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的序列
任何建筑物,要想证明它位于优秀建筑行列是当之无愧的,它的外观和内景对有敏感审美力、有观赏兴趣的观者来说,必须是一个独立的、连续的审美体验。因而,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同样也是时间艺术;建筑物作为一个审美实体,存在于空间里,也存在于时间中。通常,对一座建筑物的纯粹瞬间感知,只会使观者对其整体构图的丰富性或它必须提供的重要信息有些许的领受。人们必须再三参观一座伟大的建筑,须从各个方向走近它,绕着它走,还要走进去,在那些有秩序的内部穿行。这时,它那真正的宏伟方能开始显现;只有经过这样的研究,经过一个时期的思考,它那真正的丰富性及正确信息才会显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建筑物做任何二维表现都必然是不充分的。正视图与平面图,对其本质而言只是做了图解。以表现结构“真实”情景为目的的透视图,所能给出的只是许多可能的情景之一。即便是照片,也有这种局限性,无论多么精心选择,外景和内景的照片都只是片段的表达。也许精心导演的纪录影片,可能比别的艺术方法表达得更准确吧,可就算是这样,观众对影片的反应与对建筑物本身的反应也是两码事。因为比较固定、静止的眼睛(它恰是电影摄影机的镜头)与在现场游动掠过建筑物变化着的视野的眼睛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建筑像音乐,除了自身外,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恰当表达,所谓建筑表现,充其量不过是近似而已。
对建筑任何二维的静止表现,诸如图画、照片,与实际建筑物之间,还存在其他十分重要的不同。在一座优秀建筑中,每一个景观都与其他所有景观有着明确的关系,这些景观可能以一定的顺序出现在观众面前。甚至在伟大的建筑中,也存在许多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的部位,只有通过这些部位把前前后后的体验联系起来时,才能使它们获得意义。作为一个画面,这些部位可能是简单、不连贯和紊乱的,但作为在时间上连续体验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必然的、正常的。
此外,当看一幅图画或一张照片时,不能把它当作二维空间艺术来评判,虽然它本身就是。因为当它用于实际建筑时,是均衡还是不均衡,是美还是丑,情况可能纯属偶然。譬如,可以想象,给漂亮的建筑照片配上深色的天空,常常会使照片笼罩着戏剧般的气氛;或者给图画配上云彩和树木,建筑的描绘者就会使他的表现构图称心如意。图画或照片和建筑本身之间的本质不同,还在于时间。一定要知道,对建筑作品的鉴赏和理解,是建立在一系列接连不断且相关的不同体验之上的。对建筑物的美学感受,就像对交响乐的感受,那些连续不断的变化着的因素犹如源源不断的涓涓细流(图203)。
除了简单的要素之外,建筑师在任何设计中都必须考虑这一事实。他必须是可见的房屋交响乐的作曲兼指挥,通过他的布局引导着观者登堂入室。他决定着观者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后看什么。建筑物的成功,往往需要依靠这些印象的正确顺序,以及每个建筑物局部的精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