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第一次投稿
收获与耕耘
何谓益友
原下的日子
我的文学生涯
借助巨人的肩膀
《延河》创刊五十年感怀五十开始
六十岁说
阅读
第一次借书和第一次创作
在灞河眺望顿河
一个空前绝后的数字
关键一步的转折
摧毁与新生
一次功利目的明确的阅读
米兰·昆德拉的启发
阅读自己
卡朋铁尔的到来,和田小娥的跃现枕头,垫棺作枕
难忘1985,打开自己
朱先生和他的“鏊子说”
复活了的呻唤声
《白鹿原》创作散谈
有关《白鹿原》手稿的话
感悟
我信服柳青“三个学校”的主张
创作感受谈
《四妹子》后记
文学依然神圣
文学无封闭
兴趣与体验
柳青的警示
文学的信念与理想
我们没有史诗,是思想缺乏力度
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
对话
关于《白鹿原》与李星的对话
关于《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答诗人远村问
文学活着
答《南方周末》记者张英问
关于真实及其他
三年,感知与感悟
文学的心脏,不可或缺
通信
关于中篇小说《初夏》的通信
与莫斯科大学留学生汪健的通信
关于《走向混沌》的通信
附录:陈忠实文学年表
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