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白去黄鹤的故乡,辛亥首义的圣地;这里不仅经济发达、科教先进、高校云集、风景优美,而且还较好地发扬和传承了汉味小吃这一民俗文化。位于黄鹤楼下的百年官巷——户部巷经过武昌区委区政府的多次倾力打造,如今已经成为蜚声荆楚,名扬九州的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为明清古巷,因毗邻隶属户部的藩台衙门而得名。应该说,这条古朴的小巷自从诞生以来就有着非同寻常的传奇色彩。明清两朝,武昌府和藩台衙门的设立使这条小巷变得无比贵气而神奇,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的车马走过这条悠深的小巷。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了石婆婆热干面,这里才迈开汉味小吃的第一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徐嫂等一批下岗工人在这里立足,户部巷更是成了汉味早点的天堂。但那时这里的早点摊档参差不齐,招牌五花八门,垃圾随处可见,窄窄的街道也被挤占得无法通行。直到2003年,在武昌区委区政府的倾力打造下,一个全新的“汉味早点第一巷”便脱颖而出了。开街后,户部巷不仅保留了一批有着汉味特色的早点品牌,而且还引进了像“蔡林记”、“四季美”、“老谦记豆丝”等一批百年老字号的汉味品牌。
目前,早已脱胎换骨的户部巷已由原来长147米、宽3米的古朴小巷,发展成为今天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民主路西段、都府堤南段组成,集小吃、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340余间,其中从事小吃经营的有160余户,经营品种约170多种。如今,这里不仅是汉味小吃的代名词,也是登名楼、逛名街、品名吃、观名景的新天地。
当前,武汉早点小吃市场的需求超过20亿,而武汉现成的小吃品种多达200余种,数量之多,全国闻名。但令人堪忧的是,武汉小吃店的规模普遍偏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小,传统小吃整体质量下降,口味走样,老品牌小吃被低技术克隆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将严重影响武汉传统小吃的发展和壮大。而户部巷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却带动了一项产业、复兴了一种文化、刷新了一种观念。这种模式给我们带来非常有益的启示,值得各行各业借鉴和学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