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振霄三部曲.传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33916
  • 作      者:
    裴高才,王琪珉,高中自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高振霄三部曲》是一套由京、沪、汉三地作者,后裔、专家、作家联手打造,以《史迹》《文集》《传记》“三维一体”,以”首义金刚”“护法中坚”“抗日英烈”三个历史丰碑集结了主人公高振霄一生“振兴中华福利民众”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展开
作者简介
  高中自,中国农业银行高级工程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先后学习过物理、数学、银行货币、中国史专业,曾当过知青、从事教师工作。编著有《辛亥功臣高振霄史迹录》,发表并获奖作品有《知道总是有限的》《三同效应》《人生三层楼》《允许不成功》等。

  王琪珉,1953年出生,1969年从上海到内蒙古下乡当知青,1978年返沪。大学毕业后从事律师职业,现任上海市北方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总裁、辛亥革命网上海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编著有《辛亥功臣高振霄史迹录》等。

  裴高才,湖北黄陂人,作家、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黎黄陂研究会理事长。著述以传记与文化类见长,达千万言。其《田长霖传奇》《首义大都督》《首义精魂》《理学双凤》分别获国际、国内奖,《无陂不成镇》《“铸剑”先驱》《程颢程颐传》先后在中国台北、中华文化论坛首发与研讨。享有“世界杰出华人文艺家”“具有突出贡献的作家”称号。传略与业绩入编《中国作家辞典》《世界名人录》《100个人的中国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国家饱经忧患、灾难深重,人民反抗压迫、英勇奋斗的悲壮史。自19世纪中叶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入侵,封建统治者腐败不堪,丧权辱国,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半封建境地,国势日衰,生灵涂炭,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局。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起抗争;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救亡图存。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率领有志之士,经过历次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从此,翻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本书只要以辛亥革命“甲种功臣”、武昌首义“八大金刚”之一的高振霄先生在中国近代风云变幻、腥风血雨的半个世纪中,始终忠于自己的民族,忠于自己的人民,忠于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信仰。面对旧中国封建势力、清朝压迫、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残酷争斗、汪伪政权血腥杀戮及日本侵略者强暴行径,他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暴民族主义气节。从最初的创革命团体、建报业、组织发动辛亥革命,到参加讨袁护国、护法、北伐革命,后来转入“实业救国”,最后投入抗日战争的历次斗争中,每当国家兴旺紧要关头、民族命运危难之际、革命处于低潮或逆境之时,高振霄始终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坚持真理,坚定信念,维护正义,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为了纪念高振霄的事迹后辈们谱写了高振霄史迹、文集、传记三部曲。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振霄三部曲 传记》:
  正在这时,一个叫舜(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的人出现了。舜本身出生在历山,他的职业就是耕田。舜二十岁时,就因为贤能大度孝顺出了名。
  在舜三十岁那年,尧对大臣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瞽叟愚昧,继母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好!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尧想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舜内在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舜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沩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台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这时,舜的弟弟象与父亲瞽叟,又眼红舜身边的美女与财帛,更是想方设法谋害舜。一次,瞽叟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于是,象和父母一起瓜分了舜的财产。象还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那台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他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你可真够兄弟啊!”舜还像以前一样,对父亲恭顺,对继母孝敬,对弟弟友爱。
