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2.0,开启楼宇经济“新纪元”
指点“后房地产时代”迷津
聚焦楼宇经济变革、破解中国城市化难题
从2002年对楼宇经济的关注到2005年研究论文的发表,从2009年全国di一部楼宇经济专著《楼宇经济发展研究》的出版到2011年全国di一部《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的问世……在楼宇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楼宇经济知名专家夏效鸿和他的团队足迹踏遍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有特色的地级城市中的70多个城区、1000多幢楼宇,以32篇调研报告、3本专著、9部《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报告》为成果,对楼宇经济进行了长达18年的持续跟踪研究,以一个研究者、参与者、见证者的身份,从理论的高度追根溯源、从实践的深度总结提炼,集聚发展经验、梳理发展机理、提炼发展模式、评价发展水平、提出发展对策……
《楼宇经济十年》是作者继《楼宇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系列之后的又一部新作,也是楼宇经济研究领域的又一颗新果。该书以楼宇经济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10年为时空背景,呈现了作者对楼宇经济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书中的90多个观点聚焦楼宇经济变革,对破解中国城市化难题、指点“后房地产时代”迷津,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许多大中城市的马路两边、街道两侧零星建起了办公楼,最初这些办公楼都是一家家企业为解决自己的办公需求,由自己建设,为自己所用的,多余部分才出租给熟人、朋友用于办公,适当收取点租金。这时的楼宇处于为解决零星办公需求而形成的楼宇出租、楼宇销售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经济”的层面。严格地说,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楼宇经济的雏形。
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圳、上海等地涌入了许许多多的外地创业者,原有的公司扩大经营、新生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样势必会新增大量的办公需求,需要更多的商务楼宇来容纳和承载。深圳、上海本就是资源紧缺型的城市,尤其是缺乏土地资源、空间资源,而深圳、上海又恰恰是改革开放之初涌入外来创业人口最多的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使过去粗放式、平铺式的发展难以为继,只能向空中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于是,许多以解决办公需求为目的的纯商务楼宇应运而生。渐渐地,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中不断地长高、长密,甚至出现了许多“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摩天大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多。
21 世纪初期开始,这种以商务楼宇为载体,集中资源、集聚产业、集约空间,从而带动周边乃至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兴起,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就业、管理、资本、人才、服务等,从而产生了一连串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生态效益。我们给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取了一个名字,叫作“楼宇经济”。
01 楼宇经济1.0时代:“群雄逐鹿”
02 被“逼”出来的楼宇经济
03 楼宇经济大有可为
04 楼宇经济发展中的“躁动”与“茫然”
05 城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战略考量
06 楼宇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07 楼宇经济“2.0时代”:“十年磨一剑”
08 品质、品牌、品位:楼宇经济的下一个“风口”
09 楼宇经济“未来已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