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198145
  • 作      者:
    朱云乔著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由冯小刚贺岁大戏《私人订制》插曲《时间都去哪了》演唱者王铮亮作序推荐!《撒哈拉的眼泪——三毛传》作者朱云乔最新力作,最温柔笔触,讲述民国爱情。那一抹倩影是萧红,那个她深爱的男人是萧军。令人醉心的爱情,是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最爱的人。而萧红与爱人相遇时,却是人生低谷。然而,他们却能抛开浮世苦难,瞥见彼此光洁的灵魂,深深地相爱相依。因为爱,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小小红军”。成了的一股蓬勃的革命力量,投身时代。然而,他们却最终在这个时代里走失。他们的爱情,犹如一首跌宕的歌。让人微笑着,又落下泪来,沉默下去,哀伤会层层浮涌而来。本书将以萧红和萧军爱情为主线,品读经典,为读者还原一段黄金时代里的,爱情悲欢。
展开
作者简介
    朱云乔,畅销书作家,一个温婉如水的北国女子。代表作品·烟雨民国书系:《最忆当年初遇时:钱钟书和杨绛的百年围城》、《情暖三生: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往事》、《翡冷翠的夜:当徐志摩遇见陆小曼》。
展开
内容介绍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与萧军的爱情苦旅更是曲折传奇。因为爱,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是“小小红军”。成了的一股蓬勃的革命力量,投身时代。然而,他们却最终在这个时代里走失。他们的爱情,犹如一首跌宕的歌。让人微笑着,又落下泪来,沉默下去,哀伤会层层浮涌而来。《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将以萧红和萧军爱情为主线,品读经典,为读者还原一段黄金时代里的,爱情悲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初相逢·叛逆的花蕾
  呼兰梦境
  一曲繁华而寂寞的歌,在古老的留声机里旋转而过。
  时光的年轮中倒映着一桩桩或深或浅的故事,缘分与爱情,总是写满了苦涩的甜蜜。落花离枝,雏燕离巢,这是人世间亘古的无奈。最幸福与最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被灌注在同一件事情上,比如爱情。
  呼兰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北国小城。春花秋月,雨雪如梦,变换的年轮沉淀着醉人的历史。每当隆冬来临,大地上便呈现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那些纷飞的细雪,迷醉在萧红幼年的梦境中。
  氤氲的故事,被几匝红线捆成泛黄的史书。萧红一生的歌与泪,在呼兰河畔的阳光中冉冉铺陈开来。
  呼兰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有文豪,有武将,有医者,更有艺术家。那些金灿灿的名字,将呼兰河的波光映成了金色。只是,对于艰难困苦的萧红来说,真正激发了她生活斗志的,不是那些榜样人物,也不是那些慷慨激昂的青春致辞,而是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泪水的生活。
  呼兰虽然名人辈出,但是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史上,它却是个落后又闭塞的地方。当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资源丰富的大东北当然也不会避开帝国主义贪婪的目光。于是,从奉天到哈尔滨,从铁路到煤矿铁矿,每一个脚印里都埋藏着国人的泪水与血水。
  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哈尔滨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的大都市。一座城市的崛起,对于周边地区总会有辐射带动作用。呼兰虽然闭塞,但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渐渐地,这里开始出现商会、银行、工厂等富有现代气息的事物,老百姓也由最初对西方文明的拒绝甚至仇视逐渐转变为接受。
  呼兰小城就像藏在哈尔滨的影子中自顾自地缓缓爬行的小蜗牛,有些渺小,却绝不卑微。是这样的一座城,孕育了萧红这样的性格。也是这样的性格,酿就了萧红独一无二的人生。
  萧红出生的那年刚好是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那一年。
  那一年,国家风雨飘摇,政治飘忽不定,别样的年份,也为萧红的一生描上了一道异样的霞光。
  不仅年份特殊,萧红出生的日期也很特殊。那是在1911年的6月1日——如果换作今天,这该是一种怎样充满了快乐与幸福的日子?只是在那个烽火凌乱的年代,还没有“儿童节”这个充满了温暖与快乐的日子。按农历算,那一天刚好是端阳五月初五,是赛龙舟、吃粽子的端午节,也正是千古诗人屈原投身汨罗的祭日。又是一场巧合,萧红的才华横溢,仿佛冥冥之中承载着屈原未竟的命运。
  萧红原名张迺莹。几乎每一个成功的文学家、诗人、画家,在成名后非常响亮的都是笔名,而原名却被笔名的光辉所覆盖。萧红也同样是这样,甚至很多人根本不认识“张迺莹”这个名字中的“迺”(音同“乃”)字。
  萧红笔名的由来,也是有着深刻的内涵。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暗示着这个人的性格、价值取向等,尤其当这个名字是其本人所取的时候。“萧红”这个名字如果单独拿出来,似乎并不是很好理解,但是如果将其和“萧军”这个名字放在一起,便会瞬间有一种焕然生辉的感觉。“萧红”、“萧军”合在一起,便是“小小红军”的意思,那是他们在与鲁迅书信往来的时候所取的,而鲁迅对他们也是赞赏有加。
  仅仅是从名字里,我们已经能深切地感受到萧红和萧军的革命热忱。当然,很多人笔名也不止一个的,萧红除了这个笔名外,还用过悄吟、玲玲、田娣等。
  “闯关东”这个名词对于人们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闯关东》电视连续剧播出以后。在清顺治年间,“闯关东”就已经开始了。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山东地区耕地面积较少,加上人口的迅速增长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很多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而携妻挈子背井离乡,一直迁到中国的大东北。
  白山黑水间,是一抹悠然的宁静。那时候东北地区还没怎么开发,堪称沃野千里。而萧红一家,也正是随着某一支闯关东的队伍从山东迁过来的。
  那大约是在乾隆年间,张家来到中国的北方,开始了艰难的垦荒与经营。
  渐渐地,张家的资产越来越丰厚,直到后来,竟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地主。然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尤其是财富。当张家发展到张维祯——萧红的祖父这一辈,便家道中落了。
  张家的产业是一块金元宝,每个张家人都瞪着贪婪的眼睛想要分一杯羹。然而有些东西,如果放在一起,是一个整体,那么就会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但是一旦被割裂开来,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说“团结就是力量”,也正是这个道理。
  只是在财富的面前,很多人都难免会忽略道理,忽略规矩。当张家的家产被大家抢得四分五裂,张家也彻底衰落下来。张维祯分到的家产是呼兰地区四十多垧良田、三十多间房屋以及一座油坊。因为地在呼兰,所以一家人便也在呼兰落了脚。
  张维祯是个比较懒散的人,甚至对钱财都没多大欲望。他平时和蔼可亲,也是萧红在家中唯一的庇护伞。
  对于孩子来说,祖父是一个很温暖的象征。尤其是有一个暴躁无常的父亲,能够拥有一个慈爱的祖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幼年的萧红,恰恰就是这样的孩子。
  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即张选三并不是张维祯所亲生,是过继来的。他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还曾当过小学校长,这样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样一个在外面总是表现出一个谦谦君子模样的人,谁又会想到,他会是家庭中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张选三与张维祯的淡泊名利截然相反,对功名利禄总是趋之若鹜,甚至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正如萧红所说,父亲常常为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对父亲的感情,萧红总是有些憎恶的。幼年的她经常无端遭受父亲的毒打,那些粗大的掌印深深地陷进肉里,刻在了萧红的心里。那些痛苦的记忆都成了她最恐惧的梦魇,一生也无法磨灭。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初相逢叛逆的花蕾
呼兰梦境
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次抗争
误以为一生的厮守
最落魄的初见

