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杨式太极拳推手和散手诠释.理论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951612
  • 作      者:
    王志远著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远,汉族,1946年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毕业于浙江大学,高级工程师。7岁开始习武,师承王宝燮(保还)、傅钟文、沈寿、赵安洲、徐德成等宗师,几十年如一日,追随诸恩师左右,锲而不舍,钻研太极拳及内家拳拳术,又十分注重拳学理论的研究,深得诸恩师厚爱器重,精心亲授真传太极拳、刀、剑、杆(枪)、推手及散手五功,以及张松溪、王征南派内家拳术,成为嫡传杨式太极拳和内家拳的衣钵传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杨式太极宝典丛书:杨式太极拳推手和散手诠释(理论篇)》主要内容有太极拳心经、太极正果功三乘、三十七势诸解、折叠之研究、太极拳体用全诀、太极百劲推原解、太极拳十大捶斟解、十大腿斠解、内家拳法十篇、太极拳推手和散手经典拳论诠释等。是对杨式太极拳推手和散手内容作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是传世杨家太极精奥的再现,是当代杨式太极拳著作中较为完整系统、内容丰富、精到深刻的著作之一。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相关知识,体验蕴含深厚的太极人文精神,遍览古典文献精华,是一本有收藏价值的上乘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杨式太极宝典丛书:杨式太极拳推手和散手诠释(理论篇)》:
  太极拳阴阳合德,练其形而传其神,传其神而达其意,达其意而先其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气鼓荡,内气潜转,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丹田吐力,功力老到,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拳势如行云流水,风曳杨柳,轻盈自然,又恰似溪中纱,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刚柔互运,虚实渗透,动静浑然,蓄发相变,奇正相生,功劲似有若无,形影飘忽莫测,貌似柔软无力,实则无坚不摧,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自初发悟,至于有成,走架之境凡三变,初若身立水中,随水波之推荡;稍进,则如善游者,与水相忘,有足不履地,任意浮沉之慨;又进,则步愈轻灵,若自忘其身,直如行于水面,飘然为凌云之游也。功臻上乘,其和气周匝一身,往来上下,百脉通融,被于谷中,畅于四肢,拍拍满怀都是春,而其像如微醉也,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宇宙,天人合矣。修炼者以阴阳为体,以柔圆为用,以有形之外形,以有为之动作,而返无为之内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脉脉相因,式式相应,势势相承,轻柔缓匀,浑元无间,于静绵幽微中去体验,去激励内气,以内动导外动,以修为天然自然之境界。一切自然而然,无为而为。拳势能肇乎自然,自然既立,则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则变化出矣,方圆生矣,刚柔推矣,动静分矣,形势俱矣。功夫自然而修,功力自然而长,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功之“三乘”。
  “乘”是指乘载物(船、车,也可引申为道路),源自佛教。“大乘”意为大的乘载物,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到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意为小的乘载物,能运载少量众生达到涅槃彼岸。《大乘起信论》日:“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用来辨证太极修为的三重层次或成就。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一气斯析,真宰自判,交映罗列,万灵肃护,阴阳判分,是谓太极。其阴与阳,是对宇宙秩序与混沌间的一种领悟,阳是创造与秩序,阴是顺承与混沌,秩序中总会有混沌的可能,混沌又可凝合而成秩序,也就是说序可化为非序,非序中又有序,此即秩序与混沌的变化,亦即阴阳变化、相推、相生与相成。自然之阴阳,“日月相推而成明焉,寒暑相推而成岁焉”。太极刚柔相推而成变化。变化者;吞吐蓄发之象,动静开合之势,虚实方圆之韵,奇正刚柔之劲……变幻莫测通灵而谓之神。故变化是谓太极登真之阶。其下乘之传,因循执法;中乘之传,圆通变法;上乘之传,玄机活法。太极拳运动,唯刚与柔,其为用,气与势而已。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聚则刚,气散则柔。柔而至柔,有因应万物自然之能,刚而至刚,有无坚不摧之势。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太极拳心经
——从一则谜语所想到的太极拳境界
一、一念不起
二、二目无光
三、三餐不食
四、四肢无力
五、五管不用
六、六神无主
七、七窍不通
八、八方通鬲虫
九、九九成非
十、十足神通

第二章 太极正果功三乘

第三章 三十七势诸解

第四章 折叠之研究

第五章 太极拳体用全诀

第六章 太极拳百法歌

第七章 太极百劲推原解
一、太极尺拳十三势概述
二、静松稳匀缓合连详释
(一)静
(二)松
(三)稳
(四)匀
(五)缓
(六)合
(七)连
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基本八劲详解
(一)棚劲解
(二)捋劲解
(三)挤劲解
(四)按劲解
(五)采劲解
(六)捌劲解
(七)肘劲解
(八)靠劲解
四、进退顾盼定五行劲详解
(一)进劲解
(二)退劲解
(三)顾盼劲解
(四)定劲解
五、浑元劲详释
六、轻灵劲详释
七、化劲详释
八、整劲详释
九、中和劲详释
十、生熟劲详释
十一、折叠劲详释
十二、抽丝劲详释
(一)抽丝劲缠丝劲
(二)合中轴合脊椎
(三)盘活脊椎激活尾闾
(四)抽(缠)丝劲修炼关键

第八章 太极拳十大捶斟解
一、搬拦捶斟解
二、肘底看捶斟解
三、撇身捶斟解
四、栽捶斟解
五、指裆捶甚斗角翠
六、打虎势斟解
七、双峰贯耳斟解
八、上步七星斟解
九、弯弓射虎斟解
十、白蛇吐芯斟解

第九章 太极拳十大腿法斟解
一、白鹤亮翅斟解
二、退步跨虎斟解
三、高探马斟解
四、上步七星斟解
五、左右分脚斟解
六、转身蹬脚斟解
七、转身右蹬脚斟解
八、十字腿斟解
九、转身摆莲斟解
十、左右金鸡独立斟解

第十章 《内家拳法十篇》序言
一、武德篇(四言八十八句)
二、精气篇(四言三百五十二句)
三、方略篇(四言二百六十八句)
四、机势篇(四言二百五十二句)
五、刚柔篇(四言三百六十四句)
六、变通篇(四言二百二十八句)
七、虚实篇(四言三百八十句)
八、开合篇(四言三百三十六句)
九、周旋篇(四言三百八十八句)
十、洞微篇(四言二百七十二句)

第十一章 太极拳推手经典拳论的校注诠释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诠释
二、《十三势行功心解》校注诠释
三、武禹襄《四字密诀》校注诠释
四、《用功五志》校注诠释
五、《三十七心会论》校注诠释
(一)腰脊为第一主宰
(二)猴头为第二主宰
(三)地心为第三主宰
(四)丹田为第一宾辅
(五)掌指为第二宾辅
(六)足掌为第三宾辅
六、《太极拳谱歌诀》校注诠释
七、《二十字诀》校注诠释
八、《十六关要论》校注诠释
九、《三十七周身大用论》校注诠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