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之江水蕴:且凭杏实访民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802143
  • 作      者:
    慕景强编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之江水蕴:且凭杏实访民国》所涉及对象总称民国浙籍医界精英,具体来说包括:民国期间就已投身医界的(主体),民国期间接受医学教育的(部分),以及民国期间出生、后来进入医界的(小部分)浙江籍学人。民国这一时段培养出来的大量专门人才成为民国及新中国现代医学事业开创、建立、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在民国医人中,有多少浙江籍人的身影?都是什么原因使他(她)们走上了学医的道路?他(她)们的从医道路又有哪些曲折?他(她)们选择了什么领域来作为自己的专业?学成毕业后他(她)们又去了哪里(和浙江相关否)施展自己的才华?又有多少学成后返回(反哺)浙江?……这就是《之江水蕴:且凭杏实访民国》想叙述的。
展开
作者简介
  慕景强,男,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富饶乡,先后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士、医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现居杭州,在高校从事编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医学教育史,《健康报》(卫生部主办)专栏作者,已发表医学史论文章百余篇。喜欢电影,专心于网球及自行车运动。已出版图书《西医往事——民国西医教育的本土化之路》《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新中国医学档案》《那把柳叶刀——剥下医学的外衣》《健康,几秒钟的事——数字里的健康密码》(第一辑)《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即将推出健康骑行系列《前车之鉴》《骑行途中的另类风景》《单车减肥日记》《健康骑行漫画》。
展开
内容介绍
  《之江水蕴:且凭杏实访民国》是一本介绍医学人物的励志的、科普书,可读性比较强。本书主体内容由50个医学专业人物介绍组成,这不仅是对浙江历史人物研究领域的补充,同时也是对浙籍医界前辈学人的尊重纪念。
展开
精彩书摘
  陆南山:瞽者生明
  一、上海有个陆南山
  陆南山(1904—1988),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四代业医,从父陆光亮学医,22岁悬壶于上海,专擅眼科。1956年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曾任上海仁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眼科教授、医疗系二部中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理事等职。
  陆南山17岁随父侍诊,得传家学。1926年来沪,初设诊于虹口,抗日战争后,迁南京路哈同大楼,再迁鸿仁里,以擅治眼疾闻名沪上。陆深知“医乃仁术”,遇有危重患者,常留家住宿,随时观察;家中容留不下,则留下病家住址,亲往访诊。对贫苦病人,非但不收诊金,还馈赠药物、膳食。陆行医60余年,经他治愈者不可胜计,有使“瞽者生明”之誉。
  陆南山一生遵循“学知不足,业精于勤”的古训,博览群书,有得则录,笔耕不辍;配制眼药,亲手研制;80高龄仍然坚持门诊。著有《眼科临证录》。
  其对31个病症的辨证施治方法,经系统整理,输入电脑,作为教学之用。
  《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实用眼科学》《中医眼科学》皆收载其数十年的临诊经验。
  陆南山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眼科理论五轮学说,结合多年临诊经验,提出“肝肾立论”“脾胃论治”“健脾利湿”新学说,独具见解。率先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进行生化检验,使用眼科仪器检查眼底病变,充实中医诊断手段,使中医眼科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对角膜炎、葡萄膜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眼底出血症、视网膜炎、眼肌麻痹等诊治都深入钻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有《中医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辨病和辨证的结合》等论文20多篇。
  陆南山从事医学教学,认真带、教学生,不少学生成为中医眼科界后起之秀。子女中有六人从事中西医眼科。
  二、陆南山的医疗经验陆南山从事眼科医疗60年,主张中西医结合,眼病辨证强调整体观点,善于化裁古方,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对眼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医疗经验。
  1.察病合参四诊,诊断基于检查眼科察病,必须四诊合参,但陆有其独特的见解。陆强调,“四诊”中问诊为其首。故临诊必详细询问患者各种情况。还编了一首眼科十问歌:一问视力二问泪,三问畏光四问眵,五问疼痛六问时,七头八身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阴阳虚实辨分明。
  陆南山认为,对眼科来说,望诊特别重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肉眼一般观察,另一是仪器检查。他非常强调眼科检查,认为每一个眼科医生都必须掌握现代眼科检查方法,应亲自检查自己的病人,方能明确病变情况,做出准确判断。他检查时,一般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及严重程度。
  2.立法谨守病机,辨证不尚分型陆南山认为,眼科疾病的治疗,也应“治病必求于本”,要求“审证病因,辨证施治”。但要有“证”有“病”,有按证立方,也有一病专方。但绝不可“对号入座”。陆治病必定要探索机理,根据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及病人特定病情、脏腑、气血、痰湿情况而做出诊断立法。如角膜炎是分型很复杂的疾病,极不易掌握,而陆则抓住角膜炎是由外邪所引起而逐步入里这一线索,进行辨证治疗,将病分为三个阶段,从而以简驭繁。又如“静脉周围炎”眼内出血病,则抓住发病者多为青年男性、相火过旺的特点,认为该病的发病因素与相火有关,不管临床症候多复杂,治疗只需从养阴液、清相火着手。特拟了“减味阿胶汤”为该病专方,在病情的各个阶段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运用。
  3.明生克谙传变,治未病防未然陆南山常说:“‘上工治未病’,对眼科医生来说,尤其重要。”他认为“治未病”含义有二: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防微杜渐,制止并发症或兼症的发生。大多数危重眼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医生若能明察秋毫,预先采取措施,对疾病的归转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陆南山指出,对于眼底出血病,虽然原则上采用清热止血法治疗,但要掌握好分寸:清热不可过寒;止血不可郁气。寒凉过度、气机壅塞均易造成瘀血留滞不化。
  陆南山对许多内眼症的治疗有特色,主要原因在于他对各病病因、机理有清晰的认识,治疗针对性强。陆认为,内眼病的致病因素,多数由于五脏功能失调引起,可以一脏独病,也可以数脏同病,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脾、肾两脏。这是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的缘故。
  在除眼外障方面,陆南山认为,眼外障之早期,多见目赤,故多属因火所致。其实不单眼之外障,其他如急性、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都属目赤范畴。由于这类疾病为火邪所袭,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但清法有多种办法,需参照《伤寒论》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
展开
目录
前言 何来民国?哪个之江?谁的杏实?
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
钱潮:中国微循环研究的开创者
裘法祖:敢为人先的外科泰斗
汤尔和:降格犹无乱世才
陈敏章: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裘笑梅:送子观音
邵象伊:中国公共卫生学的先驱者
汪猷:无涯之知,世代之功
施今墨:继续为人民服务
朱焱:世纪风雨,朱颜不改
徐丰彦:不唯上,只求实的生理学人
周廷冲:富春山水哺育的军事医学家

