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819048
  • 作      者:
    许冬林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张爱玲式的才情+李清照式的闲愁,赏赏花看看草,与自己相处,这是繁忙的都市中人可借鉴的慢生活读本。

      许冬林的文字有着丰富的宁静。这样的文字来自于她对故乡的深情与守望。也因此,隔着屏读文字,我们也能嗅到山中桂子香,听到黄麻深处的唧唧虫声。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行走,你常常觉得心里无光不知何往吗?那么读读这本书吧,至少会在这个盛夏让你在心里洒下一片清凉。


展开
作者简介

      许冬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省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读者》《特别关注》《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一碗千年月》《桃花误》《菊花禅》《旧时菖蒲》《植草香里素心人》《栀子花开时》等多部。文字多次入选各类选本以及中高考语文试卷。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与众不同且无法效仿的关于乡野、关于自然的暖心随笔,散发着草木的清香、氤氲着往事的色调,岁月的清凉与舒缓从字句间润润洇出,令人读来欢喜又轻叹,仿佛回到宁静如处子的从前,回到月光朗照下的故乡。

      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在对草木花朵的描述与解读中,或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或呈现一幕幕悠然清寂的旧时生活场景。文章像水墨画一样清淡深远,像民歌一样深情悠扬,令人沉迷。


展开
精彩书摘

1、芭蕉过雨绿生凉

 

许冬林

至今不忘的是同桌送我一张风景明信片,画面是一丛芭蕉,翠色欲滴,上面有水珠滚动,扑面的凉意。记得画面一角还印有诗句,最后一句叫“芭蕉过雨绿生凉”。我喜欢得紧,后来一直收藏着,直到离家读书后才弄丢。

多年后才知道这诗句是白石老人的。齐白石画过一幅水墨芭蕉,叫《雨后》,上面题了诗句:安居花草要商量,可肯移根傍短墙。心静闲看物亦静,芭蕉过雨绿生凉。

我欣赏过白石老人的一幅芭蕉图。是好大的一片芭蕉叶,墨色浓郁,湿意透纸。叶柄处一只小蚱蜢爬来,翘起一对触角,好像在喝芭蕉叶上的凉水,又好像是坐在叶面上临风纳凉。用笔有静有动,墨染处,既横阔又细致,真是生动有趣。一看,就想起童年,想起故乡,想起旧时物事。

童年时,外婆家门后也有一丛芭蕉,长得高过屋顶,远看是一片丰硕壮阔的绿。外婆家住在濒临长江的一个沙洲上,我那时每到假日就去。穿过一片平坦开阔的沙地,远远看见外婆家屋后的芭蕉叶围得像座绿色古堡,心里就沁出喜悦来。葱绿的芭蕉丛后面,是一扇木门,上面方方一块红对联还没有完全褪色。红绿映衬之下,觉得日子也是斑斓多彩的。那时候,还没完全体会到贫穷的哀戚,只是以为,在尘世之间,有那样的一户人家,跟我永远亲密,便觉得满足。

外婆家屋西边还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树下堆着柴垛。五月里,杏子黄黄熟透,三舅喜欢爬到柴垛上,然后由柴垛再爬上杏树枝桠间,在那里摇,外婆张开藏青色的大围裙在下面兜着落下的杏子。初夏的午后,还没有瞌睡,就在那芭蕉荫下洗杏剥杏,吃过不舍得扔核,沿着篱笆一圈圈地埋核,希望来年有更多的杏可吃。

外婆的晚饭总是很早,太阳还悬挂在远处的沙丘上就开饭,于是就把桌子也端放在芭蕉叶下,好躲掉夕阳。后来看电视剧《西游记》,看到《三借芭蕉扇》那一集,竟是痛恨起孙悟空来,且还替芭蕉公主感到委屈和不公。芭蕉公主的扇子用嘴一吹,就大起来,扇起来忽忽有风,那就是我外婆家的芭蕉叶呀。外婆就像个芭蕉公主,一个人带着舅舅和姨娘一群孩子,日子过得清贫寂寞,却也闲淡安静。在那样一个濒江的沙洲上,我融进了外婆一家的日子里,觉得我们过得也像一丛芭蕉,在风雨里摇摆,也在露水里寂静。这日子不够浓墨重彩,可是素静的,清凉的。多年以后,我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妇人,为人处世,我依旧秉持着这种清凉的气息。觉得清凉里,才有情意久长。

