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独秀与《新青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4792
  • 作      者:
    于丽,田子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于丽,女,1964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出版《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专著,在《中国教育报》、《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出版》等发表论文30余篇,1篇论文被《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田子渝,男,1946年3月生,四川泸州人,汉族。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兼职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成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武汉文史研究馆馆员。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恽代英传记》、《李汉俊》、《武汉五四运动史》,主编《五卅运动在武汉》、《武汉国民政府史料》、《武汉抗战史料》等。其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陈独秀与新青年研究》讲 述了:《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初名《青年 杂志》,1916年9月1日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
  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的时间跨度中,共出11卷 63期(号)。《新青年》是五四时期先进报刊舰队的旗 舰,引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 代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传播史、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追溯的原点,统率着五 四一一大革命时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走向。
  陈独秀始终是《新青年》的主编,具有任何人不 可替代的历史贡献,本书稿用八节全面客观公正的记 录、评价他主持《新青年》的伟大历史功绩,用大量 的不可颠覆历史事实评述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 手,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正如毛泽东评价他那 样:“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 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 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 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 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 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 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 。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啊,可 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光阴似箭,《新青年》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 ,在此之际出版本书一则纪念这位对中国革命有过巨 大贡献的老革命家,一则纪念近代中国一代名刊《新 青年》诞辰一百周年。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青年杂志》横空出世
一  创办《青年杂志》
二  对《青年杂志》的评价
第二章  高举批判“孔家店”的大纛
一  封建复古思潮弥漫
二  掀起反孔狂飙
三  批孔运动的主将
第三章  开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河
一  新文学运动的旗手
二  新文学运动纵深发展
三  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第四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践行
一  新村运动的推手
二  工读互助运动失败
三  对新村、工读互助运动的反思
第五章  《新青年》的伟大转型
一  《新青年》鼎盛时期
二  《新青年》北京同人的分裂
三  红色的“华丽转身”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主阵地
一  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第七章  三次大的思想交锋
一  “问题与主义”的交锋
二  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交锋
三  与无政府主义的交锋
第八章  揭开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一  传播列宁东方革命理论
二  中国民主革命理论基本思想的探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