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庄子的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139341
  • 作      者:
    王景琳,徐匋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1.基础:《庄子的世界》一书是为扫清读者对《庄子》的认识误区而写,因此特别强调对于相关知识的基础性,不面面俱到,不横生枝节。作者每每从一个小问题入手,进而铺展开来,先提出核心问题,再带领读者从浩繁的语义中寻找答案,让读者对于所述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2.贯通:所谓贯通,就是注重对经典文献的某种艺术形式、某种文学现象进行整体性、贯通性描述,通过沿波讨源、由本及末的分析叙述,描述《庄子》本身的文学形式、文学现象所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揭示其思想线索的一般规律。

3.准确:知识的第一要义是准确,因此本书强调论从史出、言必有据的原则,作者每一新见,都依据详实的文献考据,渊源有自,绝不凿空,同时本书注意吸纳z新的研究成果,站在较高的学术基点上,取精用弘,这使得全书有了严谨的风格和科学的基础。

4.流畅:作品是要让大多数人看得懂、喜欢看的,在保持知识讲授的准确性的同时,作者注意了文笔的流畅性。“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文章注重表达,注重修辞,不故作玄妙,不高深艰涩,力图让读者在轻松明快的笔调中,接受经典带给人的艺术之美与心灵享受,在自由放松的心态里走进《庄子的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景琳,生于宁夏灵武,祖籍天津。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加拿大政府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化教师。

徐匋,祖籍江苏宜兴。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中文系,1985年硕士毕业于该校古代文学专业,同年留校任教。现任教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外语系。

 

自1983年以来,王景琳、徐匋二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分别或合作出版《中国古代寺院生活》《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中国鬼神文化溯源》《词体及其发展》《金瓶梅中的佛踪道影》《比目鱼校注》《历代寓言名篇大观》《庄子散文选》《媒妁与传统婚姻文化》《庄子文学及其思想研究》《缘分》等著作;主编《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词典》《先秦散文精华》,撰写《红楼梦大辞典·诗词韵文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庄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文章以其特有的瑰丽想象、变幻莫测的故事,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世界。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评其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所谓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来结构文章,给人以新奇有趣之感。但《庄子》中涉及的大量历史典故以及纵横浪漫的文风,有时又让人难以准确明白地理解,所以此书又比较难懂。鉴于以上特点,王景琳、徐匋二位学者拈出《庄子》中比较重要而有争议的意象、事物、词语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解与辨析,使枯奥晦涩的关节点得以准确而平实的疏通与解读,为更加深入、准确地读懂《庄子》,扫清了障碍,带读者真正进入“庄子的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鹏”也有所待


庄子在世时或许从来没有想到,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并非他那洋洋洒洒、汪洋恣肆的三十三篇文章,而是他在《逍遥游》中尽情渲染的那由“鲲”变化而来的“鹏”。“鲲鹏水击三千里”(苏轼),“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万里奋鹏程”(张弘范),勾勒出一幅幅多么宏伟、多么震撼的画面,自然,鹏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后人志向远大宏伟的象征。然而,细究起来,大鹏受人如此追捧却并不完全来自于《庄子·逍遥游》的精彩描述,其中一大半的功劳还要归于中国文化史上的另外两位名人。其一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孙子阮修,是他最早看中大鹏,并直接给大鹏注入新生命的。阮修的《大鹏赞》中有这样的句子:


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翕然层举,背负太清。志存天地,不屑唐庭。


这大概是《逍遥游》中的鲲鹏第一次脱离《庄子》,而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吧。经阮修再创造的大鹏,虽仍然遗传了庄子笔下“鲲鹏”的特质,具有如茫茫云海般的翅膀,雄伟如苍山的形体,一飞冲天,带着“水击”千里、海运磅礴的宏伟气势,但是其中最具独创的一笔却是“志存天地,不屑唐庭”,充分表露了阮修自视天下无双、蔑视一切的独立傲然与远大志向。可以说,是阮修的《大鹏赞》为日后大鹏高大完美、傲视群雄的形象奠定了基调。

