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烟雨平生蓝天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51608
  • 作      者:
    蓝天野,罗琦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蓝天野,1927年生于河北饶阳县。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学画,1944年转而致力于演剧事业,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任专职导演兼演员,艺委会委员。已离休,现任北京人艺艺委会顾问。演过《茶馆》等七十余部话剧。导演舞台剧十余部。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重要角色。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1962年起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许麟庐,主攻写意花鸟,兼作人物画。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联合画展和个人书画展。


  罗琦,
湖南零陵人,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作品有《勾勒舞台戏即诗——蓝天野表演艺术研究》(合辑于《生命·舞台》),话剧剧本《白夜》等。另有戏剧研究论文多篇。戏曲剧本《锦瑟》(合作)获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优秀奖。导演作品《迷魂狂想曲》参加2014北京青年戏剧节展演。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是《渴望》中温文儒雅的王子涛,是《茶馆》中丰神俊朗的秦二爷,是《家》中虚伪道学的冯乐山,是《甲子园》中饱含家园之情的黄仿吾……蓝天野,这位在舞台上活跃至今的老艺术家,人生真是应了曹禺《原野》里的一句话——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
  蓝天野在这本厚重的回忆录里回顾了走过的八十多年,娓娓道来:一个执著绘画的少年如何阴差阳错地走上戏剧之路,又如何在表演和导演艺术上钻研了一辈子,直至今日仍然难舍舞台,仍然不忘绘画初心。书中以真挚平实的口吻,讲述国难家灾中的坎坷经历,传达艺术创作理念、表演和导演经验,坦陈在艰难和动荡时期的为人准则。书中收录剧照与生活照片总共170张,不仅是个人工作、生活的珍贵记录,更折射出新中国话剧事业摸索前进的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早该认识的黄永玉
  在许麟庐先生家,我认识了黄永玉。
  从上海之行又对画萌发了兴趣之后,很多活动交往都是和剧院舞美设计王文冲一起,而且大多是由他引领我。文冲年轻时在京华美专学中国画,专攻工笔人物、花鸟,科班出身,出了名的开朗幽默,热心结交。
  “文革”后期,文艺各界略松动些时,一天晚上,我跟王文冲一起到许麟庐先生家去了。一个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给许先生看:“今天画的。”我看了一眼,满纸黑底,一只黄色细瓣菊花,颇有特点,非中非西。再看来人,中等身材,样子很普通,却又觉得很不普通,到现在我也说不清当时的第一印象,反正是那种引人注目的神态,这倒不只是因为他穿着双拖鞋就来了。
  我马上有个直觉:黄永玉。
  就在这时,王文冲对我说:“他就是黄永玉。”我高兴地对他说:“老想见你,终于见到了。”黄永玉也说:“是啊,咱们好像多少年以前就该认识了。”
  从那以后,我们常常见面,经常晚饭后我到他那儿去,他偶尔也到我家里来。那时我住在史家胡同,他住在北京站路口美院宿舍内,相距甚近。这段时间里,我们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永玉率直,我也坦诚,我自以为是性情中人,人皆认为属特立独行,但比起永玉好像又差了。
  “文革”中,黄永玉全家被赶到院子北房一个犄角的小房子,是里外间,里屋是卧室,外屋是客厅兼画室。屋子很小,也就十来平方米,中央摆了个大木墩当桌子,旁边的凳子也是用整根的原木剖成厚板做的,有种原始的质感。直到现在,他在北京通州万荷堂作为画室的大厅里,桌凳也还是这样的。
