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哲学简史(珍藏版)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7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9150181
  • 作      者:
    冯友兰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被尊为20世纪中国哲学界泰斗。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印度德里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其创立的新理学思想体系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译者简介

赵复三(1926—2015),当代知名学者、翻译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译有《西方文化史》《西方思想史》《中国哲学简史》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哲学简史》是哲学泰斗冯友兰先生思想臻于圆熟之时撰写的杰作,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哲学入门经典。

1946至1947年,冯友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过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此书一出,便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第一选择,七十余年来一直是诸多世界名校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在书中,冯友兰用简明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对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学派别及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中融入自己对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的独到感悟,视界高远、贯通古今、脉络清晰。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大家风范,睿智的思考与见解,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中国哲学简史》可谓是一部影响中国人一生的文化巨著。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知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基本读物。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当代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我素以为《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书。写这书时,父亲已有哲学史方面的研究成绩,又创造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俱已流传。《简史》将两方面成就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

 ——冯友兰先生之女、作家 宗璞

冯友兰先生轻松驾驭着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这两部历史,来写作这部《中国哲学简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哲学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迄今在国际学术界还未见有第二位能做到。

——知名学者 赵复三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恐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至好的著作之一。

——哲学家 李泽厚

 

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便可以轻松地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是怎样思考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名师,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平

 

《中国哲学简史》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单鹏



展开
目录

作者自序

英文版编者引言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  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译者后记

冯友兰先生小传·冯友兰先生影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