不过,阮修笔下的大鹏并没有马上成为文人志士奋发向上的精神象征。大鹏的真正涅槃,还要再等几百年,直到唐代李白写下了《大鹏赋》以及《上李邕》诗。这里,李白不但把《逍遥游》中大鹏乘“扶摇羊角”从北冥飞往南冥的气势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且以大鹏自喻,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又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白笔下的大鹏,活生生就是他自己非凡才能、高远志向的化身。从此,这只经过阮修、李白再创造的大鹏,就一直翱翔在了中国人的心中,与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化而为一,被理解为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与理想的图腾,而后人却完全忽略了阮修和李白对大鹏的“颠覆”与修正。

那么,庄子心中的鲲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   什么是“逍遥游”

鹏,源于《庄子》的第一篇文章《逍遥游》。《逍遥游》是从鲲化为鱼、鱼化为鹏开始写起的,一开篇就创造出一个极其恢宏壮观的场面。可是庄子的目的却不是要说什么大鹏,而是要借大鹏说“逍遥游”。所以,要理解庄子的大鹏,先得说说什么是“逍遥游”。

顾名思义,《逍遥游》全篇说的就是如何才能逍遥而游。“游”字好理解,庄子从《逍遥游》开篇一直到“至人无己”一节,所列举的,无论是乘九万里风高飞的大鹏,还是“以息相吹”的野马尘埃,无一不可以游。“游”就是“活动”,就是“生存”。只是“逍遥”二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那可就众说纷纭了。不过,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完全可以当作他自己对“逍遥”的注解: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郭象《庄子注》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把 “犹有所待也”和“彼且恶乎待哉”两句话概括为“有待”和“无待”两个概念。这是郭象对庄子哲学的一个很大的贡献,也为我们理解庄子《逍遥游》提供了一把钥匙。所谓“有待”,就是万物行动时都有所凭藉,凡事依靠外在的力量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所谓“无待”,就是万物行动时无所凭藉,凡事都依仗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借助外在的力量。所以, “有待”和“无待”其实就是庄子评判万事万物是不是逍遥游的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来衡量列子,他当然算不上逍遥游了。因为列子“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就是说列子还有所待,还要“御风”。而那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则是逍遥而游了。

那么,什么又是“天地之正”“六气之辩”呢?郭象《庄子注》解释说:


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顺万物之性也;御六气之辩者,即是游变化之途也。


按照郭象的解释,“大鹏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椿木之能长,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为之所能也。不为而自能,所以为正也”。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天地之正” 就是自然,顺应自然就是“御六气之变”。所以,凡顺应自然而不强求外在力量、顺应自我本性以生存的万物,不管是鲲鹏、蜩与学鸠、斥鴳,还是椿木、朝菌,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逍遥游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是不是可以逍遥而游。


二   “鲲”是鱼卵


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极其恢宏硕大。可这大鹏却不是由鹏而生,而是由鱼“化”来的。在《逍遥游》的开篇,庄子写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逍遥游》中这条能变为大鹏的鱼叫“鲲”。“鲲”是什么?自向秀、郭象以来,大多数解释《逍遥游》的人都认为这里的“鲲”是大鱼之名。成玄英《庄子疏》引《十洲记》和《玄中记》证明鲲即大鱼,还说“鱼论其大,以表头尾难知;鸟言其背,亦示修短叵测”。崔撰《庄子注》甚至将鲲落得更实,解释为大鲸。这些看起来有根有据的说法,其实都是根据庄子对鲲的描述附会而来的。更可靠的解释,当来自《尔雅》。《尔雅·释鱼》说:“鲲,鱼子。凡鱼之子名鲲。”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说:“鱼子未生者曰鲲。鲲即卵子。”可见“鲲”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鱼卵,并不是什么大鱼。真正理解庄子的,是郭庆藩《庄子集释》的说法:


