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诸子八大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954809
  • 作      者:
    鲍鹏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历史为什么对于我们是必要的?作为生活在现代的人,我为什么要去了解历史上的某一段史料呢?我为什么一定要去探究历史上的某一件事情的真相呢?若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就不能证明历史学对我们今天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存在前提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讲 永运的东方智慧(一)
    真正智慧的语言,往往非常简单。
    在中秋佳节讲老子,也算是一个缘分。为什么呢?因为老子和月亮是有关系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如果说儒家代表着阳性的、刚性的力量,那么道家就代表着阴性、柔性的力量。阳和刚是儒家,阴和柔是道家。“阳”和“阴”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它们的左边偏旁是一样的,但“阳”的右边是个“日”,“阴”的右边是个“月”,最大的阳叫太阳,最大的阴叫太阴,太阴就是月亮。老子讲过一段话,把读书人分成三类:上士、中士和下士。所谓“上士”就是智慧层次比较高,认知水平比较高的。中士和下土,相对而言,层次就低一点。他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他们听到了一个道理后,了解了自然、宇宙和人生的规律之后,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去行动、去实践;而一般的中士“若存若亡”,听到这个道理后,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他没有什么感觉;下土层次就更等而下之了,他听到道以后是“大笑之”,反而会嘲笑这些东西。下面还有一句讲得非常好,他说:
    不笑不足以为道。
    (以上《老子》第四十一章)
    就是说真正的道、真正高深的道理并不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都能够认可的。有的时候,认知永平比较低的人对一些东西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反而恰恰证明这个“道”的价值。孔子也讲过类似的话,在《论语》第六篇里,他把人分成两类: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孔子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就是说中等才智以上的人,我们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我们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
    老子著作文字不多,总共只有五千言,比不上我们今天一般学者的一篇论文,一般的文科论文在七八千字。但这五千言,却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流派,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几千年历史上形成了巨大影响,深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所以在南朝的时候,梁代有一位文艺批评家叫刘勰,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叫《文心雕龙》,在《文心雕龙》里面讲到老子五千言的时候有一句四个字的评价:五千精要。意思是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非常精粹、非常重要。这个“要”也是“要言不烦”的意思。真正智慧的语言,往往非常简单。
    一般人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今天就从这里讲起,从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点来开始讲。
    ……
展开
目录
前言我们与诸子
老子篇
第一讲 永远的东方智慧(一)
第二讲 永远的东方智慧(二)
第三讲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孔子篇
第一讲 大成至圣的先师(一)
第二讲 大成至圣的先师(二)
第三讲 大成至圣的先师(三)
第四讲 孔子的“大人之学”

墨子篇
第一讲 挑战帝国的剑侠(一)
第二讲 挑战帝国的剑侠(二)

孟子篇
第一讲 指画天下的先知(一)
第二讲 指画天下的先知(二)

庄子篇
第一讲 守望月亮的孤树(一)
第二讲 守望月亮的孤树(二)
第三讲 守望月亮的孤树(三)

荀子篇
第一讲 帝王的幕僚(一)
第二讲 帝王的幕僚(二)

韩非篇
第一讲 折断的双刃剑(一)
第二讲 折断的双刃剑(二)

商鞅篇
第一讲 王者之剑
第二讲 作法自毙的枭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