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北京城三易其主,从大明崇祯到大顺永昌再到大清顺治,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此时明朝的北京中央政权虽已崩溃,而鼎湖虽去,但逐鹿未息,到底谁会最终成为统一天下的新主人,形势还不明朗,因为此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尚并存三股军事力量:
第一股势力为李自成农民军的大顺政权;第二股势力即已经入京的大清政权;第三股势力为明朝的延续——南京的弘光政权。这三股势力时而互相斗争,时而又互相妥协,历史给了各方平等的机会,李自成、多尔衮及朱由崧都有问鼎天下的可能。如果以军队人数而论,当以李自成力量最为雄厚。李自成虽然经北京之败,但仍有军队百万多,据有陕西、湖广、河南、山东、山西各省,形势仍然十分有利;而多尔衮拥有的清军不过十余万,在数量上远逊于李自成的农民军,但八旗铁骑,能征惯战,再加上新胜,锐气正盛,又兼有吴三桂的新降,也助长了一定的实力;南明政权则占据长江天险,拥有江南沃野千里,更有江南民众的鼎力支持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心所向,在军事力量上,除拥有正规军队数十万外,还有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在军队数量上既不逊于大清,也不弱于大顺。可以说,在当时这三大势力旗鼓相当,至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王朝更替,易代鼎革一类的社会剧变,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人,尤其是与政权息息相关的士人阶层,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战乱、饥馑与死亡,往往还意味着政治态度、道德人格的艰难抉择。由于中国的士人历来与政权密不可分,士人无论是隐是仕,体现的都是对政权的不同态度,而士人的出处又历来被传统儒家思想所重视,尤其在易代之际更成了检验士人操守的试金石,如何面对与选择,造就了这一时代性的课题。
其实概而言之,易代之际的士人政治选择不外乎三种:第一种,跟随故主殉节,义无反顾地践行原有的道德准则,作出这一选择的主要是节义之士。当北京城陷,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后,大学士范景文、倪云璐等人于家中自尽殉节,以表示对君国的忠心;第二种,为故朝故君守节,即遗民。他们采取的是与新政权不合作的政治态度,拒绝出仕新朝,不应新朝的科举,甚至连没人仕途的诸生也以“弃诸生”的行为来表示对新朝的政治态度。在明清交替之际,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代表人物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第三种,归顺新朝,为新政权服务,成为失节的贰臣,这类人以“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为代表。
可以说,在天崩地坼之际,士人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抗清志士,虽然深知明政权已腐朽不可救药,但本着儒家忠义思想下的社会担当的家国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鲁阳挥戈、背水一战,以求问心无愧,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政治选择不可谓不惨重;而选择以遗民身份终老的士人,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他们虽然保全了生命,但牺牲了士人“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独守一隅,垂空文以自见,内心的悲凉也可想而知;至于贰臣,他们的选择更具复杂性,我们在书中将有详细分析。
甲申之际,不到一岁之中王朝鼎革、几易其主,此时的士人尤其是前明的官员,承受了巨大的历史压力和艰难人生选择。在经历了鼎革之际的漂泊无依,悲伤苦闷之后,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时局变化中,惊悸未定的他们必须就自己的出处作出选择,这不仅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体现着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寻求,也选择了民族的命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