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哲学、历史和文学角度,结合大量历史典故和哲学理论框架,来解释当下热门的宏观金融现象,包括金融海啸中银行的危机求生、对冲基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等。每篇文章自成独立的部分,聚焦于某个单独的金融现象,用人文观点来透视金融现象,解读现象背后的本质。
亲历历史:如何在非常时期盖一幢牢固的房子/002
海底捞行动/028
债务循环三部曲/051
通胀:自我实现的预期/073
美元:吊灯上的巨蟒/082
达里奥的彩蛋/104
第一篇 史为鉴——历史思维看金融
002 羊群的共识
过冬的小蜜蜂:三体时代的相关性/125
哲学释经济三则:黑客的拟像、权威、盈不可久/142
奥卡姆的剃刀:找出那条最简单的故事线/150
武士、媳妇和强盗:罗生门思考法/156
对冲基金的人生哲学/163
共振时代/178
同桌的你:屏蔽噪音的本领/186
所有故事里都有一个最聪明的角色/197
羊群的共识/204
龙珠雷达/210
雨果的机器和金融的未来/222
第二篇 哲为锚——哲学思维看金融
目录003
第三篇 文为泉——文学思维看金融
故事的形状/232
忠于理想,面对现实:金融科技的七个穿越故事/240
在范式转移的世界,老无所依/281
另一种可能:我们无处安放的想象力/290
听大师聊世界/309
“现在每次梳头就感觉很恐怖,总要掉许多头发……”
“你该恐怖的是还有多少头发能长出来,而不是梳头时掉多少头发。我们每天都要掉很多头发,也会有新的头发长出来,关键是新长的头发别少于掉的头发。掉头发与梳头没有什么关系。”
看问题,角度固然重要,角度背后的逻辑更重要。故事可以骗到人,不一定是故事本身讲得好,而是故事契合了听故事的人的心理预期或心理偏好。
有一种说法,历史上,新思想、新理论从来没有战胜过旧思想、旧理论。所谓战胜,是因为信奉旧思想、旧理论的人死得差不多了。
同理,有时候旧思想会复活,那是因为,信奉新思想的人差不多都消失了。可以说,这是关于“代沟”的另一种解释,或者说是关于“代沟”的另一个观察角度。
当年,某些获过苏联大奖的苏联作家、学者,千辛万苦地流浪到了美国,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在美国没有听众,也没有读者。苏联民众狂热关注的问题,美国民众毫无感觉。他们在苏联受打压,却有存在感;在美国,没有打压,也没有存在感。于是,他们明白自己之所以得奖,更多的是政治原因,而不是他们的思想与艺术。于是,郁郁而终。故事与听众发生了错位,故事再完美也没有效果。
“你讲课有课件吗?”
“没有。”
“有哪些知识点?”
“没有。”
讲课一定要有知识点吗?思考是知识吗?如何思考是知识吗?体味是知识点吗?感悟是知识点吗?质疑是知识吗?课堂只是传授知识的吗?一堂课如果不能促使你思考、感悟、质疑,或许它就不是一堂好课。一篇文章也如此,文章不应该是使用说明书,何况使用人读说明书还是要费一些脑筋的。听了一堂课,读了一篇文章,你只希望直接知道一些什么,只想要答案,而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呢?
事实上,思想者并不传授知识,只是展示他的思想。能不能接受、感悟思想者的思想,共享思想的盛宴,全在于读者、听众自身,与思想者无关。
读一篇文章会有什么感受,可以反映一个人思维的活跃度和新鲜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脑洞”的大小尺寸和形状,还有,思想深度和心理年龄。小跑的文章是很灵验的试剂,你可以试试。
上海金融研究院院长、浙商银行总行原行长 刘晓春
2019 年9 月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