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义》:
2。老子思想的内容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那么,我们就怀着崇高敬意和虔诚心情去汲取老子思想的宝藏吧。
其一,道的本体论,是老子思想最贵重的宝藏。对于哲学思想体系来说,本体论的建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全部问题的形而上依据。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研究本体论的思想家,他把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原和起源。老子认为,道是形而上的存在,天地万物则是具体的存在。形而上的道相对于天地万物而言,它是无形无象、无名无状,即“视而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原,无形无象的道创生了有形有象的天地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有物浑然一体,先于天地生成。无声而又无形,独立长存从不改变,循环运行永不停息,可以说是天地之本根。我不知它的本名,给它取名叫道,勉强取名叫大。大到无边又无所不至,无所不至而又运行遥远,运行遥远又回归本原。老子把道比喻为“大容器”,装着无穷无尽的东西,却总是装不满,“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冲”通“盅”,《说文》注:“盅,器虚也。”老子把道比喻为“谷神”“玄牝”,它们创生万事万物,其生殖力量却不会衰减穷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意思是,道是那样神妙而永恒,它就像空无一物的山谷和深妙莫测的母体。深妙莫测的母体,它就是天地的本根。绵密不绝而又川流不息,它的功用无穷无尽。老子把道比喻为“大风箱”,愈是推拉它,就愈是多排风,“天地之间,其犹橐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张松如注云:“橐籥,犹今风箱,古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为函以周罩于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篱也。”①容器、谷神、玄牝和风箱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中间空虚而作用无限。老子用这些喻体说明道之体与用的关系,即道体冲虚,其用无穷。
其二,有与无的辩证法,是老子思想最闪亮的宝藏。老子是朴素辩证法大师,老子思想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内容。在短短五千言中,老子约举出了八十余对相反相成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这不仅解释了天地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而且指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即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总要回到原初的状态;最重要的一对概念是有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老子还用车轮、器皿和房屋作比喻,来阐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共同支撑着车毂,那车的空间,是车的功用。揉搓黏土制成器具,那器的空间,是器的功用。开门窗、凿窑洞为居室,那居室的空间,是居室的功用。因此,有是物体形成的条件,无才是物体的功用之所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