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能宽》:
工地距离北京100多公里,做实验不可能每日来回。每次实验,科研人员都要自己背着铺盖卷,赶火车、倒汽车,住到工程兵的兵营里待上个把月。
在兵营,部队腾出了几排平房给科研人员。由于条件有限,睡觉是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睡大通铺,一个通铺上睡七八个、甚至十个人,晚上翻个身都会跟别人脸对脸。有时候起夜出去上个厕所,回来就找不着自己的位置,人都挤在一起了。
驻地离工号还有3公里,平时有班车接送。如果遇到班车故障,大家就只能冒着凛冽的寒风,在飞舞的沙石中徒步前进。风沙吹打在人们的脸上,像刀割般地疼痛。
尽管物质生活是艰苦的,但是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大家都想早点完成原子弹研制工作,晚上开夜车是经常的。那时候,领导最头疼的事是动员大家赶快去休息睡觉。
17号工地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几个组的实验都要在那儿做。二室的秘书每周都要提前“排炮”,哪一天该哪个组,工作量再大也要完成。为了赶时间,大家做实验都是跑步前进,经常是一个实验部件刚刚在土堆炸过,硝烟还未散去,实验人员便带着另一个实验件过去,忙着打第二炮。
工作节奏快,效率也高,炸药件的设计、浇注、实验周期也很短,一炮过后,从效果上分析炸药件还需要进行哪些修改,往往就在沙堆上进行。爆轰组的人用一根小树枝在沙地上画出需要的形状,炸药组的人立即就去工房进行浇注,很快就能再次实验。大家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了测试技术,了解了爆轰物理知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