港通天下书藏古今——宁波
陈中伟:断续之间
应元岳:中国发现肺吸虫病第一人
贝时璋:用自己的生命研究生命科学
童第周:一定要争气
洪民:绝不能让病人失望
顾方舟: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戴自英:中国临床抗生素学的奠基人
郑一仁:仁心仁术郑一仁
汤于翰:悬壶济世,情系故乡;博学守仁,志在社会
陆南山:瞽者生明
董廷瑶:幼幼庐主的幼儿经
裘祖源:50年防痨如一日
谷镜汧:了却国人强身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宋梧生:余姚小城杏坛花开
谈家桢:敢和“老大哥”叫板的遗传学家

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绍兴
姒元翼:大禹后人的一生坚守
金宝善:为学、为政皆为民的公共卫生学家
许世瑾:中国生命统计及卫生统计事业的奠基人
姚永政:终生与寄生虫为敌的人
谢少文:科研教学两不误
陶寿淇:一生心之所向
金寿山: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周诚浒:人民给我的,理应还给人民
倪葆春:中国整形外科第一人
方先之:津门骨科事业的先行者
楼百层:醉心针灸济世人
沈克非:一割、一剪、一针、一缝的世界

同晖日月星光在,笑向温州看九州——温州
吴襄:书无全书,人无完人
洪式闾:不唯为民众谋幸福,抑且为国家争体面
施立明:要搞科研就得有献身精神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
楼之岑:中国生药学的奠基人
叶桔泉:不管干什么,都要为人民健康服务
姚克方: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金华
朱章赓:早期世界卫生组织中的中国身影
韦文贵、韦玉英:一苇渡江,二韦拨障

烟雨迷离不知处,江南画船如屋里——嘉兴
高尚荫:中国病毒学第一人
黄宛:心电图学的泰斗

台州地阔海溟蒙,云水长和岛屿青——台州
朱洗:开发育之门
冯德培:科学家一辈子不能离开实验室
许植方:植物化学的忠于职守者

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衢州
毛江森、胡孟冬:甲肝克星
邱茂良:古老中医针灸的现代传人
跋 巧手仁心天目路——郑一仁采访手记
再跋 并非令人难以费解之书名周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