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知道本末关系,而根本是修身,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根本又在诚意、正心。所以,格物致知之后,《大学》对“诚意”作了阐发。诚意就是要留心自己的意,对自己的意要看得真真切切,做到“毋自欺”。这全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所以《大学》又称诚意为“慎独”。接下来的“瞻彼淇澳”至“此以没世不忘也”一段,对慎独工夫的内容和次第作了说明。层次有六:道学、自修、恂傈、威仪、盛德、至善。六层次分别说明了从知道修身为本到躬行实践到不断慎独到威仪形著于外再到盛德、至善的圣人境界的修养历程。这一历程以慎独为工夫实质。体现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的内容。文章的下一段——“《康诰》日”(即第5节)至“此谓知本”(即第8节)——就分别引古训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加以证明。最后,文章用“听讼”结束“诚意”章,而收束在“知本”上。孔子所谓“听讼”,其实质是“内自讼”,是典型的诚意、慎独。<br> 《大学》的根本在修身,而修身在诚意、正心。文章于“正心修身”章(即第9节)和“修身齐家”章(即第10节)对修身何以要“正心”、“诚意”的原因作了说明。这个原因就是人“情”容易有偏执。“有所忿懥”、“有所恐惧”等是情感的偏执,“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等也是情感的偏执。由于有情之偏执,所以使人心不得其正,失去观照事物的客观性,出现“心不在焉”及“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的情况。所以,要修身、齐家,必须要做“正心”、“诚意”的工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