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类未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227317
  • 作      者:
    (英)马丁·里斯(Martin Rees)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1.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DK宇宙大百科》作者马丁▪里斯(Martin Rees)全新作品。

2.  地球的命运是否已经岌岌可危?太空飞行、外星智慧探索将不止于科幻作品?生物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将极大改变人类命运?如果你也时常思考这些问题,那么《人类未来》将是你仰望星空时的较佳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马丁▪里斯,英国皇家天文学家,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和天文研究所所长,曾为英国上议院成员,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致力于国际科学领域研究,关注科技风险相关议题。著有《我们的宇宙栖息地》(Our Cosmic Habitat)、《六个数》(Just Six Numbers)、《我们最后的时刻》(Our Final Hour)等。现居英国剑桥。

译者:

姚嵩,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现工作于上海科技馆,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展示部成员,大众天文台项目负责人。译作有《太阳王》(合译)。丁丁虫,科幻作家,翻译。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译著有《穿越时空的少女》《墨攻》《看海的人》《美丽之星》《来自新世界》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智识书系”之《人类未来》是一本立足科学、思考人类现状与未来的科普读物。第一章分析了当下地球的一些潜在危机,包括能源、核威胁、气候变化等;第二章以当下科技发展为根据,预言生物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将对人类未来产生的改变及风险;第三章从地球和人类转向更宏大的宇宙,探讨太空飞行、外星智慧等天文、宇宙方面的远景;第四章来到科学的边界,以科学视野重新看待分析地球与人类的现状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回到人类,试图提供人类靠自身改变未来的可行途径和方式。本书适合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物理学感兴趣,并对未来存有思考和遐想的读者。


展开
精彩书评

《人类未来》一书对未来即将发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乐观地描述了人类运用科学技术修复受伤的星球、改善生活状况的前景 …… 本书中的观点包罗万象又易于理解,它们表达了里斯对于人类前景所持有的“技术乐观主义”的热情。——《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旅程,充满了激动人心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它们能够 解决世界上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人类未来》是21世纪全体公民的理想读物。——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 玛西娅▪麦克纳特

阅读《人类未来》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智力享受。它是地球上以及 宇宙中——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话——每个人的必读之作。世上最有成就 的天文学家马丁▪里斯,从他的智慧和创造性出发探讨最重要的课题:人类的未来,以及科学带来的进步和风险。里斯深刻的个人见解非常独特又令人兴奋。书中许多故事都很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  亚伯拉罕▪勒布

这是一本鼓舞人心和发人深省的著作,它的作者是全球著名的科学家与预言家。对于任何关心人类未来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之书。——《生命3.0: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作者 迈克斯▪泰格马克


展开
精彩书摘

太阳是45亿年前形成的,但在燃料耗尽之前它大约还有60亿年的寿命。然后它会爆发,将内行星吞噬。宇宙的膨胀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注定会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空。就像伍迪·艾伦说的,永恒是非常长的,特别是接近终点的时候。

能目击太阳消亡的生物肯定不会是人类,这些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差异就像我们和虫子之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以及地球以外更远的地方,“后人类”的演化可能会像达尔文演化那样持续很长时间,而且更加奇妙。现在进化正在加速,它将在技术发展的时间尺度上,通过“智能设计”来实现。它由遗传学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所驱动,其速度远比自然选择要快。在遥远的未来,演化可能更偏向于“电子生命”而不是有机的“生命”(见3.3节)。

从宇宙学的角度(或者说在达尔文时代),一千年只是一个瞬间。所以让我们“快进”一下,不是几个世纪,也不是几千年,而是“快进”比千年还多几百万倍的“天文”时间尺度。在我们的星系中,恒星出生和死亡的“生态”将逐渐变慢,直到遭受“环境冲击”,也就是与仙女座星系产生碰撞,这也许会发生在40亿年以后。我们银河系的碎片,将和仙女座以及本星系群中其他星体的碎片聚集成一个没有固定形状的恒星群。

在宇宙尺度上,引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压制,这种力量潜藏在空旷的空间中,将星系彼此推开。星系加速远离,消失在地平线上,就像是有东西掉入黑洞时所发生的情况的反向情况。在千亿年之后,我们能看到的,将是我们本星系群中那些死亡和即将死亡的恒星。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万亿年,这么长的时间,可能足以使生命系统趋向复杂化,并使“负熵”达到顶峰。所有曾经存在于恒星和气体中的原子都可以转变成像一个生物或硅芯片一样复杂的结构,但这是发生在宇宙尺度上的。在黑暗中,质子可能会衰变,暗物质粒子湮灭,黑洞蒸发时偶尔会闪一下光,然后就是死寂。

1979年,弗里曼▪戴森(已经在2.1节中提过)发表了一篇现在被视为经典的文章,其目标是“建立宇宙命运归宿的数学极限”。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无尽的时间: 开放宇宙中的物理学和生物学》(Time without End: Physics and Biology in an Open Universe,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51 (1979): 447460)。假设所有物质都能被理想地转入计算机或超级智能,那么还会存在信息处理的上限吗?能想到无限多的想法吗?答案取决于宇宙学。在低温下进行计算所需的能量更少。对于我们所处的宇宙来说,戴森所说的极限是有限的,但如果“思想者”能保持低温并缓慢思考的话,这个极限可以最大化。

