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廷博评传》:
第一章辗转歙杭桐
羽陵姓字九重闻,《阙史》题诗帝右文。
正是夕阳无限好,白头携杖拜卿云。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鲍廷博》
“羽陵”为古地名,又作“羽林”,语出《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口蠧书于羽陵。”晋郭璞注“蠹书”云:“谓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后世即以“羽陵”作为贮藏古代秘籍之处。“羽陵姓字”在这里专指鲍廷博,诗极言其藏书之富;“九重闻”称其名气之大,上达朝廷;而题诗于《阙史》者乃清高宗,《阙史》为鲍廷博进呈四库馆珍善图籍之一种;诗的后两句则赞赏鲍廷博诗歌创作的成就,晚年鲍廷博最爱咏夕阳,多首同题之作在士大夫之间传诵。叶诗仅用28字,概括的却是鲍氏一生的主要业绩。
一歙西长塘侍大父
《清稗类钞》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本歙人。”“歙”即歙县,属于安徽徽州,为古徽州府治所在,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此地“闳儒硕师,孝子悌弟,义夫贞妇,洎夫抗节犯难之士,殊能绝群之才,比肩接踵,与其出而体国经野发名成绩者相辉映。芬响郁茂,称其山川伟哉,固神州之隩区,南服之名邑也”。
鲍廷博最爱使用的两方印章,分别镌刻“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印”和“歙西长塘鲍氏知不足斋藏书”。长塘村为鲍廷博的出生地。关于长塘村,《新安名族志》载,大址村阶檐上的鲍时昌于明初“举贤良不就,捐赀开筑燕坑、石塌、长塘,以兴水利,赐额‘免征’,乡民至今赖之”。许承尧先生说“在丰溪侧”,民国时该村应该还存在。经笔者访知,长塘村旧址在县城西15里,当地叫做长塘林村,清时属棠越,因区划变更,今从棠越划出,属徽州区西溪南镇。
“在徽州的名族大姓中,鲍姓宗族是兴旺发达的门第。鲍氏于公元326—334年间,即东晋咸和年间,因鲍弘任新安郡守,而在城西门扎根,又在城西15里牌营建别墅。于是有长塘鲍氏、棠樾鲍氏。鲍廷博家族属于长塘宗祠。长塘鲍氏经商致富,富而从儒。”鲍廷博好友赵怀玉说:“(鲍廷博)远祖某自山东南徙,世为徽之歙县人,曾祖永顺、祖贵、考思诩,清德未耀。”
曾祖永顺生平不详。祖父鲍贵字国槐,他受歙人经商风习影响,经营冶业。古代的冶业就是制造铁器,锻造简单的农具和日用工具之类,是一种纯粹的体力活。鲍贵的冶业规模如何,不见记载,但所可知者,是他身上一如徽州商人,秉承贾而好儒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代代传承下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