  这时,黄永玉已经开始作画了,每天至少画三张,勤奋,也极聪明,有才气。他原先是搞版画的,但他的作品典型地不是学院派,属于自学成才,年轻时为学画跑了很多地方,曾为烧窑做过搬运砖坯,还参加过一个文工队,在队里什么都干,主要是画,画布景,画广告,这个队的队长就是北京人艺的老演员徐洗繁。以后到了上海,跟丁聪、叶浅予等一起搞漫画活动,而他主要是搞木刻版画。再后来到了香港,已颇有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表叔沈从文先生写信把他从香港邀回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
  黄永玉当时在那么个环境里,画画的条件肯定很差,那间小屋连窗户都没有。那天我又去他家,见墙上多了一幅画,让我惊异的是,他画了一个窗户,窗外晴朗的蓝天,好像屋里也真亮堂起来了。这就是黄永玉,什么情况下都自得其乐。因为这么小个屋子,东西都摆满了,没地方,他就靠墙竖起一块板子,上面挂块毡子,竖着画,用的是一个油画箱,但里面装的大多是别种颜料。有一次他向我自嘲又颇得意地说:“我现在能有这个本事,如果我正在画,一听外面来生人了,几秒钟连纸、笔、颜料,所有家伙都收起来,一点痕迹都没有,就像耍猴儿的一样。”老北京耍猴的也是用一个箱子,要表演的时候,猴子把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衣帽道具,演完了再往箱子里一收,外面就什么也没有了。这还是黄永玉,在这种逆境中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
  黄永玉有一幅木刻代表作《春潮》,画面上一条大鲨鱼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翻滚着,远处,右上角是一艘小船,船上一人摇桨,另一人手里的鱼标刚刚出手,扎向鲨鱼,妙在系住鱼标的长索曲折翻展的动态,整个画面极具张力。我早就非常喜欢他这幅作品,就问他:“你的版还在吗?”他说:“我跟你说实话,版还在,但是没法印,因为印版画必需最好的油墨,现在没地方能找到。”“我给你找!”我很高兴,专门找到印刷厂一位老工人去要最好的油墨。这位老工人是我捞鱼虫时认识的,是鱼友,我提出:“你给我弄点最好的油墨,一定要最好的!”他说:“你找我算找对了,给你一筒,这是专门用来印袖珍版《毛泽东全集》的,
  保证哪儿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了。”
  第二天清早,我就拿了这桶油墨来给永玉,问:“你看这油墨怎么样?能用吗?”他一看很高兴,说:“这墨行!”
  我们俩就整整印了一天。印版画确实不易,像他这样搞专业动作熟练的,也只能一个钟头印一张,换了我这个生手,两个钟头也未必能印出一张来。因此是由我帮着他,两个人一起印。除了给我印,他也顺便给他的孩子黑蛮和黑妮各印了一张。此外他还有别的代表作的版,也印了几张。一个上午干不完,他的夫人梅溪出去,在菜市场买回一条很大的红鱼,肯定是海鱼,我也叫不出名儿。梅溪把鱼做成两样,一盘红烧,一盘是怎么做法我也不懂,只觉得特别好吃。
  有一天不知道怎么又聊起戏来,说起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永玉赞赏不已。我又从剧院图书馆把这个剧本借来再读。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你将来什么时候排这个戏,我给你当舞美设计。”我也极为兴奋,但这只能是一种精神会餐,还能演这样的戏?没想到,“文革”之后,我还真的导了这个戏!
  1982年,我在导演《贵妇还乡》的时候,真的很想找他搞舞美设计,也向剧院提出了,但当时有些难办,考虑到剧院有那么多位设计人员,都是十年没搞戏了,这种情况下从外面请人来,恐怕不合适。后来请他来,对已经设计好的图纸提意见,他还随手画了一些诸如轿顶的样式。
  《贵妇还乡》演出后,《人民日报》准备为此剧发一版评论,问我请谁来写比较合适,我建议他们去找黄永玉。不久,永玉的文章在《人民日报》整版发表。2012年有一篇评论迪伦马特的文章,其中有些部分完全是照抄了永玉当年给我们的演出写的评论。黄永玉看到此文后特意写了篇文章斥责其抄袭行为,文中说:“这是我当年给我的好朋友蓝天野排这个戏时写的一篇文章。”2012年,与黄永玉(右)在万荷堂交谈
  1976,我在导演《淬火之歌》的时候,有一天,作者之一李洪洲和我同去厕所,轻轻地对我说:“告诉你,‘四人帮’被抓起来了,真的!”很快,这个消息就四处传开了,人人振奋,但那些天还只是在传。一天下午,我正在黄永玉家,当时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范曾来了,他是下班后还没回家,径直先到永玉家来,进门就大声说:“黄先生,我告诉你们,‘四人帮’垮台的事,今天我们那儿正式传达了!”虽然之前都已得知,但这是第一次听说正式宣布。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范曾,也就自此来往多了,成为朋友。
