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662743
  • 作      者:
    胡晓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通过田在艺院士无奇的童年、求学在外、玉门和陕北的工作十年、在新疆奋战的日子、投身两次石油大会战、参加江汉油田和吉林油田的建设,以及调入北京后的理论研究等内容,向人们全面、客观地展示了田院士的一生经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寻找地层深处的光:田在艺传》章节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令人振奋。
展开
精彩书评
  他总结了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找油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了油气田形成的基本地质规律,论述了盆地成油理论,提出了对含油气盆地研究的一整套内容和方法,在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陆相生油、油气藏地质等方面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充实了我国石油地质理论,是我国石油工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涛(石油地质学家)
  
  伟岸的身躯、浓重的乡音,他的外表和言谈举止,朴实忠厚得像一介农夫,圈内人都说他是老实人、好人。公家的事、别人的事他总是记在心上,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他最愧对的是父母和家人。60多年的辛勤耕耘,成就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造诣。从黄士高原、西部边陲到松辽平原、渤海之滨,只要他走过的地方,黑色的油流便会汩汩不衰。在我心中,先生既是恩师也是益友,是我人生的一面旗帜。
  ——张庆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1960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陆相沉积生油和找油论文集》(第一集)中收录了田在艺的《中国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在陆相地层中找油》一文。田在艺在文中阐述了自己早期的陆相生油、找油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陆相地层有生成石油的条件,并对陆相地层中寻找油气藏作了一番探讨。
  “陆相生油”是相对于“海相生油”来说的。20世纪上半期,国际上大多数的地质学家提倡“海相生油”,认为陆相地层很难找到大量的石油蕴藏。1922年,艾·布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石油资源》中写道:“中国没有中生代或新生代的海相地层;古生代沉积也大部分是不生油的……中国西北部目前虽在生产极少量的石油,但看来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这是典型的“海相生油”的看法,认为中国因缺少海相地层,所以也不可能找到大油田。
  我国的一些地质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如翁文灏、潘钟祥、谢家荣、黄汲清等都曾提出过陆相生油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面积广袤的陆相地层是有大油藏的。黄汲清在1943年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油田。”田在艺也认为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并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明陆相地层如何生油、储油,他成为“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者之一。
  15年的石油地质勘探生涯让田在艺对西部地区的地质情况了如指掌,同时,他分析并研究了全国其他地区的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进展。他主要以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一哈密盆地等西部盆地为例,结合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等18个全国有含油远景的地质构造,通过分析储油岩层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以及已经查明的油、气田的分布规律来论证陆相沉积生油和成油条件。
  ……
展开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无奇的童年
渭河岸边的一农家
父亲的影响

第二章 求学在外
动荡年代里的中学生
抗日时期的新青年
“科学救国”下的专业起步

第三章 从玉门到陕北
奔赴玉门油矿
追随恩师孙健初
野外调查出真知
思想的变化
幸福新生活

第四章 在新疆奋战的日子
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对新疆石油前景的预见
“陆相生油”学术思想的成型

第五章 投身两次石油大会战
石油勘探的战略东移
“拿下大油田”
理论的发展
奔赴大港新油区
对大港油田持续建设的意见

第六章 从江汉到吉林
调至江汉油田
艰难岁月
恢复工作
调至吉林油田

第七章 从实践者到理论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