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了解是不完整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述引力和宇宙)和量子原理(对理解原子尺度至关重要)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但能统一它们的理论尚未完成。当前的观点表明,进步将取决于能否完全理解真空空间。真空空间似乎是所有事物中最简单的实体,它也是一切事情发生的舞台;在比原子还小一万亿倍的尺度上,它可能具有丰富的结构特征。根据弦理论的说法,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放大观察,普通空间中的每一个“点”都可能显示为在多个维度中紧密折叠的折纸。

同样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我们可以用望远镜观测的整个领域这件事。如果原子的行为不是“混乱无序”的,我们在理解可观测的宇宙方面就不会有任何进展。但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可能并非全部的物理现实;一些宇宙学家猜测,“我们的”大爆炸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物理现实太大了,大到足以包含整个“多重宇宙”。

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时空、有限数量的星系。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周围有一圈地平线,一个壳包围着我们,这个壳以光能到达我们的最远距离为半径。但是,如果你处于海洋中,你的周围也有一圈地平线,这个壳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即使是保守的天文学家也相信我们的望远镜所能观测的范围内的时空——天文学家传统上称之为“宇宙”——只是大爆炸后极小的一部分。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星系在这一圈地平线之外,无法被观测到,每一个星系(连同它所承载的任何智能)都会像我们的星系一样发展、进化。

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说法: 如果给足够多的猴子以足够多的时间,它们就能写出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包括所有其他书籍,以及每一句能被想到的言语组合)。这种说法在数学上是正确的。但最终成功之前的“失败”次数会是一个大约1000万位数的数字。我们可观测的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数量,也只是一个80位数的数字。如果我们银河系中的所有行星上都布满了猴子,如果它们从第一颗行星形成开始就一直在打字,那么它们所能做的最好结果也就是能打出一首十四行诗(它们打出的文字将包括来自世界所有文献的简短连贯的片段,但没有一部是完整的作品)。要它们写出某一本书是极其不可能的,在可观测的宇宙中一次都不可能发生。当我们掷骰子的时候,能连续掷出几个六点,但是(除非骰子有问题),我们不会指望连续掷出100个六点,就算我们持续掷10亿年也不可能。

然而,如果宇宙延伸得足够大,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这圈地平线以外的某个地方,甚至可能有一个跟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这要求空间必须非常非常大,如果用一个数字来描述,100万位的数字肯定不够;需要是10的100次方,1后面要有100个零。10的100次方叫作古戈尔(googol),1后面有古戈尔个零的数字,叫作古戈尔普勒克斯(googolplex)。

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事情都可以在某个地方发生,但是几乎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发生在我们可以想象的观测范围之外。这个选择组合可能包括我们自己的复制品(副本),以及我们所能做出的所有选择。无论何时,如果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我们的每一个复制品(副本)会选取一个不同的选择。你可能觉得你做出的选择是“坚定的”。但这也许只是一种安慰,在遥远的某个地方(远远超出我们的观察范围),你有一个复制品(副本)做出了相反的选择。

所有这些都可以包含在“我们的”大爆炸的结果中,它可以扩展到一个极大的容量。不止于此,我们一般所称的“宇宙”——我们“大爆炸”的结果——可能只是一个岛屿,只是一小片时空。在一个可能是无限大的群岛上,可能有很多个大爆炸,而不仅仅是一个。这个“多重宇宙”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冷却下来,最终可能会被不同的规律所支配。正如地球在无数行星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星一样,在更大的尺度上,我们的大爆炸也可能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大爆炸。在这个极大扩展的宇宙观里,爱因斯坦和量子物理的规律可能只是支配我们这一小片宇宙的地方法则。所以,不仅在微观尺度上空间和时间具有复杂的“微粒感”,而且在另一个极端,在比天文学家可探测到的更大的尺度上,空间和时间的结构可能与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群一样复杂。就整体而言,我们目前对物理现实的概念可能是有限的,就像浮游生物对地球的看法一样,在它们眼里“宇宙”只是一勺水。


展开
目录

一块宇宙浮雕: 

1.人类纪深处

1.1. 威胁与前景

1.2. 核威胁

1.3. 生态威胁与临界点

1.4. 停留在行星的限度之内

1.5. 气候变化

1.6. 清洁能源——以及“B计划”? 

2. 人类在地球上的未来

2.1. 生物技术

2.2. 赛博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

2.3. 我们的工作将会怎样? 

2.4. 人类水准的智能? 

2.5. 真正存在的风险? 

3 宇宙视角下的人类

3.1. 宇宙背景中的地球

3.2. 我们的太阳系之外

3.3. 太空飞行——载人与无人

3.4. 迈向新人类纪元?

3.5. 外星智慧?

4  科学的边界和未来

4.1.从简单到复杂

4.2.认识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

4.3.物理现实能延伸多远?

4.4.科学进展会“撞上缓冲器”吗?

4.5.如何看待上帝?

5 总结

5.1.做科研

5.2.科学共同体

5.3.共同的希望和忧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