工作调整之后,上班路上会路过一个小区,小区里栽有一丛芭蕉。因了那丛芭蕉,竟一下子喜欢上那个小区,觉得里面的空气也一定清凉静谧。希望那个小区里会住着一个朋友或某个熟人,这样可以借故去他家而顺便路过那丛芭蕉。游苏州园林时,在那些亭台轩榭之间,会看见夏荷修竹,还有角落里的蔷薇和芭蕉。我喜欢那些百年园林里的芭蕉,回家翻相机,一相机的绿叶子。竹子是江南旧式的文人士大夫,荷花是杜丽娘那样的大户人家的闺秀,蔷薇很有丫鬟的泼皮喜相,只有芭蕉,总是寂静含蓄的。芭蕉懂得守静,可是也洒然,也婆娑摇曳。芭蕉更像是一个情怀深深的古意的女子,安然在市井烟火里。

黄昏时,抚镜看自己,俨然是岁月已深,而心也静。如果安居可以商量,我想要一所带庭院的房子,要种一丛芭蕉。深秋的凉夜里,在枕畔,听窗外风雨萧然,听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在中年之后,伴一丛芭蕉度流年,也横阔也细腻地度过。将过往的红紫芳菲的岁月在内心过一遍,在芭蕉的绿里过一遍,过到往事也有了芭蕉的绿意。人生就这样清凉寂静,不悲戚,也不念念。

(节选自《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2、与竹为邻

许冬林


竹为邻,日子一定清凉有古意。

童年时,大伯家屋子西边有一丛竹子。竹林旁边还有一大丛野生的忍冬。夏日暮晚,忍冬开花,一阵阵清香鼓荡着,穿过竿竿翠竹,殷勤招引路人。那时,大堂哥常常捧着书本,在竹阴下读书,后来才知道那读书叫备战高考。

他捧着书,围绕那丛竹子,一圈又一圈地转,头也不抬,脸贴着书本。我觉得堂哥也是绿色的了,像一竿瘦竹。堂哥考走之后,竹荫下很有些寂然。只有黄昏时,夕阳的金光映照湖面,连湖边的那丛竹子也在夕阳的金光里,蒙上了一层灿灿的喜气。

我很羡慕大伯家,无端觉得过日子要有竹为邻才好,那日子才有些含蓄蕴藉的深意。所以,每日黄昏,放学后的我每走到那丛竹荫下,总要故意收住步子。有时是手摇竹竿,逗枝上的鸟。有时踮着脚,在那里攀折竹枝。下雨天,路过竹荫下,有时故意移开伞,等竹叶上的雨滴落下来,落进脖子里,落在眉眼间,落在手臂掌心,一身的葳葳凉意。觉得自己就要凉了,就要凝结了,凝结成一块古玉,透明无瑕。

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饱读诗书,为人耿介,但据说他是地主的儿子,从前挨过批斗。他家屋前屋后全是竹子,三间破旧的房子卧在竹林深处,真像一个多缝的蝉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竟就喜欢那样的人家,白墙黑瓦,翠竹环绕。每上学,总是喜欢绕路经过他们家的竹林。清秋天的晨晓,透过一竿竿的竹子,会看见老先生穿着米白色的褂子,端然坐在门前吃早餐,像位老中医。我轻悄悄地走过,只觉得那是不一样的人家。鸟在竹林里鸣叫,声音回荡振颤,越发清脆干净。露水掉下来,湿了我的刘海,还有我的书包,还有我的裙子,我想长大后定要种一篱修竹。

时光荏苒,人是长大了,那样直插青空的竹子却没种成,因为住楼,没有自己的土地,像私房钱一样珍贵的土地。可是,种竹的梦还在,月光一样夜夜覆盖心上。后来,买郑板桥的画册赏览,看他画的竹,三五根,或一两丛,疏影横斜,枝叶婆娑,湿淋淋的墨意,将一颗心也漫漶得潮软生了苍苔。在那幅《墨竹》里,他题句子:

茅屋一间,新篁数干,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石砚,一张宣德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未来,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面上,绝可怜爱,何必十二金钗,梨园百辈,须置此身心于清风静响中也。

看墨色游走宣纸,读散淡清奇的句子,真恨自己,恨不能生在板桥那样的年代。若能与板桥为邻,多好。浣过衣,弄好炊,然后装作去散步,隔墙看他在竹荫下喝茶,看他在纸窗边研墨画竹,院子里,竹声飒飒,秋蝉鸣噪。做他的家僮和侍女也好啊,扫完地,来焚香,竹荫下来去悠然,闻墨香,萧淡度光阴。