凡未出者曰卵,已出者曰子。鲲即鱼卵。……庄子谓绝大之鱼为鲲,此即齐物之寓言,所谓汪洋恣肆以适己者也。


所以,“鲲”不是大鱼,甚至连小鱼都不是,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鱼卵。庄子之所以将一个鱼卵描述成“不知几千里”的大鱼,只是彰显了他“汪洋恣肆以适己”的行文风格,是用来说明“逍遥游”的思想的。

既然“鲲”是鱼卵,那么,鱼只有生活在水中,才是自然之道。顺从自然之道,凭借自然赋予鱼的环境与生存能力,随潮起,随潮落,悠然自得,随遇而安,这便是“逍遥游”。但是,我们在《逍遥游》里见到的“鲲”,不但不安于水中生活,还要“化而为鸟”,从水中游嬉之鱼化而为空中翱翔之鸟。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相互之间的转化需要多么强烈的力量才能成功?庄子笔下的一个“化”字,隐含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变动!

鸟不是水中的生物,自然不能生活于水中,它要飞往高空,去寻找一个适于自己生存的地界。由鲲变化而来的“不知其几千里”的鸟自然不是小鸟,其飞当然也就不是轻盈而飞,而是“怒而飞”了。可是,这个“怒而飞”并不是大鹏依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展翅鼓翼,而是需要依靠海运时产生的大风才能升上天空。倘若没有海运,鲲就化不了鹏,鹏也就不能脱离海水而上九霄。鲲和鹏的“化”,不是“无待”之“化”,而是“有大待”之化。大鹏的飞,也不是“无待”而飞,而是“有大待”之飞。不借助外在海运时产生的大风的力量,鹏就飞不上九天;没有海运,它就只能是倘佯在大海里的鲲,不过是个鱼卵而已。


三   鹏是骑在风背上的


大鹏的原型是漂浮在浩瀚无际的北冥中的一个小小鱼卵,倘若按照自然逍遥的轨迹,鱼卵本应悄无声息地孵化成一条普普通通的小鱼,从此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可谓悠闲自得。如果我们把鹏和后文中所描述的蜩、学鸠、斥鴳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不难发现,蜩、学鸠、斥鴳等虽然生活的领域不同,个性不同,但都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生存,因而都可以说是逍遥地活着。可是一个小小的鱼卵在海中突然变成了一条“不知几千里”大的鱼,而这条大鱼又猛然间化成了背有“不知几千里”的大鹏,至此,它的生活已经不再顺从自然,不再平淡,当然也就不再逍遥了。

北冥的鱼卵化成大鹏以后,借着海运的大风要去南冥了。“南冥者,天池也”,司马彪《庄子注》解释“冥”字说:“冥,谓南北极也。去日月远,故以冥为名也。”所以这“南冥”应是南极之海,“北冥”应是北极之海。南冥是天池,北冥也是天池。一个在极北之地,一个在极南之地。鲲化成鹏以后,要由北冥“南徙”去南冥了。

鸟的起飞是需要风的。庄子引经据典,来补充上文未曾说到的大鹏起飞时所需要凭借的风力: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其背不知几千里”的大鹏起飞时要“水击三千里”。倘若大鹏“水击三千里”靠自己的双翼振翅飞上九天,也不失为自然之举。可大鹏起飞最重要的因素是六月海运产生的大风。有风托着,大鹏才能“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所以,在大鹏起飞时庄子浓笔重墨地大写了一番将鹏托到九万里高空的风: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历来解释《逍遥游》的,对“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一句中的“培”字,都说得颇为费力、勉强。相比较之下,还是王念孙的解释更为确切:


