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鲍廷博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20827
  • 作      者:
    周生杰,杨瑞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鲍家世代经商,祖父鲍贵开始从事冶业,生意逐渐做大,所赚极为可观。鲍廷博的父亲与众多的徽商一样,顺着新安江漂流东下,一路来到杭州发展,生意依旧红火。鲍廷博幼习会计,家庭对他的前途规划十分显然,将来继承祖业,延续徽商传统。但是,实话说,鲍廷博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商人,各种史料不载其经营状况,其主要心思则用在了藏书和刻书上,并为此花费了大量资金,以至于晚年家业殆尽,生意沦落,最后竞不得不凭借出售典籍而筹集药资。
  鲍廷博,一位将终生精力和财富献给了古代文化的徽商,一位被学术界一度冷落的文献学家,一位生前辉煌死后冷寂的咏物诗人。
  《鲍廷博评传》对鲍廷博的生平进行了评述与研究。
展开
作者简介
  周生杰,江苏邳州人,文学博士。大学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已出版专著《太平御览研究》,编著《古典文献基础知识答问》,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杨瑞,陕西渭南人,文学博士,现为浙江科技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20馀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鲍廷博评传》是关于清初藏书大家鲍廷博的综合研究,分为辗转歙杭桐、藏书知不足斋、献书《四库》馆、刻书传天下、践行考据学、咏物“鲍夕阳”六章,围绕鲍廷博藏书、刊刻《知不足斋丛书》、应诏献书《四库》馆以及其校勘贡献、诗歌创作特色进行论述,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鲍廷博其人其贡献。
展开
精彩书摘
  《鲍廷博评传》:
  
  第一章辗转歙杭桐
  羽陵姓字九重闻,《阙史》题诗帝右文。
  正是夕阳无限好,白头携杖拜卿云。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鲍廷博》
  “羽陵”为古地名,又作“羽林”,语出《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口蠧书于羽陵。”晋郭璞注“蠹书”云:“谓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后世即以“羽陵”作为贮藏古代秘籍之处。“羽陵姓字”在这里专指鲍廷博,诗极言其藏书之富;“九重闻”称其名气之大,上达朝廷;而题诗于《阙史》者乃清高宗,《阙史》为鲍廷博进呈四库馆珍善图籍之一种;诗的后两句则赞赏鲍廷博诗歌创作的成就,晚年鲍廷博最爱咏夕阳,多首同题之作在士大夫之间传诵。叶诗仅用28字,概括的却是鲍氏一生的主要业绩。
  一歙西长塘侍大父
  《清稗类钞》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本歙人。”“歙”即歙县,属于安徽徽州,为古徽州府治所在,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此地“闳儒硕师,孝子悌弟,义夫贞妇,洎夫抗节犯难之士,殊能绝群之才,比肩接踵,与其出而体国经野发名成绩者相辉映。芬响郁茂,称其山川伟哉,固神州之隩区,南服之名邑也”。
  鲍廷博最爱使用的两方印章,分别镌刻“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印”和“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长塘村为鲍廷博的出生地。关于长塘村,《新安名族志》载,大址村阶檐上的鲍时昌于明初“举贤良不就,捐赀开筑燕坑、石塌、长塘,以兴水利,赐额‘免征’,乡民至今赖之”。许承尧先生说“在丰溪侧”,民国时该村应该还存在。经笔者访知,长塘村旧址在县城西15里,当地叫做长塘林村,清时属棠越,因区划变更,今从棠越划出,属徽州区西溪南镇。
  “在徽州的名族大姓中,鲍姓宗族是兴旺发达的门第。鲍氏于公元326—334年间,即东晋咸和年间,因鲍弘任新安郡守,而在城西门扎根,又在城西15里牌营建别墅。于是有长塘鲍氏、棠樾鲍氏。鲍廷博家族属于长塘宗祠。长塘鲍氏经商致富,富而从儒。”鲍廷博好友赵怀玉说:“(鲍廷博)远祖某自山东南徙,世为徽之歙县人,曾祖永顺、祖贵、考思诩,清德未耀。”
  曾祖永顺生平不详。祖父鲍贵字国槐,他受歙人经商风习影响,经营冶业。古代的冶业就是制造铁器,锻造简单的农具和日用工具之类,是一种纯粹的体力活。鲍贵的冶业规模如何,不见记载,但所可知者,是他身上一如徽州商人,秉承贾而好儒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代代传承下去。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辗转歙杭桐
一 歙西长塘侍大父
二 杭州经营承家业
三 桐乡乌镇晚定居

第二章 藏书知不足斋
一 “以散为聚”藏书观
二 购买钞借成藏家
三 品质精良多宋元
四 祝融无情书换药

第三章 献书四库馆
一 私箧所藏呈秘府
二 “献书之冠”彻天听
三 厚赏以为好古劝
四 围绕四库助力多

第四章 刻书传天下
一 刻书缘自感皇恩
二 纸贵一时鲍氏书
三 《丛书》之外单刻多

第五章 践行考据学
一 据案丹铅不释手
二 搜罗散佚求完书
三 钟爱文集编书目
四 撰写序跋述源流

第六章 咏物“鲍夕阳”
一 天趣清远留《诗存》
二 体物之妙耽吟讽
三 诗人佚作出蠹鱼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