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里亚特吉 格瓦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857648
  • 作      者:
    王松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王松霞编著的《马里亚特<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吉格瓦拉(古巴革命英烈)》介绍了,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1894-1930)是秘鲁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家和秘鲁共产党创始人、工人运动活动家。在25岁至29岁流放欧洲期间,马里亚特吉坚定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拉美共产党人中公认的、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家,马里亚特吉的思想影响深远。 切·格瓦拉,出生于南美阿根廷,游历拉美诸国之后,毅然参加古巴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几年后,抛弃在古巴获得的国籍、官职、组建的家庭,以及亲戚朋友,离开古巴而去刚果、玻利维亚,胸怀崇高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为心中的正义事业而战,最终牺牲于异国他乡。他短暂、传奇的一生引起世界注目。他的头像、他的口号出现于世界反压迫斗争中的各种旗帜、宣传画、T恤上……无论是否与他见过面、是否了解他,他的朋友甚或他的敌人对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描述,褒贬不一。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中的 一本,主要是本着以史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 宗旨,全面记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中涌现出的不同 派别思想家、活动家、革命家的事迹与思想,立体化 再现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使广大读者群众 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入细致了解到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从而更加坚 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觉心,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王松霞编著的《马里 亚特<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吉 格瓦拉(古巴革命英烈)》重点介绍了拉丁美洲卓越的 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其生平与走上革命道路并投 身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出生与成长 1894年6月14日,马里亚特吉出生于秘鲁南部的 莫克瓜。他所生活的这一时期(1894-1930)是现代 秘鲁起源(1880--1930)的重要时期。父亲唐弗朗 西斯科·马里亚特吉是白人,曾经是最高财政法庭的 职员,母亲唐娜阿玛莉亚·拉奇拉是印欧混血人。她 将印欧混血人那种独特的面容遗传给了我们的主人公 马里亚特吉:乌黑的眼睛,鹰钩鼻子,青黄的脸色。     有资料显示,在马里亚特吉很小的时候,他的父 亲便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这不禁让人 联想起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中小主人公在母亲死后 苦苦追寻的那个同样离家出走的父亲的形象。看来这 样的父亲在拉美多少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不在少数 。而同样具有普遍意义的是那些异常坚强、苦苦支撑 起家庭的母亲们。马里亚特吉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可 敬的母亲。她用柔弱的臂膀、勤劳的双手,竭力为她 的四个儿女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在父亲杳无音讯的情况下,孤苦的母亲带着孩子 们来到有亲戚居住的瓦乔镇。在这里,至少可以得到 亲戚们的帮衬。然而,这并没有改变马里亚特吉一家 的穷苦状况,他们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母亲为了抚养 孩子们,尝试各种帮佣的活计。有时候她领一些缝纫 的活儿带回家来做,傍晚时候将做好的活儿送给雇主 ,以换取微薄的报酬。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马里亚特吉虽然体弱多病,但从小就很懂事,力所能 及地帮妈妈做些家务。     但万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是马里亚特吉 七八岁上小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意外中,他的膝盖 受到了撞击,联想到他短暂的后半生,这次撞击造成 的伤害可谓是极其严重的。尽管为了给他治病,妈妈 将家迁来利马,医生也竭尽全力想治愈他的创伤。可 是,在病床上待了好几个月的马里亚特吉还是留下了 残疾,治疗没能让他康复。那条受伤的腿最终关节硬 化,肌肉萎缩,不能活动了。