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97122
  • 作      者:
    钱茂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梳理了宁波杨氏家族在明代的发展历程,及其家族维系、家族成员的学术与诗文创作等。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谈宋元明时期的杨氏家族兴衰历史及家族特色。第三章从近世家族建设角度谈镜川杨氏的努力。第四章讨论杨氏家族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第五章与第六章,重点谈明中叶与晚明杨氏的代表人物杨守陈与杨德周。第七章,谈明代杨氏家族的诗文成就。<br>  《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明代科举家族个案史如何做?笔者设计了纵横两个路径,一是历史的嬗变,谈宋元明时期的杨氏家族兴衰历史及家族特色。二是横向的论述,分别论述家族的维持、家族与地方关系、学术与诗文成就。《明代的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重点谈宁波镜川杨氏科举家族的嬗变历程及其学术贡献,逻辑结构十分清楚,体现了家族与学术两条主线。这也正结合了笔者的两大强项,一是浙东学术研究,二是明代科举研究,是两个研究方向的交接点所在。这是根据笔者的学术背景建构出来的科举家族研究模式。
展开
精彩书摘
  富户们乐于施与。杨美诚“饶赀,好礼乐,喜施抚”。杨承镒“刚方正直,逊礼无骄,轻财好施,自得逍遥,福田广布,乡党钦高,所施庵寺桥路,装塑佛像,不止三百余数。本境七乡桥亭,公所重建,奉化方桥、常普庵大殿,皆公重建。舍肥田三亩余,永为斋僧,夫妇同塑像于彼”②。杨德坤“小时因祖上清廉,无寸土之授,甘忍自约。每务勤俭,忠厚孝弟,遂致苟完之富,养亲葬祖。喜令子孙读书。性不饮酒,隐居山中数十年,以寿终”③。杨秉志“赀雄于乡,捐饷给,贫者多赖之”④。<br>  据统计,杨氏从“守”字辈到“文”字辈五世之中,有“四开府、三翰林、两台谏、四监司,而守牧以下无论也”⑤。所谓十进士,嘉靖前有6人,及嘉靖以后,有杨美益,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杨承闵,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杨德政,万历五年(1577)进士;杨文瓒,南明唐王隆武元年(1645)恩赐进士。<br>  此外,《镜川杨氏宗谱》上有杨觐光、杨观光兄弟进士。杨觐光(1585-1635),字星仲,号拱宸⑥,继改百芝。以《礼记》,补山东登州府招远县庠生,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中进士,官至陕西布政。《镜川杨氏宗谱》称“转通政司使,升兵部侍郎”,据《钦予祭葬百芝杨公墓志铭》,仅官至南京通政使,没有做过兵部侍郎。“历宦二十有九年,使署八,部曹六,藩臬五,大同正四,纳言流寓一,林居一,外内艰四……廉于公家,悴与王事”⑦。杨观光(1597-1644),字用宾,号旭仑,补山东登州府招远县庠生。天启七年(1627),中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为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官检讨,后官至左春坊左春谕。李自成人北京,投奔大顺政权,封为礼政府侍郎。有《证思集》传世。<br>  杨觐光、杨观光兄弟似乎是外迁镜川杨氏后裔,故《镜川杨氏宗谱》卷二《卜籍》称:“一派居山东招远县,有讳槐者,生子州牧,州牧生三子。”事实上,这个记载是错误的。据天一阁藏《招远杨氏族谱·特卷》,明初,招远杨氏始祖杨彦通,由浙江宁波府鄞县贡士到山东登州府黄县任教谕,后定居于招远。明初,镜川杨氏受打击,没有人出仕。复据天一阁藏光绪《光溪杨氏宗谱》,杨彦通属鄞县鄞江桥光溪杨氏后裔,他们与镜川并不同支。永乐年间,杨彦通参与修《光溪杨氏宗谱》,明确作“彦通,字梅斋,迁招远祖”。<br>  科举是一种竞争相当强的活动,秀才、举人、进士,实际是三个层级。举人与进士的数量,取决于底层秀才的数量。秀才数量多,才有希望出稍多的举人,进而出进士。明中叶镜川杨氏之所以出了那么多进士,与杨范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科举考试是一种激烈的教育竞争,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考试的成功率。明朝没有正规教育体系,只有考前辅导机构、助考机构。从中央到地方的儒学,均为秀才集中地。在此之前,必须靠民间教育来完成。由此可知,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外在因素取决于是否有优秀的塾师与官学中的辅导老师。杨范擅长教育,亲自承担了三子九孙的教育任务,找到了《易经》这样的突破口,终于取得了可喜的科考成绩。