板桥与竹为邻,我与板桥为邻。我把板桥的画册置于案头床边,即使不翻,即使只是闻着那纸墨散发的细细幽香,已觉得日子芬芳。

到桂林旅游,坐筏子从桂林到阳朔,在漓江飘荡,看两岸青山嵯峨层叠,看河滩上竹子婆娑,美得呀,觉得我们是乘船往天河去,那青山上住着神仙,那竹林里住着仙女。桂林多的是凤尾竹,一丛一丛地长,好像一个个的竹子部落,都有自己的姓氏。凤尾竹是很柔美的一种竹子,我就想,在这样的凤尾竹下,多适合和姐妹们一起团团簇簇地坐下来,聚在一处做做女红,说说女儿家的小心思,那时都还未嫁,都还是阿爸阿妈乖巧的小女儿呀。然后,与情人相会也在凤尾竹下,恋情就像这翠竹,一辈子团在一起,一辈子心意不变。

无土可种竹,只能以水养竹。清水养竹,养富贵竹,看那一小丛幽幽绿意在停泊在斗室里,就觉得日子也清幽起来。想要与竹为邻,想要遇一个竹一样的禾本科的人,清洁又野逸,与我在水边在林下,一起话话这清凉自得。

(节选自《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3、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喜欢一些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在南方,在乡下,一个女孩子,几乎都有一棵栀子花树伴她长大。五六月的初夏天气,乡村沉陷在疯长的绿色里,是一朵朵淡雅的栀子花来打捞乡村了。女孩子的日月过得都有仙气,是开门见花,闭户则花香缭绕。依花长大的女孩,长得也像栀子花一样素洁婉丽。

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是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在出嫁前栽的。花树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那时候,还没起床,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等我起床给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好美。觉得自己是一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一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

后来,母亲一时贪念,将家中的那棵栀子花卖给了村干部,移栽在新建的村办公楼的大院里,令我号啕。好在,南方水乡的女孩子,天生都是种花好手,我很快就从同学家里移栽了一根插枝。夏天的黄昏,一放下书包就去给花浇水,没几年,也开花了,而且是硕大的重瓣栀子。夏日,不论黄昏还是晨晓,看着一朵一朵的白花盛开,就觉得内心甜美。伴有栀子花的庭院,那才是世上一处端庄秀美的人家啊。

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好像是算命,被人一桩一桩算得准,即使有过崎岖有过黯然,那一刻也是感慨欢喜。微雨的初夏,忙碌的母亲和奶奶们,还有依旧在庭院里不慌不忙吐露芬芳的栀子花,那就是我们的乡村我们的生活啊。

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运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每出门,不担心家财被盗,其实也无甚家财,只是担心那栀子花无人照料。养花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或藏或现,或豪放或婉约地开。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

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北京的栀子花是从花棚里移出来的,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又心酸。身边是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芦苇,没有菱角……我听了,替她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

在苏州,在南京,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江南江北,初夏路过人家的院子前,一路是栀子花的香气相迎相送,让人觉得,这尘世美好得每一分每一秒里都充盈着爱意。

我奶奶青年时守寡,中年时又失去了我的大伯,她自觉自己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他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

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它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小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

(节选自《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4、朝颜

许冬林


清晨起来,看露水瀼瀼的庭外草木,赫然开出朵朵朝颜。就觉得整个大地,都在一朵浅紫的喇叭形花瓣边沿醒来。

院墙边,篱笆上,柔柔细细的茎蔓上,翠叶叠叠,嫩花朵朵向上攀登,或顺着茎蔓在墙头上逶迤。

花开得好早!像一裙十三四岁的乡下小姑娘,举着花布伞,三五成群地去上学。田野上,山道旁,路边的芒草上满是露水。晓月的淡光,粉似的,敷在薄蓝的远天上,仿佛一碰,就会被风吹落吹远的样子。