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美好、无忧无虑的一 段时光。然而,马里亚特吉却在这美好的童年时光中 落下了残疾。从此便不能跑,不能跟其他孩子一样嬉 戏打闹。     这个不甘寂寞的孩子,在治疗腿伤的过程中,却 培养起了阅读的兴趣。虽然家里贫困,妈妈没有钱给 他买足够多的图书。可是,聪颖敏慧的马里亚特吉从 不可多得的书中得到了乐趣,开阔了视野。他对阅读 简直是痴迷。他没白没黑地看书,有时甚至借着窗外 路灯透进来的灯光阅读。他反复琢磨能够阅读的那些 书,充分吸收书中精华,他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最持 久、最忠诚”的伴侣。他贪婪阅读的各种书籍中就有 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可见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小小的马 里亚特吉心里早早种下了种子。     由于妈妈付不起孩子们的学费,念到中学,刚满 14岁、跛脚的马里亚特吉便离开了学校,开始找活儿 来帮助家用。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到《新闻报》 社当学徒。到这样一个文化出版单位打工,对于有着 强烈好学精神的马里亚特吉来说,那真是万幸!尽管 当时他在报社的地位卑微,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跑 腿:到作者家里去取稿件,将作者的稿件送到车间, 偶尔也校清样。为了完成他的工作,他一瘸一拐几乎 走遍整个利马城。取稿、送稿、校稿,看似单调、枯 燥的工作,马里亚特吉却从不烦恼。因为在这单调的 工作之余,有阅读陪伴着他。一有空他就看书,即使 是在坐车途中。阅读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培养了他 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见解。终于有一天,他怀着忐 忑的心情,将自己写就的一篇简讯(未署名)投给了 自己工作的《新闻报》。令人惊喜的是,报社采用了 他的稿件。这对中学都未曾念完的马里亚特吉来说, 真是莫大的荣幸,他喜出望外,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 望。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工作、学习,他那敏捷的才 思和透辟的观察力在新闻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后来,他得到报社领导的认可与赏识,在《新闻报》 社当了三年编辑。慢慢地,马里亚特吉在报社、甚至 利马报界也小有名气了。人们提到他时,总是用充满 赞赏的语气说:“你是说‘小瘸子’马里亚特吉吗? 他聪明极了!”就这样,当时报社里送稿付印的“小 瘸子”马里亚特吉成为了一流的新闻工作者。     在《新闻报》社工作期间,马里亚特吉还没有胸 怀社会主义的抱负,某种意义上,他还是一位文艺小 青年。他常常撰写诗歌,还写了一出喜剧《戴面罩的 女人》,跟别人合写了一部戏剧《女元帅》。他的一 篇文笔绚丽的纪事文“奇迹之神朝圣记”在利马市文 学和通讯报道比赛中还获了奖。更甚的是,下面这件 事进一步展示了受了颓废文学毒害的文艺小青年的“ 奇思怪想”。     那时候,有个瑞士的舞蹈家诺尔卡·鲁斯卡娅来 到利马,她演出了几场独舞,赢得了利马文艺界人士 的好评。于是,马里亚特吉在内的一些文艺青年便设 想:要是将诺尔卡舞蹈的情境搬到墓地,和着肖邦的 《丧礼进行曲》,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巧 的是,诺尔卡竟赞同他们的这个想法。一天晚上,他 们来到利马城附近的“圣哲祠”墓地,诺尔卡身着白 纱,和着小提琴演奏的肖邦那首撕心裂肺的乐曲舞动 起来……这个事件被看作是亵渎了神圣,冒犯了死神 的威严。利马议会提出质询,监禁了诺尔卡和她的伴 奏者。     对这段人生经历,马里亚特吉从不隐晦,他称这 段时期是自己的“石器时代”,是自己的精神和感情 受到“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拜占庭风格”影响的结 果。P11-13    
展开
目录
马里亚特吉
引子
第一章 马里亚特吉的祖国
 印加文明故地
 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的传播
第二章 坎坷而又精彩的一生
 出生与成长
 由文学到政治转折
 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秘鲁社会主义的最初尝试
第三章 马里亚特吉主要思想
 《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
 创建秘鲁共产党
 倡导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
第四章 马里亚特吉看东方
 “东方之魂似乎已影响到西方”
 马里亚特吉与中国
 马里亚特吉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格瓦拉
引子
第一章 格瓦拉的童年及青少年
 较为优越的家庭背景
 哮喘、阅读与运动
 母子情深
第二章 前奏:革命信念的产生
 深入拉美腹地
 弃工学医
 “美洲战士出发了!”
第三章 革命:在路上
 墨西哥:遇卡斯特罗,接受军事训练
 来到古巴
 马埃斯特腊山区游击战
 决定性的一役——圣克拉腊战役
 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实践
 古巴革命国际化
 革命古巴对非洲的关注
 败走刚果
 梦想中的新篇章——玻利维亚
 星落玻利维亚
第四章 格瓦拉之死
 被捕之后
 为什么没有成功?
第五章 “像切一样!”
 切的榜样风范
 切的“社会主义与新人”
第六章 格瓦拉与中国
 格瓦拉的两次中国行
 国内对格瓦拉的认识
 格瓦拉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