第二章  浓情起逐爱的漂泊者
当《春曲》奏出爱情的味道
又见远天和太阳辽阔的照耀
天地间爱情的洪荒
爱的蛮横

第三章  两相依在苦寒里艰难跋涉
生离与深痛
苦涩的欧罗巴
红豆结相思
饥饿的蜜月与冷艳的红唇

第四章  双飞舞梦想在靠近
寂寞与饥寒的喧嚣
饥饿的灵魂聚会
当笔下的生命复苏
文字的跋涉之旅

第五章  爱忧愁爱的忧愁染上眉头
毒玫瑰的诱惑
仓促的逃离
『罪恶的五月节』
各色故事,各色人生

第六章  多流转命运的风在吹拂
文学洛神
压在社会底层的灵魂
珍贵的信笺
再次飘零

第七章  逢知己伟大灵魂的照拂
困顿中的知音
和鲁迅在一起的时光
『英雄』的啜泣
《生死场》的挣扎

第八章  浮萍梦没有家的乡愁
爱情的苦杯
东洋的寂寞身影
海风吹来死亡的消息
斩不断的孽情

第九章  情多苦昨夜的梦,昨夜的明灯
墓碑上枯萎的鲜花
爱在争吵里破碎
永远的情人
第三个身影

第十章  落花红当爱渐行渐远
永离之伤
轮回的梦魇
要有多勇敢,才能念念不忘
蓝天碧水一抹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