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数载辛勤奋斗终成“思言思语述心声”,多年正道前行汇聚“思情话忆记鸿篇”。
——郭淑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艺术与娱乐、玩闹之区别,在于思想和心灵。真正的美是拥有一颗优雅从容的心。
——李光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艺坛常青树)
张目:“这是一本积极向上、鼓舞青年奋斗精神的好书!定会得到读者们热烈的欢迎。”
谢芳:“思情话忆,话思情。”
——谢芳、张目伉俪(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谢芳、歌唱艺术家张目)
当今歌坛青年才俊众多,而出书人很少。思思的歌唱得好,又有文才,肯下功夫。她把自己的艺术之路、处世感悟,写出发行,歌与文同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年轻的成名歌者讴歌伟大时代的深情、才情和心路思绪。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多思多悟,并“思路心声,守正创新”。
——赵忠祥(著名播音艺术家)
人们对美女常常有一种偏见,认为上天是公平的,不会把颜值与智慧给同一个人。但是,上天偶尔也会犯“偏心”的错误,不信你就看看思思的这本书吧!
——田青(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本书为青年歌唱家陈思思全新个人励志美文。记录了她从湖南省常德市湘西北一个古朴宁静的小城开始寻梦,追梦,直至梦圆,成为一名优秀的军旅歌唱家的个人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她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讲述了她对有关生命、艺术,有关美丽、善良,有关努力、拼搏,有关责任、理想等内涵的追寻和坚守,感人至深,又极为励志。
01 我是母亲今生的梦
母亲经常对我说起一个梦。
她说,在我出生前一个时辰,她梦到满天绚丽的霞光里,一只美丽的凤凰绕梁飞至,母亲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凤凰……伴随着这美妙的梦境,母亲孕育生命的阵痛开始,随后,我呱呱坠地,而母亲还沉浸在那个妙不可言的梦境里,这如梦如幻的美梦极大减轻了她生育过程中的痛苦。
梦由心生。
那个梦凝聚着母亲一生的追求、渴望和梦想。戏校毕业的母亲拥有过人的艺术天赋,年轻时的她曾是家乡屈指可数的艺术人才之一,可惜她生不逢时,刚毕业没有多久,“文革”开始,她的艺术生涯随之中断。再后来,母亲就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成家生子,但我想,她心中的艺术之梦并没有熄灭。
那时,母亲生活得并不轻松。父亲常年远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人在家,上要奉老(母亲的奶奶),下要养小(我姐姐),身体里还孕育着一个我,同时要兼顾工作——那种忙碌和艰辛可想而知。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从来都没有停止追求,她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她希望用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生命中的火花。
于是,有了那个凤凰之梦。
我想,对于母亲而言,那个梦的意义非比寻常。那不仅仅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梦,而是承载着母亲对未来生活全部的美好憧憬和渴望的一个梦。那个梦,让母亲熬过了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那个梦,让母亲在岁月的摧残中仍保持着美丽。那个梦给了她莫大的勇气、信心和希望,她始终认为那是上苍给她的某种暗示,而我,自然便成了她梦里的那只凤凰。在此后的时光里,她毫不怜惜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用她全部的爱为我织就起万缕霞光。我在那满天的霞光里,快乐地成长,正如母亲梦里那只美丽的凤凰。
许多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霜吞噬了无数的过往,很多事情母亲已经开始遗忘,唯有这个梦几乎贯穿着母亲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比清晰地刻在她的心坎上。
而我,感同身受地承载着母亲的这个梦,努力成为她梦里那只美丽的凤凰。
凤凰之梦,母亲的梦。
一个凝聚着母爱和梦想、点燃美丽生命的梦。
02 童年的歌声飘小巷
我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湘西北一个古朴宁静的古城,那里历史悠远,风光旖旎,我儿时的时光,便是从一个叫丝瓜井的小巷开始的。
我至今犹记得,丝瓜井小巷里那条短短的青石板路,每逢下雨,就会水汪汪滑溜溜,湿润光亮,到了春天时,青石板路上就会适宜地长出青色的苔藓,鲜嫩可爱。我和姐姐曾沿着这条青石板路去上学,手里拿着姥姥(我母亲的奶奶)给我们做的饭团,身后是姥姥那悠长的叮嘱声:“放学后,小的练声,大的监督。等你们妈妈回来检查……”
这些童年的印记,像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丝瓜井小巷虽不大,人却很多,一家挨着一家,错落有序。
每天放学后,我便站在家门口的青石板路上开始练声,姐姐在一边计量时间,到了母亲规定的时间后,我才能停下来。这期间,三三两两的小伙伴就会冒出来,有时他们看我练声,更多时候,他们却是想邀我一起去玩,我的心被小伙伴们撩拨得心猿意马,这时,从母亲那里领了尚方宝剑的姐姐便义不容辞地履行她的职责:一边瞪视着我,一边驱赶走小伙伴。偶尔,我实在难以战胜孩子的玩心,脸上生出些许不满,但在姐姐和姥姥的严厉监督下,终究不敢轻举妄动,要知道,我母亲是出了名的严厉。
母亲最有名的一次严厉,是赏了我一记重重的耳光,时间久了,这一记耳光便成了“一巴掌打出一个明星来”的传奇素材。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齐聚,大家便围着母亲讲起这个笑谈,哄然作乐,笑声不断。而我的母亲,往往是掩饰不住的一脸骄傲,乐此不疲地将这个经历讲了又讲。
那是我参加高考艺术专业考试时的经历。虽然母亲和姐姐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我身边,不时予我以安慰和鼓励,但我还是如坐针毡,异常忐忑,这让我与身边那些自信张扬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更是心慌意乱,心底仿佛生出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席卷着,我想要逃跑。这种思绪,导致每场快轮到我上场时,我都要跑去卫生间。我那一直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母亲心急如焚,惴惴地跺着脚。可是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考前等待的时间真的是一场煎熬和折磨,我想远远逃开,却被母亲押送回来,送进考场。尽管几场考试下来,成绩还算理想,但我在心里从未战胜过自己。
多年以后,成为心理学家的姐姐才告知我,我原来的那种表现,是典型的“考前焦虑症”,是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障碍,若不是母亲后来的那一巴掌,这种障碍很可能断送了我的大好前程。
记得是最后一场考试,人很少,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竞争愈加激烈,而我的焦躁也表现得愈加淋漓,我不时飞奔向卫生间,恐惧控制着我的每一个细胞,让我几乎无法正视考场。母亲气极,指责我是害怕和逃避,而事实的确如此。等到喊我名字时,我的脚像是有了自己的灵魂,不是跨向考场,而是转身又奔向卫生间,怒气冲冲的母亲一把扯住我,甩手就狠狠扇了我一巴掌,还未等我有所反应,将我用力一推,我便犹如梦游般稀里糊涂地站在了考官们的面前。神奇的是,我的脸上火辣辣地痛,心却突然平静了下来,镇定自若地开口唱了起来。
母亲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功底尚算扎实,而母亲的那一巴掌又将我的考前焦虑症解除,我不负众望地获得了当年常德地区专业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如今想来,我最初的梦想正是从那条丝瓜井小巷起飞,我从平凡的小巷之家里走出来,从滑润的青石板路上走出来,开始了我的艺术之路,用勤勉做基石,一步步走向我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