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证据法基本问题的新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87832
  • 作      者:
    周成泓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周成泓,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诉讼法学博士,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证据法。迄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合著两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著述先后获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中青年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法学会诉讼法学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的理论目标主要在于澄清人们对当今两大法系证据制度和诉讼制度优劣的不当认识,作者认为两者都属现代型法律制度,各有千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书设定了三个子论题。子论题之一旨在揭示两大法系的证据调查程序与其诉讼程序和实体法之间的对应性;子论题之二论证证据的概念模式与诉讼模式和实体法模式之间的同构性;子论题之三揭示证明责任与诉讼程序和实体法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丰富和深化了我国的证据法理论,对我国的诉讼制度改革亦有着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证据法基本问题的新探索》:
  证据的定义是证据的一般概念,其功能在于以抽象的逻辑框定可以作为证据的事物。但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而且这个层次的证据概念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故而应当予以具体化。证据方法将符合证据特征的事物纳入法律并使之类型化,表现为证据的法定种类,这是对“证据圈”的初步划定。证据一般概念与证据方法共同构成证据概念运动的正题,它是证据概念的单一的、抽象的、孤立的自在状态。
  证据资料体现了诉讼主体企图超越本体论而对案件真实予以把握的主观努力,它是证据概念展开过程的否定性环节,一方面它因为掺人了主观性而距离案件真实更远,另一方面它又更接近于案件真实。证据资料是证据概念运动的反题,是主观性支配着其客观性的主观证据。
  证据原因是证据概念运动的合题阶段。证据原因的形成过程,是不断清除证据资料的外在的主观性,回复外在的客观性,最后达到内在的主观性和外在的客观性的统一的过程,它是证据的丰富的、具体的、相互联系的自为状态,只有这个阶段的证据才能作为待证事实与实体法律规范的联接中介。
  2.大陆法系的证据属性学说
  大陆法系的证据属性以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范畴来表达。
  近代以前的证据制度以查明事实真相为目的,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证据能力规范。“二战”以后,受英美证据法思想的影响,证据能力的概念得以出现,证据的证明价值这个的特性从此被区分为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个特性。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得以进入严格证明程序的资格,其作用在于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证明力则指证据对证明案情的价值大小。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证据法与诉讼模式
证据调查与民事诉讼模式
一、导论
二、证据调查与诉讼模式各词汇的含义辨析
三、两大法系的民事证据调查程序与诉讼模式
四、中国的"证据调查"相关术语、证据调查程序与诉讼模式
五、结语:诉讼模式的变容与纠结
证据调查与刑事诉讼模式
--一个回到原点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大法系的刑事证据调查程序与诉讼模式
三、中国的刑事证据调查程序与诉讼模式
四、结语
两大法系民事审判程序比较
--一个比较法律实验的视角
一、案情简介
二、两个模拟审判程序
三、对两个模拟审判程序的比较分析
四、实验的结论及启示
第二编证据方法
证据:概念、属性及构成
一、引论
二、证据概念与证据属性各学说的比较分析
三、证据的构成:证据、实体法及诉讼程序
四、一个初步的结论:我国应当移植大陆法系的证据概念模式
嘱托调查制度论纲
一、嘱托调查的含义和宗旨
二、嘱托调查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嘱托调查制度与类似或关联制度的比较
四、嘱托调查的法律性质
五、嘱托调查的受嘱托人及其应答义务
六、嘱托调查的客体
七、嘱托调查的程序
八、嘱托调查报告的法律效力
嘱托鉴定制度论要
--主要以日本法为研究对象
一、嘱托鉴定制度概述
二、嘱托鉴定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三、嘱托鉴定的受嘱托人及其应答义务
四、嘱托鉴定程序的启动
五、嘱托鉴定的程序规则
六、嘱托鉴定书的提出及其调查
七、嘱托鉴定书的说明
八、嘱托鉴定费用及其负担
九、嘱托鉴定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单位证明制度:基础转换与制度重构
一、我国关于单位证明制度的学理论争及其评析
二、单位证明制度基础的再探寻
三、大陆法系的嘱托调查制度
四、单位证明制度的法理基础转换
五、单位证明制度的重构
六、结语
第三编证据调查
日本民事诉讼中的唯一证据理论
一、唯一证据理论:涵义和法理依据
二、何谓"唯一证据"
三、唯一证据如何处理
四、唯一证据理论与禁止证明预断原则的冲突与调适
五、唯一证据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论民事诉讼中的摸索证明
一、摸索证明的含义
二、摸索证明的法理分析
三、摸索证明与我国民事诉讼
民事证人书面证言作证论
一、书面证言的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二、证人书面证言作证程序的启动
三、证人的到场和具结
四、证人的询问与书面证言的制作
五、对证人不履行义务的处罚
六、证人书面证言作证的有关费用
七、书面证言的法律效力
八、在完善证人书面证言作证程序时需要纠正的两个偏误
民事诉讼中的自由证明论略
引言
一、自由证明界说及其意义
二、自由证明适用的证明对象
三、自由证明适用的程序种类
四、自由证明的证据方法
五、自由证明的证据调查程序
六、结语:自由证明的未来
第四编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徘徊在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之间
--以民事诉讼为视角
一、引论
二、从行为责任到结果责任
三、结果责任是证明责任的主导方面
四、行为责任是证明责任的通常实践表现形态
五、否定之否定:大陆法系的非结果责任说
六、代结语:证明责任的未来
德国关于证明责任本质的论争及其启示
一、引言
二、不借助于辅助手段克服真伪不明的方法
三、借助于辅助手段克服真伪不明的方法
四、结论和启示:从当事人的诉讼责任回归法官的裁判义务
违反病历记载或保存义务的证明妨碍
一、病历记载或保存义务简述
二、医疗机构违反病历记载或保存义务的证明妨碍的构成
三、医疗机构违反病历记载或保存义务的证明妨碍的法律效果
四、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及其评析
损害数额的诉讼认定
--以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为例
引言
一、法院酌定损害数额制度的法律性质
二、法院酌定损害数额制度的适用对象
三、法院酌定损害数额制度的适用条件
四、法院对损害数额的酌定
五、损害数额酌定结果客观性、合理性的保障
六、结语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