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37824
  • 作      者:
    李正希,靳国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正希,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高级产权交易师、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产权交易竞价师。国内知名的资本运营和产权交易专家,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广州交易所集团创始人,曾任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广州交易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对企业价值管理、不同交易方式对价格的影响、非标准商品与标准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配合政府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等方面,均具有独到见解。

  靳国良,国内知名的碳交易和低碳经济专家,国家财政部、北京市政府采购及国家对外援助评标评审专家。现任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部校外导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兼职教授。曾主持开展中国证监会碳期货市场体系建设《碳排放权期现货交易市场对接研究》、国家发改委《碳交易财务与税务处理问题实证研究》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广东省碳交试点项目》、北京市交通委《ETC减碳机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规则设计、产品设计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等课题研究。著作及其参与编写和发表的有《现代产权交易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低碳经济与碳交易》、《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转型路线图-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开创中国特色碳交易市场》、《碳交易机制的普惠制创新》(《全球化》杂志)、《全民共享“碳数据库”》和《低碳扶贫需要机制创新》(《财经国家周刊》)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低碳生态观: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中国梦》一书以博览古今的视角揭开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脉络,勾勒了人类与自然所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画面,汇聚了低碳经济时代的众多成果。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进入“十二五”计划后我国的低碳转型路线图以及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方式,为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提出宝贵建议。
  同时,本书介绍了中国碳交易进展及其发展路径,特别是以中国最大的碳市场广东碳市场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为蓝本,讲述了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碳交易的工具作用,通过市场化力量推动广东低碳发展、生态补偿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开展碳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和低碳精英人才培训的一些成果。相信对研究中国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市场发展的人士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在全国倡导践行低碳生态观和低碳生活理念。
展开
精彩书摘
  随着人类从自发状态向农业文明过渡,生产力逐步发展,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逐渐改善,人口数量随之日益膨胀,问题随之而来。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研究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指出,人口的数量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后者呈算术级数增长,而前者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人口的增长会给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种人类社会困境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人类能否超越马尔萨斯陷阱?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的发展历史是这一结论的完美证明。特别是宋朝的繁荣景象和四大发明证明了人口一资源的正向反馈机制是存在的,人类可以依靠此种机制实现发展和资源消耗的平衡。
  2.5.1光合作用决定可生存的人口数量
  马尔萨斯认为,首先,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消费食物——“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著述家设想过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最终将能够不依靠食物而生存。”①其次,他还认为人类要繁殖就必定要生育。马尔萨斯认为,过去、现在或将来,消费食物和繁殖生育这两个公理都是人类本性的法则,“否定这两个公理,是很不讲究辩论的哲学方式的。”
  从这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推出其他的观点:“一旦接受了上述两项公理,我便可以说,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懂得一点算术的人都知道,同后者相比,前者的力量多么巨大。”①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的函数,实际工资的提高必然会刺激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具有加速度的趋势,而食物的增长却表现出另一种趋势,即粮食的增加只会体现出递减的趋势,根据食物为人类生活所必需这一人类本性法则,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马尔萨斯认为如果要使这两种不相等的能力保持相等,就意味着必然对获取生活资料困难的人口进行强有力的抑制,这种抑制便是贫困和罪恶。“在人类当中,自然法则表现为苦难和罪恶。苦难是贫困的绝对必然的结果。罪恶也是贫困很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因而我们看到到处都有罪恶,但也许不应把罪恶称为贫困的绝对后果。”
