 丰 杭州,谢谢你给了我创业者的乐土 138
王 旭 一片龙井茶,唤醒杭州满山的绿 154
戴 建军 食物是我的信仰 166
姜 爱军 / 朱 钰芳 为一座城市养一个女儿 186
蔡 志忠 不必拥有世界,只需西溪一角 206
郑 捷 / 赵 思霓 山林水石,我们的烟云供养 218
李 庆华 一个读书人的自觉 246
庞 颖 请把西湖山水喝下去 270
徐 黎晓 以跑鞋为行李 294
崔 晓滨 / 於 薇 废品与野花的自然美学 310
老 极 “江浙沪包邮”时代一个环球旅行者的归处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