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洋(1897—1964):字化中,四川南充人;1919年于北京大学学习印度哲学;1923年师从欧阳竟无研究法相唯识;1929年于南充设龟山书房,聚众讲学,以佛学与儒学并重;1942年赴内江创办东方文教研究院,讲授佛学与儒学。此后,王恩洋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工作,代表作有《摄大乘论疏》《唯识通论》《八识规矩颂释》《新理学评论》《儒学大义》《儒学中兴论》等。
集结王恩洋著作两本:《新理学评论》乃对冯友兰“新理学”思想体系完整全面的评论;《儒学中兴论》乃王恩洋正面阐释其儒学思想的论著。一评判性著作,一诠释性著作,相较参读,更能全面理解王恩洋新儒学思想。
贺麟:冯先生《新理学》一书出版后,全国各地报章杂志,以及私人谈话,发表的评论,异常之多。王恩洋先生且著一专书名为《新理学评论》发表。态度似比较客观……这段批评,比一般指斥冯先生的“新理学”为接近唯心论的人,似较为切当。我尝说,讲程朱而不能发展至陆王,必失之支离。讲陆王而不能回复到程朱,必失之狂禅。冯先生只注重程朱理气之说,而忽视程朱心性之说,且讲程朱而排斥陆王,认陆王之学为形而下之学,为有点“拖泥带水”,无怪乎会引起王先生这样的批评。
梁漱溟:著者王恩洋字化中,原在北京大学为旁听生,经我介绍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大师治唯识法相之学;后生可畏,学识大进,吾深敬之。然从此书(《儒学中兴论》)看来,仍不免一间未达,盖犹执着一个尺度以衡量各家思想学术长短得失,而不知各有其所从产生之时空条件,实有各自在其社会环境上的作用价值,固未可以一个尺度笼统绳检之也。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贺麟:冯先生《新理学》一书出版后,全国各地报章杂志,以及私人谈话,发表的评论,异常之多。王恩洋先生且著一专书名为《新理学评论》发表。态度似比较客观……这段批评,比一般指斥冯先生的“新理学”为接近唯心论的人,似较为切当。我尝说,讲程朱而不能发展至陆王,必失之支离。讲陆王而不能回复到程朱,必失之狂禅。冯先生只注重程朱理气之说,而忽视程朱心性之说,且讲程朱而排斥陆王,认陆王之学为形而下之学,为有点“拖泥带水”,无怪乎会引起王先生这样的批评。
梁漱溟:著者王恩洋字化中,原在北京大学为旁听生,经我介绍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大师治唯识法相之学;后生可畏,学识大进,吾深敬之。然从此书(《儒学中兴论》)看来,仍不免一间未达,盖犹执着一个尺度以衡量各家思想学术长短得失,而不知各有其所从产生之时空条件,实有各自在其社会环境上的作用价值,固未可以一个尺度笼统绳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