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持股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
1.适度交叉持股的正面效应
(1)通过资本联合和要素集结扩展经营业务。交叉持股制度本质上是不同企业的资本联合、集结与所有权交叉纠结。资本联合的结果会形成股权结构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各类股东相互制衡,公司治理结构发生变化。参与交叉持股的成员企业可能产生一个生产经营网络的管理者集团(如经理会、经营管理委员会、企业家俱乐部等),也可能形成一些非正式联系组织(某种经济业务联系会、科学技术交流协会、产品或技术交易会等),通过信息交流或者协调各个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或者互相影响生产经营方向,或者互相交流知识、技术,或者共享产、供、销平台,或者共享投融资渠道,或者联合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2)通过企业边界扩张促使外部性内部化。企业之间实行交叉持股有利于组建企业集团、结成企业联盟、建立企业网络,因而可以使外部性或者全部地或者部分地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企业边界扩张的过程,以权威命令替代市场交易,虽然可能使市场部分失灵和价格机制部分失效,但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却是有利的。实施交叉持股制度形成巨型企业和巨型企业联盟,可以使外部市场变为内部市场,使外部交易变为内部交易,甚至可以使市场交易部分地变为行政协调(例如在巨型企业内部)。这种外部交易内部化可以使交易变得较为顺畅,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交易效率。企业联盟或企业网络之内的成员企业之间,交流知识技术,共享资源,共用平台,支持援助,分工合作,分担风险,分享利益,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尤其是金融企业之间交叉持股、银企之间交叉持股,往往可以缓解资本缺乏的情况,可以互相联手救市,共同渡过难关。
(3)通过利益制衡和风险共担实现防范恶意并购及互利共赢。交叉持股形成的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容易达成利益均衡,共存共荣。企业联盟和企业网络之内的成员企业各有各的利益诉求,根本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各自追求效益最大化,必然有博弈、有竞争。但是,无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是紧密还是松散,都因为资本联系、产权交叉而使彼此利益相关,共同结成了战略伙伴、利益联盟,所以在共同面临约束条件下又会相互制衡、交流沟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担风险、防范恶意并购,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中共同发展、共存共荣、互利共赢。
(4)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方便协调共谋发展。交叉持股制度的实施,拉近了各个成员企业之间的距离,特别是成员企业之间互派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和经理联席会议的活动,方便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知识传递,非常有利于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改善各自的生产经营方针,提高各自的生产效率,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有研究资料表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可以改善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而且交叉持股程度越高,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低,信息交流的渠道越畅通。在信息时代,知识成了很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由于交叉持股实现了企业利益的均衡、协调,彼此可以分享对方发展的成果,从而存在不封锁知识技术的激励,而且可以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共同开拓发展的新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