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杨东莼大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266389
  • 作      者:
    周洪宇等著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杨东莼大传》主要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杨东莼历经艰难而又奋进向上的一生,介绍了在历史与人文间激荡交汇而碰撞出的许多看似平淡实则充满波澜的史实,涉及其生平经历、社会活动、学术研究和翻译成果、教育实践与思想沿革等多个方面,是了解作为近现代知识分子的杨东莼的生平及其所走过的心路历程的珍贵资料。
展开
作者简介
  周洪宇,1958年生于武汉。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教育公平论》、《教师教育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等著作20余部。主编《千年梦想圆于建国百年——小康社会与教育新使命》丛书。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美)等中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定对台立法、建立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和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等被中央采纳。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影响力人物30人”、“全国有影响力的十位人大代表”。
展开
内容介绍
  那些渐已远逝的传奇故事,那段无法平静的人生履痕,或是明日黄花,或被尘埃湮没,或在风中消散。岁月其徂,古人乃喟叹:“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杨东莼,这位中国近现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那些作为主角活跃在中国历史中心舞台并给后世留下巨大身影的历史人物不同,有关这位大时代的参与者的传说正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与记忆,可一旦拨开历史的氤氲迷雾,那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碎片不断浮现,总能激起历史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好奇与探寻。《杨东莼大传》讲述了杨东莼历经艰难而又奋进向上的一生。
展开
精彩书摘
  这场“庚子国难”最后以清延战败,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为终。列强步步紧逼,慈禧太后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来求得一时苟安。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赫然出现在国人眼前,此时清朝“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已经不再,内忧外患不断升级,中国犹如一艘随时可能倾覆的古船在风雨中飘摇。
  正是这一年,190¨。年农历3月8日寅时,杨东莼在醴陵渌江乡河西村(今称“两山史家老屋村”)一个林木丛竹掩映下清幽静谧的小院子中呱呱坠地了。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在罗霄山脉北部西面,西有株洲、长沙,东与江西萍乡相接,居长沙、株洲、湘潭三角地区。
  县城依山傍水,一道名为渌江的大河,穿城而过,流入湘江,出洞庭湖。
  这是一个山水秀丽、人杰地灵之地。
  离杨家不足5公里的北乡,有个株林树下村,村口有一株相传从明朝留下来的参天古树,村中有栋朱家老屋,屋背后靠着一座名为建安山的高岭。这户人家靠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份薄产过日子,世代务农,并不富裕。
  家中最小的儿子朱竹怡(后改名为朱克靖、朱笃一)这年正好5岁,顽皮机灵,经常在一排二层农舍前的池塘边嬉戏,被父母亲叫做“黑子”。这个出身老实农民家庭的脸色黝黑的男孩,在多年后,成为杨东莼关系密切的同窗学友。
  杨东莼的父亲叫杨策,祖父叫杨畹兰,曾祖父叫杨东阳。杨畹兰育有三子,即杨炳书(杨策)、杨笔书、杨竹书①。在渌江乡,河西村的杨姓人家很多,杨东莼的祖上是大户人家,原籍江西省高安县。曾祖父杨东阳靠经商起家,因头脑灵活善于经营,颇有积蓄,家底甚厚。祖父清朝廪生出身,受洋务运动影响,热心于开煤矿、熬樟脑,并设书局发售江南制造局出版的新书,但对于经商心有余而力不足,惨淡经营几年后,几乎败光偌大的家业。到杨东莼出世时,杨家已经衰落,不再是富贾之家了。
  家业不再昌盛,但道统依然延续。杨东莼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晚清社会典型的读书人,深受儒家传统影响。他们有传统士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地理闭塞的渌江乡那些终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农民不同,他们关心时政,对外界有一定见识。杨畹兰接受了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希望从器物层面来改良社会、救亡图存,为此他甚至倾家荡产;杨策感受到“甲午战争”惨败的沉痛教训,深信国难之际最紧要的是强兵御侮,于是弃笔投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并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杨策是个秀才,思想比他的父亲杨畹兰更激进。
  少年时由乡赴省,进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当时省城有岳麓、城南、求忠三大书院。城南书院院长刘凤,学问平常,但喜欢提拔后进。杨策秉性聪明,志气宏远,爱读孙吴兵法和诸葛亮心书。当时与杨策同榜入泮的有程潜①,二人年龄一样,志趣相合,且是同科秀才,因此交往甚密。
  杨家父辈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在不自觉中成为杨东莼脑海里的印记,他继承了这一由修身而经世的传统,这也成为他日后一切行为的前进动力之一。
  杨东莼的出生,让杨策喜忧参半,喜则头胎得子,振兴家业有望;忧则国事式微,处境危艰。他给长子取名“人杞”,又取了个乳名“岂匏”②。
  有较深传统文化涵养的杨策,给儿子取名字自然有一定寓意。“岂匏”这两个字出自儒家经典《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③,意指怀才而莫展,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也许,是出于对清政治腐败无能的失望,和对国家前途的无比忧虑,杨策希望儿子在乱世里,能成就才学,施展抱负,经世治国,而不是一个无用的“匏瓜”。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士大夫型”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景,如同南宋词人辛弃疾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恢复国土无望,壮志难酬,发出了“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干叠”的悲怆感慨。
  ……
展开
目录
导言:大时代的参与者
第一章  逐梦少年
第二章  “五四”新青年
第三章  从理性之光到革命之路
第四章  流亡日本
第五章  学术的黄金期
第六章  “杨把戏”
第七章  抗战救亡
第八章  再为“冯妇”
第九章  逃亡香港
第十章  雾都岁月
第十一章  短暂的“芳园”
第十二章  “一个非广西籍的广西人”
第十三章  桂子情深
第十四章  真诚与同情的纠葛
第十五章  徘徊于学术与政治的苦闷
第十六章  落日余晖
结语:历史的评判
杨东莼生平年表
杨东莼主要编译著系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