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66557
  • 作      者:
    作者:张筠|责编:刘艳|总主编:赵宗福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首先,本书阐释了河湟方言作为活态语言文化所体现出的民俗特质,以及方言作为“多模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文化个性特征,展现了更为立体和丰富的河湟方言文化,为语言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的学科构建添砖加瓦。其次,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本书有志于在平等文化认同框架下,弘扬河湟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促进和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群体识别、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区域文化个性、方言情感、语言变异等方面揭示方言是推动文化互动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充分认识语言文化遗产重大保护价值和特殊属性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弱势语言保护与尊重语言持有者自主选择意愿、生存发展利益的关系。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为方言整体保护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多民族和谐发展提供资政借鉴。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河湟方言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生态语境
第二节 民族历史语境
一 历史沿革
二 民族状况
第三节 多元文化语境
小结
第二章 河湟方言的独特表达
第一节 语音概况
一 语音结构
二 语音特点
第二节 特色词汇
一 古汉语词
二 民族借用词
三 地方风物词
四 方言成语
第三节 “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
一 “宾语前置”的成因
二 “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
第四节 活泼的民间俗语
一 谚语
二 歇后语
三 惯用语
小结
第三章 河湟方言的民俗文化内涵
第一节 承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一 方言中留存的传统民俗生活
二 方言承载的传统信仰
第二节 生活场域内方言的民俗学特质
一 日常交际中的方言民俗
二 方言在民间礼俗中的呈现
第三节 民间口承文学中的方言叙述
一 歌谣
二 民间故事
三 花儿
小结
第四章 河湟方言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一节 成就“地方性知识”
一 “地方性知识”的形成
二 “地方性知识”的特性
三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分析
第二节 彰显区域文化个性
一 “全球化”的“反抗者”
二 文化“个性”的推动者
三 文化的“他者”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确立
一 群体识别
二 文化认同
三 跨文化交际
小结
第五章 河湟方言的“方言情感”
第一节 方言的“尊卑感”
第二节 方言的“优劣感”
第三节 方言的“亲疏感”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文明冲击下河湟方言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普通话为主体文化的生存环境
一 政治环境
二 社会环境
第二节 主体文化背景下的方言变异
一 语言使用层面上的变异现象
二 语言内部结构中的变异现象
第三节 “方言危机”的成因
小结
第七章 对方言文化整体保护的思考
第一节 语言——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一 哲学反思:语言是存在之居所
二 文化警醒:语言是民族的指纹与遗产
第二节 “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救”
一 海德格尔论题的启示
二 对方言的“多维”保护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