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法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86585
  • 作      者:
    袁兆春,宋超群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法学(修订版)》介绍了教育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时间并不长。如果把美国学者佩恩(W.H.Payne)于1875年撰写的《学校视导》作为第一本专门的教育管理著作的话,教育管理研究迄今只有1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在古典组织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把教育管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后,受管理科学化影响,在教育管理“理论运动”(Theory Movement)的推动下,教育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跻身子学科之林,有了专门的研究队伍,出版了一系列著作,有了专门的学术刊物,建立了本学科领域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开展了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还建立了专门的学术团体。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教育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专门学科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教育法学(修订版)》:
  
  (二)教育法学的内容
  教育法学的内容,即教育法学的研究范围,是指组成教育法学体系的各项基本知识的总和。
  具体而言,教育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九个方面:(1)教育立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相互关系,教育立法与法学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法律体系及其发展前景的预测等内容。(2)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法的概念、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教育法制等方面的内容。(3)教育行政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行政的基本原则、教育行政机关、教育行政权力、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和职责等方面的内容。(4)教育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包括教育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教育基本制度、教育方针、教育优化发展的战略等方面。(5)教育法律关系及其特征。(6)教育投人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8)部门教育法律制度。(9)对教育的法律保护,包括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制裁、教育司法、教育法律监督等方面。
  第二节教育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教育法学,应当首先认识教育法学的发展历史。一般说来,教育法学以教育立法发展水平为基本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立法发展为复杂和广泛的整体,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产生了法学。”,现代教育立法萌芽于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世纪欧美各国的义务教育立法,西方国家随之开始了对教育法的理论研究。
  ……
展开
目录
修订版说明
上编 教育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教育法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教育法学概述
一、教育法学的概念与特征
二、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上哪、教育法学体系及其内容
第二节 教育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外国教育法学概况
三、我国教育法学概况
第三节 教育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法学与法学
二、教育法学与行政法学
三、教育法学与民法学
四、教育法学与教育学
五、教育法学与社会学
六、教育法学与经济学
第四节 研究教育法学的方法及其意义
一、研究教育法学的方法
二、研究教育法学的意义
第五节 教育行政与依法治教
一、教育行政概述
二、依法治教
三、教育行政与依法治教的关系
第二章 教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国外教育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
一、国外教育法的产生
二、国外教育法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三、国外教育法的功能
第二节 中国的教育法制建设
一、教育法制建设概述
二、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
第三章 教育法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节 教育法概述
一、教育法的概念
二、教育法的调整方法
三、教育法的特征
第二节 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运行和保护
第三节 教育法渊源
一、教育法渊源的概念
二、教育法渊源的种类
第四节 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育法的地位
二、教育法的体系
三、教育法的作用
第四章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一节 教育法的制定
一、教育法制定的概念
二、教育法制定的指导思想
三、教育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四、教育法立法体制
五、教育法的立法程序
六、教育立法技术
第二节 教育法的实施
一、教育法实施与实现
二、教育法实施的方式
第三节 教育法的监督
一、教育法的监督概述
二、教育法的监督体系
三、教育法的监督途径
第五章 教育法律救济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
一、教育法律责任概说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及其归责要件
第二节 教育法律救济
一、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二、教育法律救济途径
第三节 教育法律救济制度
一、教育行政制度
二、教育诉讼制度
三、其他救济制度

下编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诠释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