  这些年我和黄永玉联系少了,因为住得太远,也都很忙。我第一次去他在通州的万荷堂,是原西德驻华大使修德到北京来,黄永玉打电话约我去他那里聚会。以后,我和永玉也只能偶尔在一些什么场合见个面。
  倒是北京人艺60周年院庆,演了《甲子园》,得知何冀平当年和永玉是同院邻居,于是还邀上郑榕、朱旭、徐秀林、京剧演员袁慧琴等一大伙人,到他的万荷堂热闹了一天。永玉事先就写了副对联,“人说八十不留饭,偏要吃给他们看”,众人在上面落笔签名。我说:“这对联归我了!”但永玉说要在即将举办的90岁大展上展的。只好作罢,怕将来也得不到手了。
  ……

展开
目录
自序
幼年记忆
我的家庭,我的童年
大哥杜澎
姐姐走了
母亲带着我看戏
我的读书启蒙
老北京的庙会文化
青年时期参加革命与演剧
三姐从解放区回来了
老领导武光同志
三姐引领我参加革命
阴错阳差的舞台生涯
第一次登台演话剧
回顾《青春》——我演“红鼻子”
参加演剧二队,开始了以演剧为专业的路
十九岁演了段功
《大雷雨》·库力金·我
第一次在焦菊隐先生指导下演戏
在北平艺术馆的经历
《大团圆》让我对话剧的整体有了体会
撤回解放区——北平解放
撤回解放区,改名蓝天野
组建华大文工二团,迎接北平解放
重逢
参加开国大典的接待工作
《民主青年进行曲》
在中戏话剧团
北京人艺一甲子——舞台演剧生涯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的第一个戏
北京人艺建院之初
《北京人》·曾文清
《茶馆》——从不熟悉到熟悉的秦二爷
《蔡文姬》·董祀
不期而遇的角色——《王昭君》·呼韩邪大单于
小角色,跑群众
回归舞台—《家》·冯乐山·我
一甲子,太重了!——《甲子园》里的黄仿吾
表演进修和表演教学
“表训班”——意外难得的机遇
剧目实习,创造人物
《小市民》——尼尔的兴致与纠结
《暴风骤雨》——实践中的体会
全国来的旁听生
苏联专家在北京人艺授课
表演教学的兴趣
主持北京人艺演员学习班
“大班学员”
“81 班”
生活积累,得趣获益
琉璃河水泥厂
岗上,老主任吴春山
倾情补记
越南行
青藏高原行
专职是舞台导演
转行做话剧导演
真就导演了《贵妇还乡》
《吴王金戈越王剑》的是非曲折
31年后复排上演
1984 年,我导演了《家》
《秦皇父子》怎么了?
排《秦皇父子》的缘起
选演员的风波
舞台美术的默契合作者
中国话剧漂洋过海
《茶馆》首赴欧洲三国演出
“茶客”还在天上
交流与探讨
有待商榷的问题
海外演出之旅的延续
1986年,《茶馆》再度出访
在温哥华的日子
最后一站—新加坡
邻里真情——和日本戏剧界的交往
1960年首次接待日本话剧团访华演出
在北京的活动
在武汉的活动
去上海、广州
送别
1965年两次接待日本戏剧界访华活动
接待日本演剧家代表团
第二次日本新剧团访华演出
“文革”后与杉村春子先生重逢
1982 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
1983 年《茶馆》访日演出时的人与事
杉村春子先生的毅力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井上靖先生
伊藤巴子女士
小泽明先生
我为寻找友谊的人搭桥—兼记“你好会”
在东京的其他活动
赴京都演出
在大阪的活动
惬意的五天
被“绑架”去拍了影视剧
结缘电影
“被绑架去的王爷”——《末代皇帝》我演载沣
《封神榜》的姜子牙
匆匆参加的《渴望》
没引起多少关注的《将军暮年》
《板桥轶事》——四天半的郑板桥
电影《寡妇十日谈》的是是非非
《武夷仙凡界》——二上武夷山
偶然的《月落长江》
最后一部——《记忆的证明》
十年“文革”——种种不同色彩的记忆
“文革”之初,我遭遇的灰色幽默
“废除党团组织”
我成了重点被冲击对象
“开除党籍”—— 一场黑色幽默
运动时紧时松的一段日子
演剧队的历史风波
农场劳动——难得一段“绿色家园”生活
“运动”还在继续
变化莫测、反反复复的“运动”
“半板儿”戏组、冬日拉练
有始无终的《风雪高原》
“批林批孔”运动中遭遇“正人君子”
“四人帮”垮台了
准备复排《蔡文姬》
画缘
幼时记趣
中学时代对画的兴趣
北平艺专——索性学画吧
绘画成了业余
摆脱不开的兴趣——兼记程十发、张正宇
难成藏画家
幸遇恩师
麟庐师画展和寿庆
知恩图报
早该认识的黄永玉
重逢李翰祥
老同学侯一民
和范曾的交往
美林创造大美
美中不足
七十载风雨同舟—我和狄辛的生活与合作
狄辛的演剧经历
我和狄辛的合作
舍不断的舞台情怀和离休后的生活
挚友苏民
晚年生活
离休这件事
重拾画笔,举办画展
回归戏剧
没料到的再一次个人画展
我的家乡——幼时离家老大归
业余兴趣——“玩物未必丧志”
赏石
你好,观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