<br>  晚明以后,杨氏科举竞争力的下降,从小环境来说,主要是缺乏杨范那样的优秀师资,缺乏互相传承的教育传统。科举考试是一种教育竞争,所以教育积累相当重要。只有优秀的师资与优秀的生源相结合,才可能有优秀的教育成果。杨范时代,杨氏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族,杨范承担了儿子、孙子们的教育之任。杨范之后,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隅继续承担了后代教育之任。但弘治五年(1492)以后,杨氏分家,成为小家庭。这样的结果是,家族互助式教育传统中断,家族成员的教育水平下降,应试能力也跟着下降。从大环境来说,晚明以后,教育越来越发达,参与科考的士子越来越多,科举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然,也不排除一代不如一代的自然规律。弘治以后,杨范一支已经迁移到宁波城中。“守”字、“茂”字两辈的成功,为家族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后面几代子孙有资本可依,自然会出现努力程度不够的现象。<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导论<br>一、科举与近世家族隆替<br>1.近世家族<br>2.科举家族<br>3.文化家族<br>4.相关研究<br>二、杨氏研究的基本文献<br>1.杨氏宗谱<br>2.杨氏诗文<br>三、基本思路与基本内容<br>1.基本思路<br>2.基本内容<br><br>第二章&nbsp;明代的杨氏家族<br>一、由仕而守:宋元时代的杨氏<br>1.杨氏溯源<br>2.仕宋沐恩<br>3.义不仕元<br>二、富户败落:明初的杨氏<br>1.明初的豪右打击<br>2.镜川杨氏的败落<br>三、读书应举:永乐至正统间的杨氏<br>1.启杨氏文献之传的杨范<br>2.走向复兴之路的杨自惩<br>3.杨自念与杨自忞的辅助<br>四、名盖东南:景泰至正德间的杨氏<br>1.礼部尚书杨守陈<br>2.吏部尚书杨守5止<br>3.工部尚书杨守随<br>4.布政司使杨守隅<br>5.刑部侍郎杨茂元<br>6.按察副使杨茂仁<br>7.“茂”字辈其他人物<br>五、家声少替:嘉靖以后的杨氏<br>1.杨美益及其他“美”字辈人物<br>2.杨承闵及其他“承”字辈人物<br>3.杨德政及其他“德”字辈人物<br>六、四忠双烈:收三百年世臣之局<br>1.四忠双烈<br>2.伸张忠烈<br>七、小结<br><br>第三章&nbsp;杨氏家族的维系<br>一、杨氏宗族的管理体制<br>1.宗公制度<br>2.历代宗公<br>二、《镜川杨氏宗谱》的编纂<br>1.明代的宗谱编纂<br>2.清代的宗谱编纂<br>3.民国的宗谱编纂<br>4.杨氏家谱编纂的特点<br>三、祭祀、义田与学校<br>1.圣旨<br>2.祭祀<br>3.义田<br>4.学校<br>四、小结<br><br>第四章&nbsp;杨氏家族与地方社会<br>一、科举家族的示范效应<br>1.月湖陆氏<br>2.月湖李氏<br>3.槎湖张氏<br>4.鉴桥屠氏<br>5.高桥章氏<br>6.藕桥朱氏<br>7.其他家族<br>8.受教弟子<br>二、对地方事务的关注<br>1.杨守陈的绝贡思想<br>2.杨守5止与朝贡贸易<br>三、小结<br><br>第五章&nbsp;杨守陈学术思想研究<br>一、经学思想<br>1.疑经过程及背景<br>2.疑经成果勾沉<br>3.疑经特点及意义<br>二、理学思想<br>1.道德优先<br>2.理在人心<br>3.复性归贞<br>4.义利之辨<br>5.尊朱不惟朱<br>6.究理践行<br>三、史学思想<br>1.国史编纂<br>2.关注方志<br>3.重视家谱<br>四、民本思想<br>1.关心民间疾苦<br>2.长民在于爱民<br>3.德刑严宽平衡<br>五、小结<br><br>第六章&nbsp;杨德周学术研究<br>一、生平事迹<br>1.早年生活<br>2.中年出仕<br>3.晚年生涯<br>二、关注地方文献<br>1.关注宁波文献<br>2.重视金华文献<br>3.留意古田文献<br>三、编纂《玉田识略》<br>1.编纂成因<br>2.编纂时间<br>3.文献价值<br>四、重视古籍与遗献的刊刻<br>1.古籍的汇编辑佚<br>2.重刊碧川诗文选<br>3.推动遗著的刊刻<br>五、诗文创作<br>1.创作《铜马编》<br>2.“杜学”研究<br>3.地方风物咏吟<br>4.其他诗文创作<br>六、小结<br><br>第七章&nbsp;杨氏家族诗文研究<br>一、明代前期的杨氏诗文<br>1.杨起汶诗歌<br>2.杨范的诗歌<br>3.杨自惩诗歌<br>二、杨守陈的诗文<br>1.诗歌创作<br>2.散文创作<br>3.创作特点<br>三、杨守5止的诗文<br>1.创作特点<br>2.散文创作<br>3.诗歌创作<br>四、杨承鲲的诗文<br>1.诗文创作实践<br>2.对复古派的批评<br>3.诗文创作风格<br>4.《北征记》的价值<br>五、小结<br>征引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