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民币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对于中国的长期目标,国际社会的反应各异。积极迎合并且支持者有之,焦虑不安者亦有之。如亚洲市场积极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并努力从中获益。亚洲商界为之欢呼雀跃,因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即通过减少对美元“中介者”的依赖来降低结算成本。在更远的地方,伦敦是亚洲之外第一个被认可的人民币结算和交易中心,英国甚至还少量持有人民币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进而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法兰克福和巴黎也紧随其后,很快地成为人民币新的结算中心。
人民币对欧元的角色构成潜在的挑战,法国对此自然心存怨忿,但却毫无办法。美国公开的政策表态是“让市场说话”。如果有商业上的需求,并且不会有相关的法律障碍,美国愿意去建立一个人民币的结算中心。但是,美国对此并不积极主动。
相比于在建立人民币结算中心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中立态度,美国对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崛起所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却高度警惕。比如,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已经作出了暗示,他们对2015年10月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持反对态度。同样,美国国会抵制了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提案,尽管明眼人都知道这些机构需要大幅改革以与时俱进。不仅如此,美国还试图杯葛中国发展替代性金融机构的努力,如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同时,美国还对俄罗斯和伊朗进行了制裁,并对那些与俄、伊有商业往来的外国银行实施惩罚。这导致了大量资金逃离美元以及美国所支持的清算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有CLS(以前的连续联结清算系统)?以及位于比利时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
中国的政策方针是,在与俄罗斯和伊朗的相关交易活动中,尽量避免激怒美国。确实,在美国的金融制裁中,中国金融机构是出问题最少的。但是,当法国的巴黎银行因帮助客户而违反了美国的制裁法令,并因此而在2014年被罚以89亿美元的罚金之后,中国的银行也意识到这种以美元为基础的跨国金融交易存在风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