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保证前途:向关羽学习跟什么样的领导干(上)》解决的心理学问题:
人为什么会尽可能地忠于承诺,而不是背信弃义?
为什么人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漂亮(帅)?
投入越多,就越是不甘心放弃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怎样才能不致使激励走向相反的方向?
为什么专家的意见更容易被人接受?
为什么有时候越是拼命说服,越是不能说服?
在职场中,公事公办也是嫉妒的一种表现吗?
对上司惟命是从真的就是个好下属吗?
应该怎样委婉地表示自己对他人的不满?
众口一词的宣传推广真有巨大的作用吗?
做好群众工作对领导者而言有多重要?
激将法适用于什么人?
哪些人容易成为“替罪羊”?本书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运用社会心理学这一现今日益受到追捧并极富成长性的学科深入剖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使读者在重温三国故事的同时认清自己并学会分析身边的人和事,以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舒畅、更裕如。与此同时,生动活泼的漫画形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色彩也令人感觉耳目一新、忍俊不禁、回味良久。
展开
——关羽
这个红面孔情不能动、理不能晓、法不能束、利不能诱。该用什么办法去说服他呢?其实,情理法不能说服关羽,并不是因为情理法对关羽不起作用。相反,是因为情理法对关羽的约束。想通了这一点,张辽觉得找到了对付关羽的办法。那就是帮他打破情理法对他的束缚。
——张辽
曹操在关羽投降的第一刻就做错了。曹操一直以客礼待之,屡次三番加以赏赐,非常尊重。但客人总是要走的,怎么可能长留家中呢?曹操这样对待关羽,反而是助长了关羽的“客人心态”。投入得越多,越是不能自拔。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曹操不但没有回头,反而在付出的路上越行越远。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