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世界文豪:歌德》:
这期间,歌德看了16世纪有名的骑士葛兹写的自传《铁手骑士葛兹》,立刻被这位英雄的形象吸引住了,他随即开始写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经过几次修改,于1773年发表,这时他24岁。葛兹本是16世纪的一个没落骑士。他反对贵族和封建割据,同情被压迫者。当时正是德国农民革命战争时期,葛兹以建立一个依靠骑士的皇权为目的,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并担任军事指挥。但他与农民军貌合神离,终于又与敌人妥协,被囚在教堂里,直至死去。歌德把历史上的葛兹加以理想化,把他描绘成一个反抗封建诸侯和暴政的英雄,情节上也做了一些改动。
葛兹在剧本中是雅克斯特豪森的世袭领主。他刚强正直,见义勇为,对诸侯的专横暴虐十分不满,一生致力于为皇帝钳制诸侯,为人民除害。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被射断,安上了一只铁手,因此他得到了一个称号——“铁手骑士”。诸侯们对葛兹又恨又怕,他们收买了葛兹少年时代的朋友——骑士魏斯林根,让他来反对葛兹。在一次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中,葛兹不幸中计被俘,被囚禁在海尔勃隆。他的妹夫济金根闻讯赶来,将他救了出来。这时,爆发了农民起义。在起义者强制性的要求下,葛兹做了他们的首领。但是身为贵族的葛兹与农民军思想和行动不一致,他只得孤身离开了农民军。农民军内部发生了内讧,被魏斯林根击溃。受伤的葛兹再一次进了监狱,由于他伤势过重,不久就在牢房里死去了。
歌德把葛兹塑造成一个反封建、争自由的英雄,他对诸侯作战,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抗精神。该剧本是受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下写成的,剧中人物众多,场面不断变换,在形式上打破了戏剧的规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这个剧本在政治上表现了德国人民渴望自由和国家统一的心情。剧本一出版就风行全国,尤其是青年人都争相阅读,青年歌德也因此一举驰名全国,成了“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
“狂飙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文学青年掀起的一次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它的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尔的《狂飙突进》剧本名。聚集在这一运动周围的都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诗人。这些进步青年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崇尚一种躁动的情感:“在狂飙中忘怀一切。”《狂飙突进》中的青年主人公维尔德这样说道:“让我们发狂大闹,使感情冲动,好像狂风中屋顶上的风标。在粗野的吵闹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畅快,心中仿佛觉得轻松。”这批青年作家掀起的文学运动如“狂飙”,势不可当,故此得名。这种“狂飙式”的热情一度席卷全国。
这个运动的纲领是崇尚自然,推崇人才。作家们也以天才自命。他们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民族发展。因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模仿法国文学,要求创造德国自己的民族文化风格。
狂飙突进运动大致始于1770年。赫尔德就是这个运动的纲领制定者和理论家。歌德的《葛兹·冯·伯利欣根》可以说是“狂飙运动”的第一部杰作。在葛兹身上体现了“狂飙天才”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和启蒙主义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恩格斯称歌德这个剧本是“通过戏剧的形式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不过,葛兹反抗现实却并不是面向未来,而是回望过去,希望恢复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在皇帝统治下成立宗法家长式的联合。因此,他惧怕农民斗争,终于脱离民众,在孤军奋斗中走向了失败。这反映出“狂飙运动”的局限性。
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它冲破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整个剧情都自由展开,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这个剧本中,竟出现了30多个不同的地点,从吉卜赛人的帐篷到骑士的城堡,从兵营到皇帝的庭园,从森林到牢狱,画面十分广阔。这个剧本具有异乎寻常的德意志的力量、深度和真实。诗人毕尔格尔称歌德为“德国的莎士比亚”。
韦茨拉尔是个荒凉乏味的城市,歌德起先只是喜欢郊外的自然风光,但韦茨拉尔却注定了要在他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1772年6月9日,歌德去参加两里地外的福尔佩特豪森舞会,在路上他认识了法官亨利·布胡的大女儿夏绿蒂。夏绿蒂长得并不十分美丽,但活泼可爱,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母亲去世后,她就代替母亲尽心尽力抚育她的10个弟妹。歌德与她以及另外一些同伴同车,对她一见倾心。夏绿蒂的未婚夫克斯特纳因事耽误了,正骑着马在后面走。克斯特纳是翰诺威尔公使馆的秘书,同时也是歌德的朋友。在歌德的眼里,夏绿蒂是一个淡泊不矜持的女子,不爱打扮。但那种“轻盈秀丽的体貌,纯良健全的性格,以及从此派生的蓬勃的生气,对于日常事务处理的才智”的魅力深深吸引和迷醉了歌德。夏绿蒂也很喜欢跟歌德做伴。然而,这一开始就注定歌德的爱恋是一场单相思。因为夏绿蒂已经订婚,她的未婚夫克斯特纳是一个非常正直和可信赖的男子。
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克斯特纳同歌德保持着友谊,夏绿蒂也明确表示只能给歌德以友谊。在度过一个睛和美好的夏天以后,歌德深感他们三人的关系日趋紧张和尴尬.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他将一把磨好的匕首放在枕头底下,但最终他还是解脱出来了,他的理智占了上风。歌德决定离开此地,临别前一天,他分别给克斯特纳和夏绿蒂写下了一封告别信。1772年9月11日,歌德离开了韦茨拉尔。离开了心仪的夏绿蒂,歌德痛不欲生。这时,歌德接到了克斯特纳的信,克斯特纳在信中告诉他耶路撒冷于1772年10月底自杀的消息。歌德于1772年11月6-10日短暂地重返韦茨拉尔。耶路撒冷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的同学,他爱好英国文学,性格有些内向。他在布伦瑞克公使馆当秘书。据说他热恋一个朋友的妻子,因无法实现愿望,又无法排遣内心的情感,便假说要去旅行,借了朋友的手枪,在1772年10月30日的夜里自杀了。他死时穿棕色长靴,身着黄色马裤,青色燕尾服。在耶路撒冷自杀前不久歌德还在与他探究人生的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