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建设投融资与管理研究》:
(1)很多空港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过高。例如,利用负债资金建设的福州长乐空港由于债务负担重,经济效益预测过于乐观,空港建成后,资产负债率曾经一度达到108%。在这个层次的空港中,平均资产利润率很低,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商业贷款利率,因此,贷款的杠杆作用会吃掉大部分的企业利润,因为身背巨债而深陷亏损境地的例子在空港行业里不在少数,有的空港甚至全部收入都不足以支付财务费用。
(2)有些地方政府追求形象,空港贪大求洋,盲目攀比,造成过度建设,运营负担因此增加而导致亏损。珠海空港1991年立项,1995年通航,设计规模达到1200万人次,而直至2006年,其旅客吞吐量尚不足80万人次。建成后十几年来,空港债务总额达40亿元,债权人纷纷诉讼资产保全,珠海空港营运收入及诸多资产一度遭到法院冻结。不仅如此,珠海市每年还要耗巨资维持空港的正常运营。
(3)空港的公益性项目和收益性项目划分不清,空港陆侧交通、地区绿化、电力输送等市政配套项目与空港权责划分不清,空港背上不该背的包袱。权责不明确,场区规划和整治的费用由空港担负,但场区大量存在航空公司和其他驻场单位对资源的无偿占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