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传统上一直由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社会理论家主导,但今天一个新面孔正出现在竞技场上,使用新的工具追求同样的理想:跨国计算巨头。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思科、西门子、惠普和微软等一批跨国公司正在为建设(和规划)未来的城市而殚精竭虑,坚持不懈地追求提高效率和改善福祉的目标。正如当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催生出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Ville Radieuse)一样(尽管他的构想从未实现),今天的智能城市也被设计为一块又一块的计算机芯片,旨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和效率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在科技公司通力协作下,创造所谓的智能城市似乎并非遥不可及。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对新市场的预期也刺激了投资。思科大力参与 2004 年开始的韩国松岛建设。数字技术覆盖了新城市开发的各个层面。松岛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一个软件和硬件高度集成的系统,从交通运输到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都能进行监测和控制。无论其成败如何,松岛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众多后续项目的典范。
对城市规划者来说,智能城市仍然充满诱惑力:让一个城市的每一种元素都协调一致、相互关联,让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像钟表那样有条不紊地精准运行。现在人们寻求创造的,已经不再是一台“生活机器”,而是一块城市级别的集成电路板,一台露天工作的大电脑,一切以效率为目标。今天的智能城市是工程师或计算机科学家梦想成真的标志。每一条信息都会立即得到显示,然后对城市机器进行控制和优化。依托如此之高的集成水平,信息技术公司正在寻求提升城市功能,城市优化竞赛因此正在全面展开。
简而言之,普适信息技术的出现,令当今世界领先城市的面貌为之一变,实现了实时联网、交互和通信。近一个世纪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大变革,无线电的问世,使信息以光速进行无线传输成为可能,一个新的通信时代就此拉开帷幕。即使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似乎只要“无线电得到完全应用,整个地球就将被转化成一个巨大的大脑” 。信息的即时传递,彻底打破了空间和距离,必将引起社会的革命化改造。
1950 年,数学家和哲学家诺伯特?维纳预测,未来“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注定要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得出结论说:“有效的生活,就是信息极其丰富的生活。”将这一结论放大到城市规模,我们就可以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定义“智能城市”:居住与计算交汇形成的,永恒存在且无处不在的大量信息流。
这一信息流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仪表化:使用无所不在的传感器阵列测量环境条件和各种运动(人和物)。第二,分析:运用海量城市数据寻找模式乃至预测未来情景的各种算法。第三,执行设备:可以实时响应数据并影响现实空间的数控设备。这三大要素是统一的,全部采用管理数字化城市系统的标准协议。总的来说,这种软件和硬件一体化的结构催生了能够在建筑层面进行集成的、最新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从入住率感知架构到资源节约型公用事业。
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普适计算,或者第三次计算浪潮。早期的大型计算机全都共享使用,用户不固定,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个人电脑。但是这种基于屏幕和键盘的交互界面现在却面临很尴尬的境地。创造“普适计算”这一术语的马克?韦泽认为,科技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搭建数字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在这个过程中,屏幕将完全消失。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这位工程师的观点是“一种有关计算机世界的新思维,更加重视自然人文环境,并让计算机本身逐渐融入幕后” 。
一个普适计算的环境还可以为建立横跨多个现实空间的强大的机对机通信生态系统提供支持。“物联网”(IoT)的提法很有感召力,它意味着如果每个单独的物体都能配备数字联网功能,那么它们集合在一起就能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网络世界。任何东西都将拥有自己的识别标记,都能上网。冰箱可以和牛奶包装盒联网,以确定后者是不是满的、新鲜的。如果不是,它就会给最近的杂货店发送电子信号,让店里备上四五升有机物含量 2%的同品质牛奶。一个充满了互联物体的世界将在现实空间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类互联网结构。物联网将把整个世界的地理空间进行网格化处理,对未来的商业环境产生全方位的颠覆性影响。
普适计算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彻底改变城市居民的基本体验。随着数字系统悄悄融入后台,全新一代的消费产品将形成一种“无物不在”(everyware)的消费环境。在我们的想象中,这种以直观、集成和隐形为特点,低调不抢眼的设备和系统几乎不会引起用户的任何关注,但却会建立一个“无物不在”的安静技术生态系统,深度融入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利用这种基础设施,城市及其建筑物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通过设计,以协调一致的系统性方式,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
一个建立在数字系统基础上的,“无论密度还是强度都越来越高的信息环路”已经与城市优化的古老梦想无缝融合。 城市正在技术的激励下大幅提升效率,使之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极限。如果勒?柯布西耶能看到城市运营系统实时优化智能城市的景象,他该乐成什么样儿啊!
但这种坚决彻底到毫不留情的系统性优化就是普适计算最理想的应用吗?像钟表一样精准运行难道就是指引发展的“智能城市”的唯一愿景吗?那个标志性的(同时也是讽刺性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你的床得有多聪明,才能让你在晚上害怕睡觉?”
与此同时,数字普适计算和城市规模的数字网络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应用在同步兴起,而它所带来的城市愿景降低了对以技术为驱动的优化的依赖,更加强调以民众的赋能授权为基础。社交平台将个体联系在一起,把志趣相投(或者臭味相投)的人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社区。最重要的是,这些思想的交流共享并不只在虚拟空间里说说就算了,而是会真的付诸行动。2011年,在网上煽动起来的戾气终于蔓延到大街上,一场所谓的“黑莓骚乱”把英国多座城市搅得人仰马翻、乌烟瘴气。“托特纳姆骚乱”(TottenhamRiot)或“伦敦骚乱”(LondonRiot)之类的词在推特等平台上广为传播,推波助澜。在 5天时间里,放火、抢劫、与执法部门的冲突燃遍英国全境。“所有目睹这些可怕行动的人,无不震惊于它们竟然是通过社交媒体组织的,”时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下议院一次紧急会议上说,“ 我们正与警方、情报部门和业界合作,研究是否应当在我们知道有人策划暴力、动乱和犯罪时,阻止他们通过这些网站和服务进行联络。” 政府当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各种思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高速度、大规模和近乎狂欢式的传播。
然而,有关这次事件最有影响力的一篇推文—转发超过40900 次—却在号召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在暴力活动发生后,“清理骚乱现场”(RiotCleanup)建议市民们积极应对他们周围的混乱。几乎只是一转眼的工夫,“清理骚乱现场”就把同一条街上刚刚还为躲避暴力而四散奔逃的推特用户集合在一起。这股势头逐渐席卷英国各地,最终有 9000 多人参与了清理工作。现在已经停用的“清理骚乱现场”网站表示,这次运动“不是源自某个组织,而是源自一个想法,变社会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清理骚乱现场”的成功证明,同处一个屋檐下的人自下而上,自发组织而形成的能量正在通过网络不断增长,并反过来重新注入现实空间。数字化平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把人们组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和修复自己的城市。但是,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工具—数字工具—用在我们身边的城市身上,会发生什么?如果与智能城市优化相同的机制使人们成为所在城市的主人翁,并进行居民梦寐以求的改进,又会发生什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