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7390
  • 作      者:
    郭琰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郭琰,女,1975年生,内蒙通辽人,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道德哲学。近年来,先后主持教育部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已公开发表《非同一性问题:代际正义论的哲学挑战》、《心理内容的外在主义解释及其困境》、《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等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围绕环境正义的理论视角对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书中强调环境正义是一个集分配正义、参与平等和承认政治于一体的系统概念,《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从国内环境正义、国际环境正义以及代际环境正义三个维度剖析了中国农村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以及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解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出路。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正义之维》: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临的上述问题足以说明:当今环境问题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式下理解,环境问题需要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够合理地面对自然、人和社会。当我们回到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上时,我们也不能把它仅仅当作是-个简单的发展负价值,它更是-个缺失正义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耗费一定的环境资源。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经济发展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否则,发展无从谈起。
  第二,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受到包括环境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高低同样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环境问题的恶化并不一定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高峰值时,有可能提前出现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并非意味着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很好很快,而是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正义缺失的结果。
  第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不适用还在于农村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农村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结果,农村地区作为弱势地区更多地承受了来自农村外部的环境负担。我国农村,包括有些自然资源环境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在内,为了摆脱贫困,在缺少其他可选择的致富途径时,只能够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农牧渔业以及土生土长的工业掠夺式的生产,加重了对环境资源的索取,人们一时忘记了一旦山被挖空、水被抽尽,生态系统就将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其应有的功能,环境难民的命运就会来临。如果仅有农村自身发展而使得环境问题出现,或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说服力会增强,但是由于农村外部因素而导致农村出现的环境污染则超出了它的视阈范围。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城市污染企业、重污染工业、城市生活和生产垃圾以及跨国企业污染和“洋垃圾”等在农村地区的大举入侵,则带给农村鲜明的环境利害的不平等态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背离了发展中人类永恒的正义主题,仅仅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发展中正义的缺失使得农村地区成为环境污染的最大载体。
  三、中国农民承受的国内环境污染压力
  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污染的加剧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环境负担,不仅身体承受着污染带来的疾病,而且心灵上也饱受折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与城市人相比,我国农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种隋况就导致在环境正义方面,“农民”的身份让这一群体不能得到平等的尊重,不能平等地分配环境利害,不能平等地享有公民环境权,不能平等地参与环境决策。下面,我们结合第一部分有关环境正义的多元内涵来分析我国农民所承受的环境不正义之痛。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环境正义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从正义到环境基本善
一、正义内涵的历史演进
二、正义的环境
三、环境作为社会基本善
第二节 环境正义的内涵与外延
一、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二、环境正义的多重内涵
三、环境正义的外延:三重维度
第三节 环境正义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二、环境正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章 国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一、“公地悲剧”与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的缺失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缺失的社会制度性根源
三、中国农民承受的国内环境污染压力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内涵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国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第一节 国际环境正义的理论分析
一、国际环境正义的现实根据
二、国际环境正义的理论基础
三、“地球救生艇”之辩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环境责任
第二节 国际环境不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一、国际环境污染转移与中国农村环境的恶化
二、中国农民承受的国际环境不正义
第三节 在全球视野中实现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一、全球秩序的新变化与中国和平崛起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兴起与中国的积极参与
三、中国农村环境保护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得以实现

第四章 代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第一节 代际正义论的理论挑战及其可能的出路
一、非同一性问题
二、后果主义的回应
三、非后果主义的回应
四、罗尔斯的家庭模式
第二节 中国农村环境的代际正义问题
一、农村环境危机与后代面临的困难
二、环境污染对农村儿童的伤害
三、环境污染对农村育龄妇女的伤害
四、农村后代所承受的环境不正义
第三节 实现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农村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