  慢慢地,舜在大臣与百姓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天下人都知道舜是为民请命的人,而丹朱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于是,尧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上天子之位后,继续以德报怨。他前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而且还封象为诸侯。
  尧禅让帝位给舜以后,担心丹朱作乱,便把他流放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
  丹朱乘船顺丹水而下,来到丹江草店一带。接着他翻山越岭,沿堵河一带,到了房县尧子垭定居下来。第二年,他再向南迁徙,来到了二郎岗。
  丹朱在此磨炼了一段时间后,学会了与当地人相处,并娶了当地的姑娘为妻,在此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不到一年,生了一个儿子。
  丹朱给儿子起名陵,同时也放弃父亲的伊姓,把这个地名作为儿子的姓,他的儿子就叫“房陵”。这就是今天房陵名称由来的一种说法。
  丹朱去世后,葬于房陵二郎岗,清同治版《房县志》记载:“二郎岗,山麓有丹朱冢。”《广舆记》亦有类似记述。
  不久,高步云给儿子讲述《吕氏春秋》时,又联系到房县,介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流放。
  那是在秦始皇时代,赢政虽然号称千古一帝,但他的父亲赢异人却是秦国派到赵国的人质。其母赵姬原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大商人吕不韦的女人,吕氏在赵国邯郸做生意的时候,与异人相识的。他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当异人看中了赵姬后,吕氏就将赵姬送给了异人。
  在秦始皇年幼时,他们母子颠沛流离,受尽欺侮。有儿歌为证:“娘偷汉,生杂种;爹不要,弃河东……”后来,吕不韦利用他经商积累的财富,一方面游说秦国,一方面资助异人逃回秦国,最终促成异人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吕氏也做了秦国国相,赢政的仲父,权倾十数年。
  异人死后,吕不韦为了一心辅佐秦王,也让赵姬不再寂寞,就将一个名为缪毒的市井小人阉割后混进宫里,陪伴赵姬。哪知,心怀鬼胎的嫪毐,竟将计就计,在阉割时动了手脚。进宫后,又以三寸不烂之舌得到了太后的宠信。不到两年,缪毐和赵姬生了两个非法儿子。同时,野心勃勃的嫪毐,还以太后之名网罗门客,构建了自己庞大的势力,企图取赢政而代之。
  东窗事发后,缪毐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两个私生子也惨遭屠杀。他的门客四千户,全部流放到房陵。
  嫪毐宫廷叛乱被平定以后,吕不韦也受到了牵连,因为缪毐是他送进宫的。秦始皇下令免去了吕不韦丞相的职位,令其到洛阳的封地养老。
  当时的朝中大臣与各路诸侯,认为吕不韦毕竟是秦王的仲父,只是暂时被贬除了职位,还有官复原职的一天,所以照样朝拜不误。以至于吕不韦在洛阳,依然门庭若市。
  ……
展开
目录
引子:辛亥风暴
“精神栩栩下大荒,功名赫赫披武昌。”首义之区的革命报人,以《八大金刚》的章回小说,演绎高振霄、蔡济民等八名“总稽查”的可歌可泣事迹。
第一章:书香世家
高振霄出生于湖北房县汪家河的一个书香世家,后迁往县城关。其祖父高凤阁饱学经史,以设馆授徒为生;其父高步云继承父业,先后在房县、省城和京师等地任教。
第二章:武昌深造
16岁那年,高振霄走出大山,随父到省垣深造,接受新学熏陶,让他大开眼界。不久,季弟之长子出生,他特书“振兴中华,福利民众”,作为高氏家族的新字派。
第三章:楚汉之声
高振霄接受革命启蒙后,正式取字“汉声”,意即:誓以“亡清必楚”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呐喊。同时以“汉声”为笔名投书报刊,激浊扬清,投身同盟革命。
第四章:辛亥“喉舌”
高振霄相继在《湖北日报》、《政学日报》、《长江日报》与《夏报》等进步报刊上,针砭时弊,鼓吹革命。他在《夏报》上转载外报文摘“当局闻风潜派侦探,分途伺隙桢馆”,为党人预警。
第五章:首义金刚
高振霄、蔡济民等八名“总稽查”,“见官大一级”;他们负责稽查各部、各行政机关及各军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票否决权”,时人称他们为武昌首义“八大金刚”。
第六章:招贤纳士
武昌首义成功次日,军政府招纳处即成立,由高振霄招纳各地投效的政、学两界人士,吴醒汉接待军界志士。一时间,投效者众,五十天左右,海内外一万余各类人才荟萃武昌……
第七章:调查“张案”
“民国第一案”发生,高振霄会同友人查实真相后,他与国会议员刘成禺、时功玖等一道,以不同形式声讨,要求惩治凶手、弹劾总理、质询袁世凯与黎元洪……
第八章:首造“国节”
辛亥首义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政体,也首造了“双十”节。高振霄在广州参加“双十”国庆活动后,不禁感慨万千,一篇《举市若狂的“双十节”》涌向笔端:“记者为首造此节之人……”
第九章:倡导“五权”
高振霄与张知本、叶夏声等非常国会议员,受命对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进行专门研究,并公推张知本起草《“五权宪法”研究报告》,叶夏声提交《“五权宪法”草案》,然后面呈孙中山。
第十章:议会外交
广州军政府根据高振霄的建议案,拟选派五名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后与北洋政府协商,决定由王正廷作为南方军政府的全权代表,与北洋政府代表一起组团,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发声。
第十一章:纵论“自治”
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如何由天下大乱走向各地自治?高振霄认为:“‘自由’是人格的要义,‘自治’是恢复‘自由’的要义。‘自治’是讲求‘自由’的手段,‘自治’始能‘自由’!”
