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社会结构到底发生了怎样变化?
社会阶级间的无尽倾轧为何让美国梦破灭?
大选将至,“驴象之争”能否为美国未来国运做出抉择?
“狂人”特朗普的政策是否能挽救衰败的美利坚?
当跨越阶级界线的流动变得有限——美国梦,是否已经终结?
这本书讨论的话题是大多数人所共同关注的、当今美国首要的社会问题: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一个崭新的、越来越不平等、越来越严格的社会阶级系统的显现和固步自封。本书生动地记载了中产阶级的终结和两极化美国社会不公正的现实。这是对权势发出真理之声的社会学,开启了我们需要的关于社会阶级的对话,暴露出美国梦的幻觉。每个关心美国的美国人都要读此书。
本书是对美国社会阶级不平等的一次精彩阐述,全书通过对新经济、金融危机、奥巴马时期的政治思潮、社会流动、信息产业、教育、文化产业等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不平等的论述,呈现了美国日益增长的不平等的阶级结构的本质、原因、表现和后果。
美国梦
美国梦是由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期所创,其建基于低下阶级出身并非命中注定这种信念。它包括广为共享的观念,即无论何种阶级出身,只要恪守工作伦理,美国社会都会为人们提供平等且毫无限制的向上流动的机会。虽然美国梦的细节在过去有某种程度的变化,但从二战后到现在,美国人认为它包括如下一些代表性的预想:财务安全,拥有住房、家庭和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导致向上流动),下一代有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幸福感(和当前世代相比),成功的职业,自由、幸福且安逸的退休生活。
在20世纪20、30年代,“现代美国梦”(有赖于二战后中产阶级稳定的增长)还没有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今天,它当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美国梦的理念逐渐和出现的新阶级体系的不平等模式不一致,在很多方面倒是和20世纪20、30年代的情况相似。如我们在第1章所述,大萧条时期美国阶级结构像金字塔,只有有限的跨越阶级界限的流动。在这样的体系中,阶级成员通常由家族血统来定义——“有其父,必有其子。”在二战后的第一个三十年(1945~1975年)以前,这一联系儿童、父母和社会阶级的格言处在常识观察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交汇之处。从富豪精英到贫苦白人,个人经验、公共文化和社会学资料支持社会阶级倾向于是“家族遗传”的观点。
如第1章指出的那样,二战后随着美国工人阶级实际工资(因通胀而调整)趋于增长,20世纪30年代的金字塔型阶级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战后的岁月见证了工人阶级向上流动到更高声望职业的改善机会。对20世纪50和60年代那些扩张中的蓝领和白领中等收入群体而言,这些新模式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景象:他们及其子女有舒适而稳定的未来。美国提高了的生活水平与拥有无限的经济与社会机会的传统信念相结合,促成了一个在实际上为所有社会阶级成员欢迎的、广为接受的文化理念——现代美国梦。
有些自相矛盾的是,在当今美国,美国梦既与一般模式并行又与其相悖,孩子们倾向于复制父母的阶级等级(第5章探讨的主题)。对特权阶级家庭来说,美国梦提供了一种令人安心的延续感:父母的优势地位会传承给他们的孩子,并被他们拓展。对工人阶级家庭特别是他们的孩子而言,美国梦代表了可能的幸福、成功而富裕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二战后第一个三十年给中等收入工人及其家庭提供的证据表明,美国梦是如此唾手可得。这样,在工人和中产阶级中,现代美国梦作为一个神话般的文化理念和一种可及的现实,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但是,今天那些曾经对美国工人阶级来说是实现美国梦的有效机遇,正在被作为“冰山”般的新阶级体系一部分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摧毁——一座前所未有且破坏力极大的冰山遍及整个社会并直接威胁、粉碎了美国梦。
译后记
2017年,我在美国访学期间,偶然在图书馆里发现这本书。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非常“社会学”。当时,美国知识精英热衷讨论的一个话题是特朗普当选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和2016年大选前我访问杜克大学时的氛围完全不同,那时我接触到的教授们觉得特朗普参选就是一场闹剧,没有获胜的机会。一年后,美国精英阶层开始反思对大选结果集体误判的深层原因。越来越多的反思指出,精英们忽视了近年来美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包括大选在内)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本书由于出版时间早于大选,对此次大选的内容只字未提,但是书中阐释的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回答了美国社会结构到底发生了怎样变化的问题,因而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图景来观察美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作者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视角出发,对美国社会从一个金字塔型社会演变为以中产阶级为主的钻石型社会,再到双钻石型的新阶级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美国新阶级社会何以终结美国梦进行了详尽的解剖,呈现了美国阶级结构的动态演变和当代特征,对社会学研究者而言极具启发意义。
翻译出版本书中文版的动议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出版社很快落实版权等事宜。谢寿光社长、童根兴副总编辑、责任编辑杨桂凤和隋嘉滨老师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杨桂凤老师为打造高质量的译本倾注了大量心血。
翻译的过程历时一年有余,最初采用读书会的形式,参与翻译的各位译者逐字逐句地讲解原书内容,对有疑议的内容进行讨论或请教专家,最后形成译文。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校对和通读润色文字。除译者外,杜平、杨城晨、马壮等一直坚持参加读书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陈蒙老师为个别术语的翻译提出过很好的建议。
本书翻译工作由集体合作完成。全书翻译工作分工如下:引言由张海东翻译,第1章由朱颖、张海东翻译,第2章由张海东、刘晓曈翻译,第3章由王晓楠、蒋晓慧翻译,第4章由王晓楠、闫堃翻译,第5章由王晓楠、袁博翻译,第6、7、8章由蒋晓慧翻译,第9、10章由刘晓曈翻译,第11章由朱颖、闫堃翻译,第12、13章由闫堃翻译,第14章由袁博、吴玮翻译。全书由张海东负责校对。蒋晓慧、刘晓曈、袁博和闫堃协助校对并做了大量的图表、文字等技术性处理工作,为本书的出版贡献良多。
在此,对支持本书翻译和出版的上述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当然,翻译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责任完全由译校者负责,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进一步改进翻译质量。
张海东
2019年1月26日
引言
第1章 美国阶级:我们曾经的方式
第2章 美国新阶级结构
第3章 新经济和新阶级结构
第4章 全球经济和阶级不平等
第5章 中产阶级如何消亡
第6章 阶级利益冲突和阶级战争
第7章 无形的阶级帝国
第8章 政治金融:金钱至上
第9章 政策规划和全阶级游说
第10章 信息产业
第11章 教育特权:梦想、分流和凝固
第12章 日常生活中的和解
第13章 文化产业与和解
第14章 21世纪的阶级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