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上散谈录:一个国乐家半个世纪的亲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5258
  • 作      者:
    庄永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一部回忆录如能反映时代的变迁,就是一部有价值的档案;如能揭开一些历史的迷案,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这部由上海著名文化人庄永平先生著写的自传体笔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出了这些价值。新中国的大半个世纪,“国乐”发展带出的是一条曲曲折折的路径,庄永平的艺术道路基本上于此同步;曲曲折折的路径会衍生丰富的故事,庄永平的故事里自然珍藏着宝贵的信息。从进入新中国第一个“民族乐团”,到成为“海港剧组”的一员;从执著于“中华国乐”的建设与研究,到著作等身,成为这个领域著名的专家,他注定要被写入中国当代的音乐文化发展史。
  ——“中西混合乐队”是我国曾经出现过的一种“实验性的”乐队形态,在“海港”创作中,这种乐队形态的探索有过充分的发挥,现时过境迁,不为人所知。所幸的是,作者因是当年组建“中西混合乐队”的骨干成员,亲历了整个过程;加之他学养丰厚,对当年的情景观察细致,记录详实,终保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再比如,1960年代起,京剧艺术让人产生过从戏曲出发,探索一条“中国式歌剧”的新思路。后来一些实验成果因“样板戏”的争论而被淡化,但这种试图寻找到一条能与西方歌剧艺术“并驾齐驱”的具有真正中国精神的“中国式歌剧”的努力还是让人记忆犹新。这部自传体笔记,由庄永平书写,其中的“记忆”却属于我们共同所有。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小区有个银行面向自己职工办的小学,就是古柏路小学,后改名为富民路小学,这种内部小学在当时是较为少见的。而在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联合银行职工的小孩,因此,哥哥、姐姐为同班同学,弟弟、妹妹也为同班同学。我有一个同学叫顾大伟,就是后来有点名气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二代“阿福根”顾超,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起改用顾超名字的。他的爸爸也是联合银行职员,哥哥顾大龙和我大哥庄永嘉是同班同学,我和他是同班同学,本来他们一家住在72号,我们一家住在70号,靠得很近,经常在一起玩。后来他们搬家了,失去了联系。记得后来唯一见到他的一次,是我到北京东路2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音乐节目时与他偶遇,才知道他就是“阿福根”。那次,我们回忆起作为同学时的小学生活,他是个有名的“顽皮大王”,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却想不到后来竟会在“讲上海话”方面有所作为。一直听老人说小时候顽皮的孩子大了常常会有出息,看来此话不假。记得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实在顽皮得出了格,语文老师陈炳文要拉他出去,但他人较胖,又像是没有骨头架子似的,紧紧粘住课桌椅不放。陈老师一会儿抓住了他,一会儿又被他滑掉,后来干脆将他连人带课桌椅一起甩出了教室。而陈老师手上戴的名表也给砸坏了,气得他直喘大气说不出话来。还有一次“阿福根”把扫帚和簸箕放在教室的门上面,门微开着,老师一推门进来,扫帚和簸箕一股脑儿就砸在头上,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可大家都不吱声也不敢说是谁干的,老师虽然十分生气,但也没有办法。这种出格的事情现在大概不太会发生,回想起来内心竟会觉得还是蛮有趣的。但后来听到了顾超在1997年2月录完“阿福根”节目后,骑着助动车沿外滩中山东一路急驶回家,由于路上灯光较暗淡,路中央有一较大的水泥块没有看清,避让不及撞了上去,人飞了出去,经抢救无效死亡。作为上海第二代“阿福根”的顾超,就这样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太惋惜了。从顾超又想到顾超有个叔叔好像是个无正规职业的人,就在我们窗底下弄堂口的公用电话间里帮着传呼电话,平时与我们都是无话不谈的。后来听说与住在我家楼下的金采凤家的娘姨生活上有点“搞七廿三”,大概是金家与大门口公用电话间靠得非常近,这个娘姨又经常进进出出的缘故,被这个电话间叔叔“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吧!事发后他跳楼自杀未遂,拐了一条瘸腿照旧喊电话,过了一阵子就听说他死了。他的形象和谈吐的样子在我脑子里一直挥之不去,不由得让我想起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来,总觉得这个“小人物”还是蛮可怜的。
  我们的小区比较大且封闭的。我除了上课以外一天到晚在弄堂里“官兵捉强盗”、“躲猫猫”,今天掉了纽,明天破了鞋,总免不了父母的一顿训斥,但父母是很少打我的。想想现在的孩子整天围着功课转,你要他破鞋也难啊!人是不能被剥夺童年欢乐的,这对人的一生成长是有着极大的关系。记得我家的门口也就是弄堂口,有一棵偌大的榆树,长得和我们的三楼房子一样高。有时伸手也能抓住树枝的,我们经常去采摘它长得像元宝一样的果子,后来这棵树不知怎么就死了,也不见再有人来重新栽树。想起儿时每到夏至的时候都要在这棵树上,吊上一杆很长的秤,秤砣也大得不得了。干什么呢?称人!每到称人的时候这里可是一道风景线哦!以前我们小区有印度“阿三”,也就是请印度或安南(越南)巡捕看门,后来改用中国巡捕看门了。现在叫小区保安,也是整天日夜值班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童年琐忆
生命的因缘
民族音乐的因缘

第二章 上海民族乐团的岁月
上海民族乐团学馆生活
招待外宾的“伴宴”演出
大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

第三章 借调上海京剧院
参加排演京剧《红灯记》、《海港》
《海港》的剧本创作
《海港》的音乐创作
《海港》的排演
“文革”之中的上海京剧院

第四章 《海港》晋京演出时期的生活
毛主席观看《海港》
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庆祝游行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拍摄《海港》电影
观看参考电影
北京生活花絮

第五章 前《海港》剧组时期杂忆
军代表
闻捷与戴厚英
剧组里的“意外事”
于会泳与现代京剧音乐
俞丽拿教子

第六章 后《海港》剧组时期杂忆
剧组选址
与海上“闻人”魏绍昌二三事
与居士朱幼蘭的交往
在陕南郝的日子
体验苗族生活
剧组里的政治生活

第七章 恢复上海京剧院
中西混合乐队的解体
乐队组成了轻音乐队
邓丽君歌曲风靡的日子
巡回演出花絮

第八章 调入上海艺术研究所
参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等编写工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