培之言冯(凭)也,冯(凭),乘也。风在鹏下,故言负,鹏在风上,故言冯(凭)。必九万里而后在风之上,在风之上而后能冯(凭)风,故曰而后乃今培风。


“培”就是乘,“培风”就是“乘风”。值得一说的是,历来为《逍遥游》断句者,都认为“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中的“背”字属下句。其实,把“背”字属上句,文理才更完整。这一句的句读应该是:“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这里,庄子是想说,大鹏凭借着海运,骑在风背上,靠着九万里长风的力量,然后往南而去。而只有能翻动扶摇羊角、搅得地动山摇的大风,才有力量将这只其背不知几千里的大鸟托起来。所谓“成也大风,败也大风”。郭象《庄子注》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夫翼大则难举,故抟扶摇而后能上,九万里乃足自胜耳。既有斯翼,岂得决然而起,数仞而下哉!此皆不得不然,非乐然也。”这就是说,大鹏高飞是为势所迫,“不得不然”,这又怎么能算是“逍遥游”呢?庄子极尽笔力去渲染大鹏所乘之风,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四   天上地下都一样


鹏是由鲲化来的。鲲生活在北冥的时候,不管它的形态是微乎其微的鱼卵还是“不知几千里”的大鱼,只能自下视上,看到的只是苍苍茫茫的天空。那么,当鲲化成大鹏并被抟扶摇的大风托上九万里高空之后,鹏终于可以向下望了。原来自下视上与自上望下所见竟然是一样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野马,形容天空中飘游着的团团的游气,与尘埃一样,都是小到几乎看不见的东西,微风甚至各种生物的呼吸都可以让它们飘浮于空中。即便没有了风,它们还可以轻轻地、不着痕迹地自然飘动。所以,“野马”“尘埃”在空中的浮动是顺从自然,即便飘落于地也是顺从自然。退一步说,“野马”“尘埃”也有所凭借,但它们凭借的是自然之气,顺从的也是自然之气。可是大鹏却不是。大鹏倘若离开了“海运”,没有了“扶摇羊角”,它就只得待在北海,升不到九万里高空,它不可能像野马尘埃那样逍遥自在了。

“野马”、“尘埃”与鲲鹏相比,是小与大的两极,在常人看来,它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庄子却把它们放在了一起,加以对比。“野马”、“尘埃”自下而上视九万里高空的大鹏,其大小亦如“野马”、“尘埃”,这恰恰与大鹏下视所见到的完全一样。这么说来,折腾出偌大动静的大鹏这一南迁之举,岂不是毫无意义了吗?郭象《庄子注》对这一段曾有过一个很好的注释:


今观天之苍苍,竟未知便是天之正色邪,天之为远而无极邪。鹏之自上以视地,亦若人之自地视天。则止而图南矣,言鹏不知道里之远近,趣足以自胜而逝。


如果说在“野马也,尘埃也”一段之前,庄子反复渲染大鹏起飞需要超自然的大风,其翼不能自举而必须骑于风背之上,是对大鹏“有大待”而不是“无待”的说明的话,那么这一段的描述,其实已经流露出庄子对大鹏南迁之举的不以为然。在庄子看来,“小”和“大”都是相对而言的,世上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所谓“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齐物论》)。所以,庄子笔下的鲲与鹏,鹏与“野马”、“尘埃”,虽然形体不同,行为有异,却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别。成玄英《庄子疏》说:


仰视圆穹,甚为迢递,碧空高远,算数无穷,苍苍茫味,岂天正色!然鹏处中天,人居下地,而鹏之俯视,不异人之仰观。人既不辨天之正色,鹏亦讵知地之远近!自胜取足,适至南溟,鹏之图度,止在于是矣。


郭象、成玄英是真正参透了庄子写鲲鹏自北冥徙往南冥的本意的。庄子之所以要这样夸张地大写鹏之举,不过是为了说明“其背不知几千里”的鲲鹏与微小不足道的“野马”、“尘埃”都一样,它们之间只有大小之别,却没有高下之分。更重要的是,“野马”、“尘埃”游于空中是“生物之以息相吹”,是顺应自然的活动,而大鹏的腾飞却需要等待时运,否则,“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鹏所凭借的不是寻常之风,也不是自己鼓动双翼所产生的风,而是可以“负大翼”、“积”而“厚”的风。两相比较,谁“有待”?谁“无待”?据此,不是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吗?


