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硅的价格
第一节工业硅价格走势
20世纪之初,人们通过碳还原二氧化硅的方式获得结晶硅(业内称为工业硅或金属硅),工业硅广泛用于配制合金、制取有机硅单体和制备高纯硅材料(作为半导体硅材料以及光伏产业基础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硅也逐步应用在金属陶瓷、光导纤维通信等领域,同时在一些高精尖产品中也有少量的应用。
工业硅实现产业化生产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随着成本降低和应用领域扩大,工业硅的生产规模也以较快速度发展。60年代末,欧美有机硅产业迅猛增长,其中欧洲有机硅方面的消费量增长率达到40%以上,世界工业硅的需求量的年增长率为8%~10%,并推动工业硅的价格稳定在1000美元/t以上。进入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调整油价,一些国家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为了节能,汽车等交通工具不断向轻型化发展,铝硅合金等一些含硅合金的用量增加,使世界工业硅市场曾一度供不应求,售价一度上涨到1300美元。这些情况刺激着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加或扩大工业硅生产设施。但是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工业硅市场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工业硅价格快速下滑至1000美元/t附近。由于工业硅产业本身高排放、高能耗的特点,90年代之后,工业硅产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快速占领了市场。但是由于中国国内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国内消费量少等因素,工业硅价格却持续下滑,截至2001年年底,工业硅价格下滑至700美元,成为历史的最低点。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硅产业的大发展,工业硅价格也呈现逐步走高的态势,2004年之后,工业硅价格再次回到1000美元/t以上。2007年开始,中国多晶硅和有机硅产业呈现爆发态势,并推动工业硅需求快速增加,其价格也从1150美元/t快速增加至2()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2400美元,价格涨幅超过100%。历经金融危机之后,工业硅的价格也快速下滑至1600美元/t,但是中国四万亿元救市资金的投入再次扩大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并使工业硅价格再次上涨,截至2011年年初,工业硅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超过2600美元/t。
但是好景不长,2011年4月日本发生大地震,海外市场需求逐步减少,而到下半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工业硅下游三大行业中,仅有铝合金行业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多晶硅和有机硅的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加之近年中国不断扩张的产能,工业硅市场供需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特别是进入2012年,多晶硅和有机硅产业面临困境,企业开工率明显下滑。面对下游产业需求放缓,工业硅价格也呈现快速下滑的态势,截至2012年6月底,工业硅价格已经跌破2000美元/t的关口。
……
展开