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施洋》:
家族劣绅对施洋的迫害并没有击倒他,反而更激发了他的雄心远志,更促进了他同恶势力斗争的志向。施洋认为,在自己势单力薄、学历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要实现自己为普天下穷人讨公道的理想,必须储学备能,继续求学,只有读书深造,才能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才能具备实现理想的条件。于是,他再三向父亲请求,陈述他的求学志愿和计划,但因家里经济实在困难,父亲未能支持他。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这时,贤惠的未婚妻郭秀兰和准岳母理解、支持了他的理想。这两位淳朴善良的中国女性,认准施洋是个有志向的青年,便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所有积蓄,还变卖了首饰,支持施洋圆他的求学梦。就在1907年的秋天,施洋毅然离开竹山这个偏僻闭塞的山乡,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习蚕科,他高飞远举的志向终于得以实现。这年冬天,施洋与郭秀兰结婚。郭秀兰特别贤惠,在家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纺纱织布,以所得助施洋。
施洋的求学之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郭秀兰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动的前夜,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入侵中国,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亡局面;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偿付战争赔偿,更加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深重。
在这茫茫黑夜里,进步的中国人,纷纷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施洋与同时代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也在痛苦地寻求医国良方。
郧阳府立农业学堂为官办新学,其时学校风气初开,但仍习尚浮华,不少学生是官商子弟,美衣丰食,骄奢恣肆。又因学堂其实只是科举的变形,大部分学生入学只是为了求取功名,他们并不专心于学习,而仅仅以混取文凭为目的。他们视学业如赘疣,尤其对于教学实习不屑一顾。施洋则不然,他以学问为生命,在学校里刻苦学习养蚕专科知识,以便将来创办实业,实现“实业救国”。因此,他食不求饱,居不求安,终日专心致志于课业,终年不旷一堂课,课后空暇时间,则从事于农桑实验,或者阅读倡导维新的进步书刊。他特别喜欢梁启超等主编的《新民丛报》和康有为的《大同书》,常常诵读《礼运·大同篇》。
刚入学的第一学期,他的成绩为中等,后来学习成绩大为进步,每次考试均列最优等第一,至1910年(清宣统二年),以最优等第一毕业,被誉为“特别学生”。毕业以后,施洋被转入郧阳农业中学。他立志发展农业,以救中国之贫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喜讯传到闭塞的郧阳府城。施洋被革命的潮流所鼓舞,断然剪去头上的辫子,还动员自己的父母妻子也剪辫放足,以表示拥护革命,反对清王朝的决心。
翌年,郧阳农业中学停办,施洋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所国民学校,自任教员,积极宣传孙中山的主张。他讲演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不仅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就连附近的村民也经常来学校旁听。
他还利用学到的蚕桑专业知识,实行其创办森林及蚕桑的“大计划”,亲自带领学生开垦荒山,遍栽桑苗。他奔走各地,购种选苗。无论是烈日炎炎、暴雨倾盆的夏天,还是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冬天,总见他奔走于林场桑圃之间,无倦容,无畏色。
每当到了压苗采桑之期,他早起晚归,日夜劳作在林场,有时遇到大雨淋漓,泥泞遍身,他亦若无其事,一心扑在事业上。
施洋所做的这一切,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和学生家长的热情支持,但也引来了一些劣绅富商的非议和反对。他们群起嘲讽说:“读了几年书,还是回来玩泥巴,真没出息,生来就是个穷骨头命。”施洋对这些言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不仅在教育上成绩显著,在农事上的贡献,也颇为惊人。学校附近数百亩光秃秃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绿油油的桑园,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养蚕业的发展。这个昔日的“特别学生”,此时在社会上也渐露头角,受到了社会关注。1913年,施洋因农事上的成绩,得到竹山县广大农民的信任,被委任为县农务会的创办员,农务会的章程、规划,都出自他的手笔。农务会正式成立时,施洋被选为该会会长。他任会长后,不辞劳苦,奔走于本县的山山水水之间,进行实地调查勘测,规划一切,同时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林之利益,劝导农民发展农业、林业,使广大农民认识到,要改变竹山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首先治山治水。施洋还对治山治水有成绩的农民,实行奖励。在施洋的宣传鼓动下,加入农务会者达数千人,农务会因此蒸蒸日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