  2.5.2生存资料的算术级数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的几何级数增长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有其历史及现实背景因素。英国资本主义农业革命始于16世纪,到18世纪末进入了最后阶段。农业革命对农民进行了十分彻底的剥夺,广大农民丧失了土地,被驱赶出农村,成为了无业游民,成为了城市中的“过剩人口”。而从18世纪下半期开始,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空前高涨,为人口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工业革命使人口激增,人口的阶级构成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马尔萨斯的人口增殖原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和两个积数。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章中就社会人口问题进行了哲理性议论后,便提出了“两个公理”。“我认为,我可以正当地提出两条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
展开
目录
第1章原始生态文明
11原始生态
111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和进化的结果
112生存混沌中的愚昧
113原始环境条件下的自然选择
12自发生产发展史
121火的出现
122自然资源的利用
123自然植物和肉食的全面生存依赖
124自身生产行为和自发生产活动
13原生态自然观
131天人合一
132道法自然
14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
141社会发展的生存阶段
142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
15人类文明的进化
151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协调和平衡
152自然进化与社会的发展
16文明的摇篮第2章文明的崛起
21人为生活态
211铁器工具出现为标志
212生活依赖粮食和粮食转化而来的肉食
213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
22自在生产发展史
221公鸡唱晓的日出而作
222从集体劳动到男耕女织
223人力畜牧力是主要动力来源
224自在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土地承载能力
23农业生态绿色观
231环境效益有余
232经济效益不足
24植物时代的农业文明
241植物能源的使用
242农耕文明的技术进步--精耕细作
243农业经济资源的制度优化
25马尔萨斯陷阱的社会困境
251光合作用决定可生存的人口数量
252生存资料的算术级数增长和人口再生产的几何级数增长
253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优化配置
254以粮为纲的农业时代
255中国的马尔萨斯陷阱--人多地少
256中国超越马尔萨斯陷阱--《清明上河图》
257中国农业文明的成熟标志--四大发明
26萨缪尔森效应和社会效应
261萨缪尔森对马尔萨斯陷阱的后续阐释
262经济发展是个轮回或存在轮回的余地
263中国"赶英超美"的时代烙印精神梦
264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是对萨缪尔森效应的验证
265自然经济机制--让先行者等落后者
27中国改革开放的致富强国梦
28小结:文明的崛起
第3章工业生态文明
31生产困境
311工业革命
312历次技术革命浪潮
32生活困境
321能源问题
322矿物时代
323应对能源问题
324新能源革命
33生态困境
331气候变化
332应对气候变化:全人类的共识
34生存困境
341产能过剩
342生态灾难
343资源浪费和失业危机
35小结:文明的掠夺与反思
第4章低碳经济时代
41低碳革命
411内涵与实质
412各国低碳政策梳理
42低碳技术
421无碳技术
422减碳技术
423去碳技术
424低碳技术存在的问题
43低碳产业
431低碳农业
432低碳工业
433低碳建筑
434低碳交通
44低碳生活
45低碳城市
451含义
452特征
453途径
454"零"碳城市
46低碳社会
47低碳经济
471内涵与实质
472发展方向和模式
48文明的低碳形态
第5章低碳转型路线图
51"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对比分析
511"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制分析
512"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方法探讨
52"十二五"规划低碳相关政策解读
521战略新兴产业
522能源生产与利用
523其他低碳技术
524碳强度指标与应对气候变化
53"五省八市"试点建设走势
531"五省八市"试点经济与能耗水平分析
532"五省八市"试点地区归类
533代表性试点方案解析及执行情况分析
54行业和地区自愿减排实践
541低碳交通十市试点
542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543其他值得关注的实践
55行业减排"十一五"绩效与未来走势
551电力行业
552钢铁工业
553水泥工业
554化工业
555交通行业
556航空业
557建筑行业
56环境权益交易
561基本概念
562排污权交易
563排污权交易对碳排放权的借鉴
564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框架
57国际碳交易市场
571国际碳交易市场特征
572配额交易市场
573项目交易市场
574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方案法令(AB32)
575韩国碳交易市场
576利马气候峰会
577小结:碳市场交易结构框架
58中国碳交易市场
581必要性分析
582市场模式选择
583碳市场层次
584碳机构设置
585碳交易七省市试点
586碳交易试点第二批扩容
587全国统一市场
588碳金融
589森林碳汇
5810海洋碳汇
5811碳期货市场
5812碳市场对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59小结:文明的抉择
第6章生态文明新时代
61人本生活态
62低碳生态价值观
621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
622重要意义
623低碳竞争力
624绿色消费
625核心:低碳是再生产力
63低碳生态科学发展观
631演化过程和基本内涵
632重要特征
633与生态文明一脉相通
634亮点:低碳是科学、人文和生态"三位一体"式发展
64低碳生态实践观--广碳所实践
641打造广东省碳配额有偿发放和市场交易专业平台
642CCER与自愿减排交易业务推进
643碳金融创新及碳衍生品研究
644碳交易普惠制
645泛珠"9+2"碳区域市场
646海上丝绸之路碳贸易
647广东自贸区碳创新
648低碳领袖,黄埔人才
649开拓国内外合作渠道
6410点睛:低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65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与中国梦
651文化和文明的生态学支撑体系
652生态文明是人类全新的文明形态
653现代文明的"五位一体"
654低碳生态梦,"中国梦"
66文明的最高形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