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我的青春不迷茫》: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刘强东是70后企业家,怀揣着年轻的中国梦,在创业的路上,筚路蓝缕,开拓进取,尝过失败的痛苦和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和光环。在短短的十年中,他从不懂网络到成为电商之王,从光脚进入电商领域到使京东成为营业额超干亿元的企业,展示了一代电商之王的气魄和魅力。他领导的京东在惨烈的竞争中,以每年300%的增长率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经历和故事激励着年轻人奋勇向前。
在他的创业范本里,有他呕心沥血的商业智慧和敢为人先、英勇向前的勇气和理念。他是中国B2C电商领域升起的一颗光辉耀眼的明星。
他的血管里激越着商人后裔的血液;他儒雅大方的气质里潜藏着高超的经营管理能力,他是电商奇才!
遭遇第一次惨败
1995年,上大四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刘强东得到消息:校西门外有家饭店要转让,他的心为之一动。经过考察,他觉得餐厅位置不错,客流量也行,就想“赌”一把。他把自己抄信封、卖图书、做程序赚来的10多万元钱集中起来,又借来一部分,凑足24万元钱,果断盘下了这家饭店。还是学生的刘强东竟然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不但令人刮目相看,更令人瞠目结舌。
原来,大学期间,刘强东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很多励志故事,故事里主人公充满激情的人生经历让他热血沸腾,倍受鼓舞。他想到自己已经年满18岁了,应该独立了。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事隔多年,他说:“那个时候,我想自己是个男人,已经成年了,我要自己挣钱。”
签完转让合同,梦想创业的刘强东异常兴奋,热情像火一样燃烧,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要把餐厅扩张为全国连锁店。年轻的他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在等待着他。
刘强东接手餐厅后,就做了以下决策:一是提高饭店员工的福利,给餐厅所有员工涨了工资,涨幅力前老板时的一倍,仅大厨的工资就由800元涨到1600元;二是改善了员工的住宿条件,把他们的行李从一下雨就灌水的地下室,搬到居民院中,院子很大很宽,每两个人可以分到一间房,房间还有空调;三是改善了员工伙食,由以前只吃两种菜,即:剩菜和快要变质的菜,改为每顿两荤两素四个菜;四是买菜和收钱都交给员工去做。
不懂人情世故的他以为,以心换心,必定换来员工的忠诚和卖命报答。这一次,他错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朴素的管理方法和他的创业梦。
年轻的刘强东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是理想主义者,他将一切想得太美好了。
饭店刚开业,饭店前老板就来要房租。刘强东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忙问:“我已经将饭店买下来了,还交啥房租?”
前老板不慌不忙地把他们签署的合同书拿出来,一条条指给刘强东看,说:“合同上写的是24万元买餐厅。买餐厅的什么?就是名字和锅碗瓢盆。这一点你要明白。”
刘强东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他以为24万元是把餐厅的房子也买了。他找律师咨询,才知道这个条款的真正含义。那么,饭店的锅碗瓢盆值24万?显然,刘强东上当了。万般无奈,刘强东每月不得不继续交房租。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饭店的经营管理又出现了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