朝颜花像我们朴素的少年时代。

多年后,读书上学,实现梦想,离开乡野,融进红裙或白领的人群,混淆于红尘。外人不知,我们曾有过那样朴素干净而安恬的少年时光,在乡下的少年时光。

就像不知道朝颜,还有个极朴素极朴素的名字:牵牛花。

是啊,我曾经也是那样清美的一朵牵牛花,经过乡村的羊肠小路,经过柳阴下,经过桑榆阴下,经过开满单瓣木槿的花阴下。我是一朵桃红小花,手中牵的细长牛绳的那一头,是生产队集体养的一头憨厚褐色水牛。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十来岁的农家女孩,在星期天,在暑假,会在一根牛绳上悠悠荡荡度过一段放牛的日子。

生产队的牛,各家轮流放。有时到了星期天,还没轮到我家,母亲会借过来让我先放,怕空掉了我的假日。她真会过日子。我也不恼。吃过早饭,去竹林边的小屋里牵出水牛老人家,慢慢走,去江堤上吃草。

彼时,我喜欢牵着牛绕路去江堤,只因为那多绕的一截路边有一户人家,那家花多女儿多,花美女儿也美。那家的小花园在路边,可以一览无余地看见花们。

夏天花开得最热闹,凤仙花累累簇簇,在放牛回家的黄昏,夜来香开始发散香气,重瓣的栀子花端庄丰硕……而最难忘的,是他们家的牵牛花。

他们家的女儿给牵牛花搭了花架子,一根根细细的竹子齐齐靠在青砖的墙边,竹子之间还织网一样缠了细绳,牵牛花的细长茎蔓便从容在绳子上竹子上游走,攀登,一程又一程。一路的花开灿烂。

黄昏,那几个女儿,穿着白裙子,给花们浇水,用水壶,慢慢地喷洒。这之前,我见过牵牛花,但都是野性十足地在墙上树上乱爬,没人搭架子。我也见过人家浇水,但多半是一瓢泼过去,动作粗蛮。我心里好羡慕他们家的女儿,也羡慕他们家的花儿。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在人家的花前,忽然懂得:日子是不应该潦草粗糙地过,日子应该是精致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耐心和细心来做到完美,做到灿烂。

我悄悄收集牵牛花的种子。开春,雨长长地下过,在门前的梧桐阴下圈出一方地,种牵牛花。浇水,看花们发芽,在泥土里一日日挺起腰身,然后移苗。怕猪来拱,给花们围篱笆。然后,学着花多女儿美的人家,给牵牛花搭架子。

夏天,牵牛花盛开,一朵朵小喇叭,像要喊出我心里的欢喜。妈妈没太在意,她的女儿种花终于守得花开的喜悦,她忙时干活,闲时抹骨牌。而我,在漫长酷热的暑假,于清晨出门去放牛时,看见那一轮轮桃红的小太阳在一波波绿叶里升起,就觉得日子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觉得自己和那户人家的女儿一样,一样美丽,一样娴雅。甚至还有更多说不出的美好。

时光荏苒,当年种牵牛花的女孩,如今已过朝颜一般清美的年龄。某日晚凉时分,就着阳台外的薄暮天光读《枕草子》,书香氤氲里再次遇见“朝颜”,恍惚间,旧事旧人一一像遇潮的种子,在心底吐根。

遇见“朝颜”,就像在一池碧水里,遇见自己,一朵牵牛花一样的少时自己。

 喜欢“朝颜”这名字,安静,莹润,暗香袅袅的样子。

喜欢朝颜,因为觉得它像我们,今天的我们,用墨香书香重新洗礼后的我们,矜持端雅。但是,在成长背后,我们就是晨风里摇曳的那朵牵牛花啊。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像美好进发的过程,一如朝颜。

展开
目录

第一辑:守候在绿窗前的花影

芭蕉过雨绿生凉

海棠好媚

花开如笑

桃花不静

不养富贵花

陪着昙花盛开

像柳一样妖气

与竹为邻

栀子花,旧庭院

朝颜

村有杏花

桐花如常

像紫藤萝一样

旧时菖蒲

沙家浜的芦苇

素色夜来香

菊花禅

 

第二辑:生长在古诗里的草木

中国梧桐

南方的荷花开满相思

风吹乌桕

西北有白杨

莲阴

遇见过葇荑

把酒话桑麻的麻

 

第三辑:摇曳在风俗里的香草

小城姜花

寒枝

梅花不急

清贵

养一缸荷,养一缸菱

樱花一直在开

凤仙花开初试妆

  

第四辑:轮回在味觉里的植物

一素到底南瓜头

当归

山有桂子

一架扁豆,一架秋风

知母,知母

紫苏

杜仲那么疼

和气萝卜

独活

前世慈姑花

少年芦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