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梦里麦田是金黄:庄巧生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662729
  • 作      者:
    杨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终于解决了1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为此,小麦育种工作者功不可没,其中,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为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小麦遗传育种是一项见效慢、科研投入巨大、不易出成果的研究。……因此,很多小麦研究者一生都难以选育出一个新品种。”庄巧生在40多年的育种生涯中,主持和领导的课题组先后选育了“华北号”、“北京号”、“丰抗号”、“冬协号”小麦良种30多个,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北京8号”、“北京10号”和“丰抗号”系列小麦品种增加产值45亿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路无话。几天后庄巧生顺利到达坐落于贵阳东郊的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沈骊英时任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技正(相当于研究员)兼贵州省农改所农艺系主任,她向庄巧生介绍了贵州工作站的一些情况.,并特别向他说明,中农所西迁后由于没有条件重新设立试验场地,采取的是与后方各省农业科研单位全面合作的方式,将中农所各系的科研人员分散在西南各省,两班人马按作物或学科、专业混合在一起,共同参加研究项目,互相配合,发挥中央与地方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完成战争时期的农业增产任务。
  随后,沈骊英带着这个年轻新成员与农艺系内科技人员见面。庄巧生看到麦作杂粮系人才最集中,竟然有20多人,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团队中以中年人为主,除了两三个人是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外,大部分人是金陵大学毕业的校友,其中有三位还是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回来的“老前辈”。那时候博士很少,而在一个系有三个博士更是很难得。一个是戴松恩,原先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但是到贵州工作站以后,因为有沈骊英主持小麦育种工作,他就转向烟草方面的研究。另外一个是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吴少奎,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内开展玉米工作比较早的一个人,金陵大学农艺系1929年毕业。还有一位俞锡章博士,从事麻类研究。
  贵州农业改进所是经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吴鼎昌与中央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往复磋商,于1938年4月1日正式成立。该所受贵州省建设厅领导,所有经费由贵州省政府与中央农业实验所平均负担,技术方面则由中央农业实验所派员协助。所内先后设置了农艺、森林、园艺、农作物病虫害、畜牧兽医、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工程研究等系及农业推广委员会共九个机构。其职责主要是研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研究、改良农具、农村交通工具和试验农田水利工程;研究、指导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和推广优良品种、农具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等①。
  ……
展开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一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少年求学路坎坷
童年在南洋
回国读高小
中学校园生活
家道中落逢新机

第二章 金陵大学的优秀生
报考一波三折
就读金陵大学
专心修学农艺
战乱中如期毕业

第三章 自强不息寻找出路
在贵阳初次接触小麦育种工作
回母校短暂任助教
担任鄂北农场场长始末
赴美实习

第四章 北上麦区图发展
决定北上
主持小麦育种工作
品种因灾报废
蔡旭赠种
特殊的接待

第五章 赴西藏考察农业
支持当地农业生产
开展冬小麦引种试验
沿雅鲁藏布江实地考察

第六章 选育过渡品种“华北187”
心有余而力不逮
选育“华北187”

第七章 “北京号”系列育成与推
选育“北京6号”
选育“北京8号”
选育“北京10号”
“北京14”和“北京837”
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育种法

第八章 “丰抗号”系列育成与推广
发现一批新的优异抗病亲本
主要“丰抗号”品种的表现
适时总结品种选育经验

第九章 组织全国小麦协作攻关
主持“六五”、“七五”攻关
提倡穿梭育种
攻关的主要成果

第十章 与时俱进探新路
尝试花培育种
试验计算机辅助亲本选配
引入国外田间育种试验机具
开始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研究

第十一章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笔耕不辍撒麦香
喜获新锐续华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