五   大鹏到了南冥又会怎么样?

如果说大鹏自上视下“亦若是则已矣”,还只是透露出庄子对鲲化为鹏翻动扶摇羊角之举的不以为然的话,那么,庄子接下去所用的一系列对比以及对鹏凭借大风南行的描述,就可以看成是对大鹏南徙一举的否定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大船需要大水,没有大水之力,则大船无法航行。但对于一粒草籽来说,小坑里只要有一杯水,草籽就能像大船航行于江河湖海之中一样了。可是杯子进到这样的小水坑中就浮不起来,所谓“水浅而舟大也”。所以,草籽应生活在适于草籽生活的环境,杯子则应生活在适于杯子存在的环境。依此类推,鲲就应当生活于北冥,不必化为鸟。更不必水击三千里,还要借助于六月海运的大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了。对鲲鹏来说,倘若没有机遇骑在风背上,不管鲲变为鹏的过程如何动人心魄,也是翻不起来扶摇羊角,到不了南冥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应该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当然了,大船、草籽、杯子,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它们都 “安于水”、安于自己生存的环境的话,那么,自得其所、安然生存的机遇恐怕要远比靠“海运徙于南冥”的鲲鹏大得多。

所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大鹏费了如此大的周折,水击三千里,骑着九万里高的风背到了南冥以后,又能怎么样?是从此将自己“翼如垂天之云”的巨大躯体悬于南冥之上,还是从九万里的高空下来再一次化而为鱼,生活于南冥之中?庄子没有说。 

但是从庄子屡屡说到鲲鹏“图南”、“徙于南冥”,足以看出南冥正是大鹏此行的目的地。北冥,极北之海。南冥,极南之水。虽两者有南北地域之别,但究其性质却是相同的,两地都是水,都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而非鸟的领地。所以,南冥这片汪洋大水仍然属于鲲,而不属于鹏。鲲在北冥之时,曾举首望苍天:“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而到了南冥的鹏,俯首下望,大概也只能发出同样的感叹:“地之苍苍,其正色邪?”南冥与北冥,在庄子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样看来,鹏到了南冥之后,大概会有这样几种选择。其一,回到北冥去,再次“化”而为鲲,继续过它未曾“徙于南冥”之前的生活。其二,落入南冥,但也仍需化而为“鲲”,以便继续在南冥过与在北冥相似的生活。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白早早预见到了的:“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一旦风“积”不“厚”、再也支撑不住大鹏或者不愿让鹏骑了,那骑在风背上的鹏就只能从九万里高空跌落下来了。虽犹可“簸却沧溟水”,却很可能会摔得粉身碎骨。这对大鹏来说岂不是一个莫大的悲剧、一个残酷的嘲弄?

至此,倘若我们抛开阮修、李白再创造的大鹏形象而细细体味庄子在《逍遥游》中对鲲鹏的描写,不难发现,庄子的确是以恣意汪洋之笔一次次大力描绘了大鹏南徙的气势,可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说明物有大小形体的不同,并没有流露出对鹏的褒奖,更没有在鹏的身上寄予任何宏伟远大的志向,当然也不包含什么对自由的向往了。庄子其实是借大鹏不能逍遥而游来反衬那些应运而生、顺应自然、不求所待也无所待的“野马”和“尘埃”,甚至是“蜩”与“学鸠”、“斥鴳”之类所享有的某种“逍遥游”。“野马”也好,“尘埃”也好,“蜩”与“学鸠”也好,都悠然自得地生于此而安于此。它们既不扰“人”,也不互扰。对此,南宋词人辛弃疾显然要比阮修、李白更得庄子之三昧:“似鲲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哨遍》)这就是说,鲲鹏的南徙之举实在是拿小命开玩笑。这应该才是庄子写鲲鹏南徙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展开
目录

