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蒙古民族敖包祭祀文化认同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707775
  • 作      者:
    那仁毕力格著
  • 出 版 社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那仁毕力格,社会人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1973年12月生于内蒙古原哲里木盟科左后旗。2002年7月,在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日本神奈川大学研究生院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获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2010年2月,在日本神奈川大学研究生院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工作;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24日,在日本神奈川大学常民文化研究所从事特别研究员;2012年1月至现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自从1999年,在《内蒙古社会科学》(第5期)上发表《卫拉特蒙古古代文学刍议》一文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先后发表了30余篇论文。如,《蒙古族物质文化原型探究》《(蒙古秘史)和史诗(江格尔)的军事文化比较研究》《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举行日期和古代历法之间的关联》《论萨满教对草原文化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蒙古族白纛祭祀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陶力镇塔林乌苏的白纛祭祀为个案》《敖包祭祀与蒙古族民族认同意识——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为个案》《原生型游牧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等。此外,还有一部《卫拉特蒙古英雄史诗研究》(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专著。目前独立或合作承担课题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大学及院级课题3项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蒙古学文库:蒙古民族敖包祭祀文化认同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敖包祭祀为个案,在对于当今敖包祭祀进行民族志和民俗志描述及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状和各种祭祀礼仪活动,阐述他们对敖包祭祀的认知意识,进而剖析敖包祭祀与民族文化习俗传承与变迁的紧密联系,还将在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依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阐释作为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习俗礼仪的重要环节之一的敖包祭祀的宗教信仰特征和社会功能。由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进程,使当地人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意识发生了变化,因而他们有意识地复原、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还将讨论他们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关怀及其体现群体认同意识的社会价值走向。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蒙古学文库:蒙古民族敖包祭祀文化认同研究》:
  其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首先,概括欧美蒙古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所写下的民族志性质的田野调查资料,不仅具有敖包祭祀研究史上时间较早的开拓性意义,还有价值很高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研究敖包祭祀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此外,对日本蒙古学学者相关敖包祭祀研究成果而言,也是田野调查为主要着手方法,同时研究方法涉及了民族志、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比较研究方法等领域,无论从方法论来看,还是对资料价值而言,甚至从理论创新的角度讲都是在敖包与它的祭祀仪式研究史上占有优异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白鸟库吉的风水神的观点;江上波夫的氏族神,祭祀天神的信仰观点;堀一郎的萨满信仰为起源的观点;秋叶隆的起源于山岳信仰的观点;大间知笃三的祭祀牧草地守护神的观点;白川静的境界守护神的观点;佐野贤治的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要素融合的观点。这都是对敖包祭祀研究的比较权威性论点。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结论比较繁杂。还有,用比较研究法来比较蒙古、汉、藏、日本和韩国等民族和国家之间社会文化的异同,从而概括出传播或文化相似现象的观点。总括而言,国内外学者都以探析敖包的起源这一研究占主要分量,他们的主要观点:敖包祭祀是以萨满信仰为主要宗教信仰基础的,以山岳、岩石、树木信仰演变、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观点为主流。论证这一观点的根据是敖包以岩石为材料而建造,被建造在山顶上或丘陵顶上,还有祭祀的神灵就是山神等。换言之,强调敖包祭祀包含很多萨满信仰要素,所以敖包祭祀和萨满信仰具有深切的联系,甚至敖包本身就是起源于萨满信仰等。这一观点,由于强调敖包祭祀产生的宗教信仰背景就是萨满信仰,所以排除了与藏传佛教之间关联,甚至否定藏传佛教要素,认为那些要素是后来强加于敖包祭祀的附加因素。
  但是,除了上述观点之外,还有注重敖包祭祀的藏传佛教要素,甚至注重敖包祭祀和藏族的玛尼堆具有密切联系,以为敖包原本是境界标识或路标的垒石,并提出敖包原本没有宗教信仰含义,而是藏传佛教传播蒙古地区以后才有了宗教信仰色彩,成为蒙古人祭祀的神圣的场所的观点。此外,还有敖包祭祀是北方少数民族或东北少数民族共有的,北方游牧民族原创的文化现象的观点。敖包祭祀的藏传佛教要素无疑是元朝以后,明清时期由于藏传佛教广泛传播蒙古地区,藏传佛教要素与敖包祭祀原有的萨满信仰要素融合起来的。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文本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利用文献资料论证的研究方法,因此,缺乏田野调查资料而实证性较弱。追溯亚洲大陆的北方少数民族,即匈奴时期的游牧民族融合的社会文化,祭祀习俗背景下,探究敖包祭祀的起源和原型,并提出敖包祭祀是起源于匈奴的山岳信仰和祭祀仪式的观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在方法论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占多数的高校教师、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或受过一定教育的相关人员,他们具备了基本的或较好的学术水准,但是,因缺乏田野调查资料,这种以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的文本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容易出现主观性强,缺乏实证性问题的。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二、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三、选定鄂托克前旗为研究对象的原由

第一章 调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历史和宗教信仰背景
第一节 调查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第二节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一、鄂托克前旗民族史简述
二、地域社会文化与全球化、现代化
第三节 宗教信仰文化背景
一、萨满信仰与蒙古社会文化
二、藏传佛教与蒙古社会文化
小结

第二章 敖包的词语含义、构造特征和祭日
第一节 敖包一词的文献资料渊源
一、敖包祭祀的文化习俗渊源
二、敖包一词的文献资料渊源
第二节 敖包构成要素及特征
一、祭品台
二、主杆缩影体
三、台座
四、色素木
五、蔓绳
六、堠体
七、树枝
八、主杆
第三节 祭日与畜牧业生产习俗和古代历法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与历法认识的渊源
二、敖包祭祀举行日期的多样化
三、畜牧业习俗与古代历法之间的关联
四、敖包祭祀日期与畜牧业习俗、古代历法之间的关联
小结

第三章 敖包祭祀、礼仪和经文
第一节 敖包祭祀进行流程
一、祭祀准备阶段
二、祭祀具体流程
第二节 祭祀群体
一、参拜者群体
二、特定区域以外的参加者
三、女性
第三节 圣化礼仪
第四节 祭品与饮食文化的关联
一、乳制品
二、香柏
三、希骨素
四、砖茶
五、果条
六、哈达
第五节 禁忌文化传统与保护自然环境意识
一、禁忌与环境意识
二、与女性有关的禁忌事项
三、新式禁忌
第六节 经文与宗教要素
小结

第四章 敖包·乃日
第一节 敖包·乃日
一、象征蒙古民族尚武精神形象的摔跤比赛
二、体现生产生计活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赛马比赛
三、与生产生计、狩猎和军事训练紧密关联的射箭比赛
第二节 传统文艺汇演的继承与演变
第三节 象征民族经济发展取向的集市
小结

第五章 敖包祭祀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专用术语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文化传统
三、文化传承
四、文化变迁
五、文化认同
第二节 敖包祭祀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变迁
一、社会组织结构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变迁
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变迁
第三节 敖包祭祀与文化认同
一、民族(或国家)认同意识概念界定
二、蒙古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
三、敖包祭祀与文化认同
小结

结语 信仰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
一、信仰意识的重构
二、文化认同的内涵
三、信仰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后记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