第十二章:护法中坚
北洋军阀践踏法统,非法解散国会,导致护法军兴,高振霄即与孙中山、章太炎、程光璧、陈炯明等各界名流南下,结成护法同盟,经略南方,与践踏法律的北廷分庭抗礼……
第十三章:羊城蒙难
高振霄遭到抢辱后,愈挫愈勇,致函孙中山表达护法到底的决心!孙亦复函致意。函云:“兄等间关流离,不堕初志,至可钦佩。文力所及,自必为诸兄后盾,务期合法者战胜非法,统一乃可实现……”
第十四章:“醉仙”情缘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酩酊大醉的高振霄一边怒吼,一边拉开窗门,准备从二楼跳下,找戒严军士理论!家住对门的沈姑娘眼疾手快,立即从家中抱来几床被絮,铺在窗台下面……
第十五章:厕身洪门
高振霄受孙中山之命,以洪门帮会组织“五圣山”副头目的身份,襄助“龙头”老大向松坡,在上海重振洪帮,策应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及国外列强的斗争。
第十六章:社会贤达
高振霄诀别国父孙中山后,寓居上海。他会同章炳麟、范熙壬等社会名流,内谴国贼、外争国权。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高振霄转任“汉冶萍”清算委员会委员,参与其接管与整顿工作。
第十七章:协力抗倭
高振霄利用“五圣山”的平台,会同张执一、黄申芗,网罗了一批洪帮与青帮中的爱国分子,以及具有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等各界知名人士,开辟了一条民间抗日联合的新途径。
第十八章:“心腹大哥”
经高振霄斡旋,中共江苏省军委委员张执一、陈家康等,在晋福里高宅与向松坡会晤,相谈甚欢。接着,高振霄主持了张、陈一行加入洪帮的开堂仪式,向松坡赐他们为“心腹大哥”……
第十九章:策反日伪
高振霄一气之下冲到丁锡山跟前,“啪啪啪”抽了几记响亮的耳光,丁氏猝不及防,被打得眼冒金星,顿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继而,高指着丁的鼻子厉声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第二十章:送婿参军
王国熊要求走上抗日前线,岳父高振霄展素挥毫,专门给胡宗南修书一封交其面呈。女婿揖别老泰山,翁婿默默相对,泣不成声。这一幕岳父送子婿参军抗倭的场面,令女婿永远铭刻在心。
第二十一章:营救“至亲”
高振霄积极、慎重地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密切配合,研究营救“至亲”方案: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地下党则委托高振霄用洪帮山主的身份,以老家远房表亲的关系出面保释。
第二十二章:较量“孤岛”
接二连三吃了高振霄两次闭门羹后,影佐祯昭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影氏觉得“五圣山”山主的身份对建立“东亚共荣”确有利用价值,所以,他决定亲自走到前台,会一会这位洪帮大佬。
第二十三章:抗日英烈
日军驻沪最高头目设下鸿门宴,高振霄单刀赴会“斗酒”!当日军诱逼其出任上海市长伪职时,高愤然作色道:“中国的事情岂由外人安排?”气极败坏的日军头目密令冈村暗中在酒中投毒。高以身殉国后,蒋介石题“精忠报国”追祭。
尾 声:兰桂芬芳
“振兴中华,福利民众。”百年来,高氏家族将高振霄当年所续宗族字派,作为家训,世代传承。如今,高氏一脉已是阖家兰桂芬芳,香飘海内外。
简明年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