逍遥游的世界

“鹏”也有所待 

一 什么是“逍遥游” 

二 “鲲”是鱼卵 

三 鹏是骑在风背上的 

四 天上地下都一样 

五 大鹏到了南冥又会怎么样

蜩、学鸠与斥鴳

一 蜩与学鸠是什么样的形象

二 庄子是否真的轻视或者否定蜩与学鸠 

三 知足常乐、安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四 究竟怎样才是“逍遥游”

圣人无名 

一 “圣人”如尧者也能逍遥游吗

二 尧“让天下”就是“圣人无名”吗 

三 什么是“名”,什么是“实” 

四 尧最终是否做到“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 

一 神人是神还是人

二 为什么神人要出自接舆之口

三 “神人无功”源于“神凝”后产生的大功 

四 功名都是尘垢秕糠

至人无己 

一 什么是“至人无己”

二 大瓠之“用”与“有己”

三 “大樗”之“无用”与“无己”

四 “无己”的意义 


齐物论的世界

吾丧我 

一 “齐物论”:“齐论”还是“齐物”

二 “隐机而坐”:南郭子綦是谁?他怎么坐 

三 “丧其耦”:南郭子綦丧了什么 

四 “吾丧我”:我是谁 

人籁与地籁 

一  人籁:人为的“万殊之声” 

二 “敢问其方”:“方”是什么

三 地籁: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窍中并无一物

天籁 

一 天籁:不是人籁与地籁 

二 怒者:通往天籁的桥梁 

三 天籁的功用:齐同物论 

大知小知 

一 大知小知:都是些是非之人 

二 日以心斗:异化的人格,恐怖的人生 

三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真宰与真君 

一 喜怒哀乐:“我”之根源

二 若有真宰:真宰是谁 

三 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又是谁 

四 与物相刃相靡:人生之大哀 

成心 

一 成心:“一家之偏见”抑或“天理浑然”之心 

二 言:出自“成心”抑或“公心”

三 道与言:“真伪”“是非”缘何而生 

四 莫若以明:“以明”究竟是什么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一 如何看“物”——“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二 圣人看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三 万物一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道通为一 

一 万物都是“道”的体现 

二 丑与美原本相同 

三 分散离合都是“道” 

四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一 “未始有物”的远古时代 

二 “爱”是“是非”之源 

三 三子之技都是什么 

四 三子能算是有“成”吗 

万物与我为一 

一 “有”从“无”中来 

二 万物与我为一 

三 “为一”与“言”的矛盾 

“八德” 

一 “八德”之“德”是“道德”之“德” 

二 “八德”与“八畛”

三 圣人化“畛”为“德” 

四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物之所同是”

一 尧究竟算不算是圣人 

二 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标准 

三 仁义之端,是非之涂 

四 至人对待利与害的态度 

“不从事于务”的圣人 

一 《齐物论》中的圣人 

二 “妙道之行”还是“孟浪之言” 

三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 

生死与梦觉 

一 “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二 “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三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四 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 

“和之以天倪” 

一 胜负:我与若不能相知

二 待彼:待万世之后的大圣 

三 天倪:是不是,然不然 

四 无竟:天籁之境 

蝴蝶梦 

一 罔两问景的意义 

二 蝴蝶梦的象征 

三 庄子对写梦的贡献 

四 《齐物论》前后的呼应


养生主的世界

“养生”之“主” 

一 从《齐物论》的“知”到《养生主》的“生”

二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之后

三 养生主:养生“主”还是养“生主”

四 养生主之“主”是什么 

“缘督以为经” 

一 知:一把双刃剑

二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知的最高境界

三 缘督以为经:养生之主 

庖丁解牛

一 从技到“道” 

二 从“道”“进乎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 从解牛到养生主 

右师、泽雉与秦失 

一 右师之介 

二 泽雉之“神” 

