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槙文彦的建筑哲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思考》介绍了槙文彦关于城市与建筑的一些思考,梳理了槙文彦50余年的建筑历程。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槙文彦本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建筑师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对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槙文彦一生致力于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精细的手法使建筑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槙文彦对建筑和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采用散文式的构造方法,赋予建筑更多层次的内涵。他主张开放性的结构,以极强的适应性满足时代变迁的要求,同时他十分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极力为建筑物赋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征。
我在与松隈先生的交谈后开始写后记时,想到这是第二次整理对话编辑成书。第一本也是松隈先生作评论家纪录我和川登先生的对谈集。
本书梳理了半个世纪的近代史实。在这段时间,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建筑师们的作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建筑师的目标是否一致等,我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结论是人类并没有怎么改变, 且目标一致。只是,可以说建筑在50 年的现代主义历史中,向更为广泛的派别扩展。当然,本书也不是解读作品,而是介绍了建筑师如何思考城市和建筑的思维轨迹。
与川添先生的对谈中,我作为新陈代谢的成员之一,正值四十岁经验丰富的人生高潮期,相比新陈代谢其他成员有着更为明晰的建筑观,而且阐述了让人们感到温暖的人道主义的重要性。我认为应做出关注建设场所的建筑,因为手法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还要具有作为建筑师的使命感。换一种表达方式,我们非常认同松隈先生指出的城市性的重要性。
年幼时的认知一生也不会消失,这可以说是我作为建筑师的DNA。
我与各种建筑师相识,从接触他们作品的体验中受益匪浅。例如设计工作时与丹下健三的讨论会、赛尔特从事建筑行业的重要性、村野藤吾纯粹的现代主义、前川国男具有的建筑师应有的理论性……数不尽的收获。从中学习获取之后总结自己的思想,持续了近半个多世纪还未看到尽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通过自己的作品, 无论好坏,经常学不到什么东西。
在我们周围的城市、国家,还有如今无法避免国际化影响的地域社会中,我们面前不断出现与以往建筑无法比较的形式。而且,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扪心自问,就我们而言普遍性事物、无法改变的事物究竟是什么。“飘荡的现代主义”这篇随笔的最后言及的“共鸣的现代主义”便是其中永恒的事物之一。
本书的开篇,介绍了新国立竞技场的相关问题。
对于2012 年11 月国际招标中入选的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方案, 我在转年夏天发表了《在神宫外苑的历史文脉中思考新国立竞技场建设方案》的随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认为入选方案决定得太过草率,而现在却并非如此。2015 年7 月政府宣布废止, 方案再讨论。
一切都如前文所述,我对于当初的设计方案深感震惊是因为有20 多年前设计邻近国立竞技场的东京体育馆时的经验。与川添登先生的对谈中也强调了破坏城市性的相关方案。
我在先前的随笔中,阐述了在东京地区举办的奥林匹克大会的情况。这种巨大的规模必然会建设很多项目,我认为必须先重审项目再着手设计。也就是说,我主张宣布废止项目方案后重新思考。而且, 在考虑设计之后,选定新项目方案,其中一个选择不就是上次投标的优胜者扎哈·哈迪德吗。
当然,这一年的9 月7 日,在布宜诺斯艾里斯举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会,东京取得举办权,全国上下情绪高涨,随之我的言论被删去。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政府又宣布此方案“无效”。我感到历史的讽刺。然而,我认为在两年毫无进展的历史中,如原方案被采用实施,我们必将会遭遇到比50 年更加长久的悲惨时代。
这次对话印象最深的是我与松隈先生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同时,对话内容一字不落地流畅地记录下来,这都归功于在背后支持的岩波书店的每一位同仁的努力,我对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松隈先生也一定怀着同样的感慨。衷心感谢编辑部堀由贵子。
2015 年8 月
槙文彦
在建筑物的背后,要留下文化的价值,这是建筑师应负的责任。
—— 槙文彦
槙文彦的作品,不仅仅代表了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同时也一定会在时尚变迁中存留下来。
——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