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传记研究.第3辑.2014年秋季号.Vol.2, No.2, Autumn 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8973
  • 作      者:
    330000000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传记是人类的纪念碑。文化的起源中就包含着传记的因素,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和“四福音书”为传记树立了不朽的经典。其他文学和文化的文本形式,大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亡,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传记以顽强的生命力绵延不绝;到了21世纪更是超过曾经盛极一时的小说,成为文化文本中的最大类别。传统的他传、自传、回忆录、书信、日记、游记等继续繁荣,新兴的口述历史、群体传记又异军突起。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传记研究(第3辑 2014年秋季号)》是一个开放性的刊物。它向中外传记界开放,它发表对各种传记类型的问题,包括历史的、现实的和理论的问题,所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讨;它鼓励和欢迎专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它提倡视角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也倡导严谨、求实的文风。它的目的只有一个,促进传记学术的繁荣,推动传记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传记研究(第3辑 2014年秋季号)》:
  书斋里的学问是例外:他们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就是唯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①恩格斯认为真正巨人的产生是与时代和社会分不开的,书斋里不可能产生大师,只有迎着时代的需要,回答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真正需要的人。韦伯在一篇题目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则提出”教师不应是领袖“,”在讲台上只能处于教师的位置“,”如果他感到,他的职责是介入世界观和政治意见的斗争,他大可以到外面去,到生活的市场去这样做,在报章上,集会上,或无论他喜欢的什么地方。“②由此看来,关于是否直接”介入世界观和政治意见的斗争“一直就是知识分子如何介入时代生活的真正焦点,我们从中西文化两个最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孔子与苏格拉底形象的对比中就能得到深刻的揭示。”
  苏格拉底和孔子在中西文化的发展中有着相似的个体形象。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是各类美德的典型:智慧、谦逊、节约、有节制、公正、勇敢、坚韧、坚持正义来对抗僭主与平民,不贪财,不追逐权力。苏格拉底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一个人——一个恬静的、虔诚的道德形象。”③特别是苏格拉底对欲望的控制更是其实现自己哲学原则的重要标志。他说自己,当别人看见美女都迎头而上的时候,他却往相反的方向跑。“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忍饥挨饿,没有人见过他喝醉。赤脚在冰上走,比穿鞋的人还自在。从早上到第二天早上一直站在一个地点想问题。背着重兵器撤退。在风度方面,在言语方面古今找不出一个人可以和他相比。”他和孔子一样,哲学的主张与个体的人格是完全一致的。孔子“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态度表现了他在真理面前谦虚无私的真诚态度。黑格尔赞扬苏格拉底的美德我们在孔子身上都可找到。只有两点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是孔子收取学费,当然按劳取酬是应当的,但这暗含了关于教育与追求真理的两个基本原则的不同:为费用而追求真理,还是为纯粹的真理而追求真理。另一个就是苏格拉底敢于赴死,这不符合孔子明哲保身的原则。虽然孔子是否受到老子的影响很有争议,但明哲保身一直是孔子的基本原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受到强权排挤后隐居山林,甚或“大隐于朝”,不仅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孔子也有避世的思想。苏格拉底遵守法律,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相反的证明而勇于赴死,和耶稣的就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苏格拉底除了对真理和善的纯粹探讨之外,并没有自身独特的个体利益。孔子也很少考虑自身的利益,《子罕》所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中国的知识分子传统由于和权力的密切关系,使得他们在讨论真理、正义与善的观念时,很难摆脱现实利益的束缚而采取客观的立场。当然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也是很不同的,黑格尔说苏格拉底:“他同任何人谈话,都保持着阿提卡的文雅风度的特点,不自以为是,不好为人师,不强人从己,充分保证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力,避免一切粗暴无礼的态度。”苏格拉底的对话精神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孔子的对话精神却在获得话语霸权的过程中逐渐淡弱了。所有这些不同都取决于二者关于知识分子基本理念的不同,是孑L子积极从政与苏格拉底反对从政,追求真理与追求权力两种根本不同理念的具体显现。
  苏格拉底的根本信念就是,追求真理乃是他一生唯一的任务,其为真理而生存、为真理而就义,与耶稣为善而奋斗、为善而被杀的形象,成为西方文明两个最为光辉的理想形象。他对审判官说:“假定你们愿意在这些条件下判我无罪,那么先生们,我会这样答复,我是你们感恩的和忠实的仆人,但是我宁可服从神而不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对你们进行规劝,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我将以我通常的方式继续说,我的好朋友,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伟大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智慧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为了真理他放弃了一切,最大的证明就是他的贫穷与一无所有,以至于最后无法交起罚金。他不停地反思自己,考察公众的精神生活,认为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着的。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专栏:作家传记】
Aumorizing Shakespeare:Pmblems of Biography
冲突与共生:作家卡夫卡与职员卡夫卡
《致菲丽斯》中的卡夫卡:传记与文学的双重视野
文学家的传记该如何成就——加缪传记研究
从传统走向后现代——论乔伊斯的自传性小说

【比较传记】
孔子与苏格拉底——从《论语》和《申辩》说起

【理论研究】
戏仿和拟用:传记体与现代中国小说修辞
年谱长编是怎样炼成的?
商业电影美学影响下的当代传记电影——以电影《梅兰芳》和《霍元甲》为例

【自传评论】
宏观历史中的个人书写——《王蒙自传》研究
所有自传都是历史——杜波伊斯《破晓时分》解读
“想象的国度”:现代阿拉伯童年自传及文化建构

【人物研究】
鲁迅之为“革命艺术家”的历史生成——以胡蛮对鲁迅美术
精神的阐释为中心
历史上的涅恰耶夫

【史料考订】
重重帘幕密遮灯——“局中门外汉”与“梁溪坐观老人”身份之谜
An Exploration of Dutch Life Wriring on Modern Chinese People

【传记家言】
我与传记文学的不解之缘
提要
稿约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