三 老聃之死


人间世的世界

颜回与孔子 

一 如何理解“人间世”

二 孔子与颜回是寓言人物吗 

三 庄子是否尊孔 

颜回请行 

一 颜回赴卫之前 

二 轻易入世必将导致刑祸 

三 “名”与“知”是凶器 

四 切忌“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颜回赴卫注定没有结果 

一 圣人也难以抵御“名实”的诱惑 

二 你的方案一定行不通

三 表面顺从,但不同流合污 

“唯道集虚”的“心斋”

一 “不饮酒不茹荤”不是“心斋” 

二 “敢问心斋” 

三 “心斋”与“吾丧我” 

四 “入则鸣,不入则止” 

天下的两个“大戒”

一 “阴阳之患”与“人道之患”

二 叶公子高为什么“内热”

三 逃不脱的“命”与“义” 

使臣的困境 

一 传“言”乃“天下之难者也”

二 为什么事情总是走向反面 

三 “恶成不及改” 

四 最难的是“乘物以游心” 

与“其德天杀”的太子相处 

一 “危吾国”与“危吾身” 

二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三 “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 

四 螳臂安能挡车 

寄身社神的栎树 

一 匠石不顾的“散木”

二 樗树与栎社树 

三 栎社树之梦

四 “不为社者,且几有剪乎”

“不材”的商丘之木 

一 一枝一叶不可侵犯 

二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是什么意思 

三 怎样理解“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

一 不祥就是大祥 

二 支离疏 

三 接舆之歌 


德充符的世界

“德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 “德充符”是什么意思

二 “德”的不同境界

三 “德”可以“充” 

四 支离其德 

德的最高境界:和 

一 世人眼中的兀者王骀 

二 孔子眼中的圣人王骀

三 “游心乎德之和”的王骀

四 “府万物”的王骀

形骸之内与形骸之外 

一 执政与兀者同师一门 

二 执政子产充德之难 

三 从子产、申徒嘉到伯昏无人 

“天刑之,安可解”的孔子 

一 踵见仲尼的叔山无趾

二 叔山无趾找错了人 

三 谁在孔子室中“讲以所闻” 

四 无法解除“桎梏”的孔子

“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一 鲁哀公的困惑 

二 丑冠天下的哀骀它 

三 小猪为什么弃母而去 

四 德离不开形 

“才全而德不形者” 

一 “才全”和“德不形”是一回事吗 

二 如何理解“才全” 

三 “德不形”是什么意思 

四 鲁哀公的心得感言 

人之形与人之情 

一 走向极端不是忘形 

二 天安排好了一切

三 没有人之情,就没有是与非


大宗师的世界

大宗师,何许人也

一 知天与人者就是大宗师吗 

二 “虽然,有患”

三 真人与真知 

四 真人就是大宗师 

真人 

一 古之真人 

二 “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三 真人与圣人

四 愿“与有足者至于丘”的真人

“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 “死生,命也”

二 “相处于陆”与“相忘于江湖”

三 善吾生者,善吾死也

四 “藏天下于天下” 

“道”与得“道”

一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的道

二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道 

三 道,可以学吗 

四 “守而告之”还是“告而守之” 

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 

一 “杀生者不死”是什么意思 

二 为什么要说“圣人之道” 

三 圣人之才与君主之才 

四 女的宏论从何而来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一 莫逆于心的“生死之交” 

二 “哀乐不能入”

三 以天地为大炉 

现实生活中的真人 

一 临尸而歌

二 游方之外

三 是醒还是梦

意而子·颜回·子桑

二 谁能“息我黥而补我劓”

二 颜回的“坐忘” 

三 子桑为什么以歌当哭 


应帝王的世界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

一 应帝王是什么意思 

二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三 “经式义度”是“欺德”

四 心境淡漠,天下可大治

浑沌之死

一 “明王”就是圣人君主

二 如何应对“立乎不测”的帝王 

三 倏与忽之罪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